八岭山镇,隶属于
湖北省
荆州市
荆州区,地处荆州区西北,东与
纪南镇接壤,东北越纪南古城墙与纪南镇相连,南与太湖港农场管理区毗邻,西连太湖港水系丁家嘴水库,北跨古龙山与
马山镇相接。辖区总面积126.3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八岭山镇户籍人口35684人。
历史沿革
春秋,属楚郢,自秦置江陵县后一直所属。
民国,属江陵县第一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废区制,属江陵县龙山乡。
1950年,全县辖9区2镇,属梅槐区(一区)。
1952年,县辖分13个区时,分属王场(三区)和梅槐(五区)两区。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又分别属将台公社和马山公社。
1961年,恢复区建制,杨场公社属将台区,朱场公社属马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更名为八宝公社。
1984年,撤社建区,杨场、王场为纪南区辖,朱场、新场为马山区辖。
1987年10月,撤销区级派出机构,建立八岭山乡。
1995年10月,改乡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八岭山镇辖杨场1个居民委员会,新场、王场、马店、童桥、朱家岭、太平、三桥、新湾、铜铃、马跑泉、石马、杨场、北湖桥1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居民小组、1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八岭山镇下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另辖2个村级单位,镇人民政府驻杨场集镇利民路14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八岭山镇地处荆州区西北,东与
纪南镇接壤,东北越纪南古城墙与纪南镇相连,南与太湖港农场管理区毗邻,西连太湖港水系丁家嘴水库,北跨古龙山与
马山镇相接。辖区总面积126.3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八岭山镇境内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一般为10-25米。最低点位于杨场村一组松林岗南边,海拔30米;最高点位于换帽冢,海拔103.3米。
气候
八岭山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9℃,年平均日照时数1650小时。无霜期平均256天。年平均降水量1093.9毫米。
水文
八岭山镇境内有太湖港水系,旧称扬水。源出川店东北部,经马山镇南流绕八岭山西麓至丁家嘴,复东南行至秘师桥,经草市流入长湖。
自然资源
八岭山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膨润土、石棉、玄武岩、天然矿泉水、石油、耐火泥、火山灰等,膨润土矿储量10.9万吨,已探明为湖北省第三大矿床,玄武岩矿储量6.2万吨,集中分散在杨场、太平村一带。耕地面积57369亩,人均1.5亩。
人口
2011年末,八岭山镇辖区总人口37052人,其中城镇常住户口9990人,城镇化率27%。总人口中,男性18503人,占49.9%;女性18549人,占50.1%;14岁以下3845人,占10.4%;15~64岁28902人,占78%;65岁以上4305人,占11.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6777人,占99.3%;有回、土家等少数民族,人口275人,其中土家族15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7%;回族95人,占3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06人。
截至2019年末,八岭山镇户籍人口3568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八岭山镇财政总收入176万元,比上年增长0.3%。
截至2019年末,八岭山镇有工业企业23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8个。
农业
2011年,八岭山镇农业生产总值5.3亿元,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油菜、黄金瓜为主。主经济作物以种植黄金瓜、西甜瓜为主。种植黄金瓜、西甜瓜0.8万亩,花卉苗木1万亩。
2011年,八岭山镇生猪饲养量30025头,年末存栏19107头;家禽饲养量141万羽。
2011年,八岭山镇中华瓣养殖基地占地60亩,年孵化鳄鱼150万尾。
工业
2011年,八岭山镇工业总产值3.2亿元,有工业企业103家,职工2217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7亿元,比上年增长24%。
商业
2011年末,八岭山镇有商业网点582个,职工1742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2.8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八岭山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各项贷款余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
交通运输
八岭山镇境内有沪蓉高铁、沪渝高速公路、国道318线穿境而过。东距荆州火车站12千米。有区级道路14千米,镇级道路18千米,村级道路103千米,13个村通水泥路,通车里程35千米。2011年末,镇区客运站1座,日发客运汽车40班次,日均客运量1200余人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八岭山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585人,专任教师32人;小学3所,在校生1201人,专任教师7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38人,专任教师7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八岭山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48万元,比上年增长7.8%。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八岭山镇有综合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3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5户;各类图书室16个,藏书6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9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八岭山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个,其中门诊部(所)1个;床位50张,每千人拥有病床1.35张,固定资产总值4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3人,其中执业医师14人,执行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1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3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0582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八岭山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3户,人数289人,支出66.67万元,月人均188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01户,人数1502人,支出156.3万元,月人均86元。敬老院1家,床位107张,全年供养五保老人104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老人93人,分散供养五保老人11人,发放五保供养金21.29万元。2011年,临时救助96户,发放资金49200元。重点优抚对象133人,发放资金44万元。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00万元;基金支出合计220万元。2011年,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3万人,参保率9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八岭山镇有邮政局1处,电信局1处,移动、联通代办网点7个,邮政投递点17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1千米,乡村通邮率100%。移动通讯基站11个,联通通讯基站7个;移动用户21800户;固定电话2058部,电话用户普及率100%。
2011年末,八岭山镇有自来水厂1座,有深水井2口,高塔供水,年供水2.1万立方米。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4600米。
2011年末,八岭山镇有供电所1座,35千伏变电站1座。
历史文化
八岭山镇地名古称龙山,因有八条山岭改称八岭山。
八岭山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湖北省、荆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碑刻1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区级5项。
八岭山古墓群,八岭山,又称龙山。山中
古墓密集,大型封土堆古墓葬就有498座,无封土堆古墓不计其数,其中以楚墓居多。据史书记载:“楚庄王葬于古龙山。前后陪葬十冢,皆成行列。”此冢高大似山,陪冢成行,位于八岭山中部的平头冢亦为八岭山特大封土堆古墓。1987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八岭山南麓的明辽王墓进行了发掘清理。1988年,始辽王墓对游客开放。
风景名胜
1984年,八岭山被正式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有
森林、竹海、流泉、湖泊、
水库、
山峰、名冢、奇松、珍禽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境内有楚文化及三国文化遗址,有封土堆105座,古墓葬400座,其中以楚庄王墓规模最为宏大,伴有以三国文化为主的八岭山古十景:八岭松涛、龙山秋眺、
马跑泉、
仙女庙、
落帽台、换帽冢、系马冢、安民冢、铜岭岗、平头冢,加之现已发掘并对处开放的明辽王墓,这些景点的组合,使其
旅游资源开发具备了良好的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