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岗遗址
河南省邓州市境内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里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邓州市东郊白庄村北湍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是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部落遗址,于1957年被发现。
历史沿革
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八里岗遗址。
1991年至2010年,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为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对八里岗遗址进行了为期20年的11次发掘,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基本研究清楚了八里岗遗址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及文化序列。
遗址特点
八里岗遗址文化层厚3~5米,面积近9万平方米。揭示遗址的文化层堆积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早期、中晚期,屈家岭文化中后期,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晚期地层。共清理窖穴、灰坑500余座,房屋遗迹48座,墓葬120余处。
窖穴和灰坑分布密集,其间打破现象较多。大多数窖穴为圆形口小底大的袋形坑,较完整的尚深3米余,有的坑壁抹泥,有的穴底铺垫碎红烧土层以防潮,不少窑穴的堆土经浮选采集到炭化稻谷及其它炭化果实,还有若干窖穴废弃后用来葬人,或者整猪整狗出土。
房屋遗迹绝大多数属仰韶晚期偏早阶段及庙底沟时期,多为分间长徘房,也有双套间和单间者。均呈东西分别的南北两排,间隔约20米,年代相应。各排里不同年代的房子层层叠压,但始终不离本排的位置。两排房屋之间的地层堆积呈多层相迭的水平状,平整而较致密坚硬,包含遗物少而细碎,不见同期灰层或灰坑一类堆积,当是一处由人工不断平整铺垫的空场。表明这一聚落区虽在长期内房屋存在废弃与重建,但聚落布局经一次性规划后长期延续不变,是该聚落变迁过程中一段较为稳定的时期。两排房屋不乏保存不好而仅余墙基或垫土者,但也有很多遭火焚毁弃,其墙体和居住面均被烧烤成坚硬的红烧土,因而保存状况良好。有的残墙尚高达70厘米左右,室内器物也因不及搬走而遗留原址,所有长房的建筑方法基本一致。
墓葬属仰韶文化半坡期,在房屋遗迹之下叠压着。墓葬排列大多紧密,叠压打破现象复杂,大约可以分为早晚两个阶役。晚段者以多人合葬竖穴土坑墓为主,有的留有二层台,每墓葬数人至十数人,甚至近百人不等,多数为二次葬,少见一次葬:早段者多为单人一次葬竖穴土坑墓,以东西走向、头向西者为多见。各墓随葬品不等,少者1~3件,多者20余件,以陶器为主,有的以鼎、罐、钵、器座为一套。在墓地范围内还有多座圆形祭坑。
文物遗存
八里岗遗址出土的器物丰富,种类繁多。已出土的各类文物及标本达万余件,从质地上可分为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四大类。陶器最多,其它次之。从用途上可分为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装饰器、明器等。陶器种类繁多,有罐形鼎、釜鼎、垂腹鼎、大口罐,小口高领罐、敛口钵,灰腹红顶钵、小口尖底瓶、喇叭口红陶杯、高柄杯、双腹碗、双腹豆、高柄豆、细柄豆,壶形器、盆、附杯盘、大口缸、小口高领瓮、瓿、簋、器盖、器座、纺轮等。石器有:斧、刀、铲、凿等,均通体磨光。骨器有:簪、镞、锥等。随葬品中常见一种尖圆顶柱形,中空,柱形器身有镂孔,形状似模拟粮仓的陶器,形制特殊,似为随葬专用器。陶器质地分为:泥质和夹砂两类,其中灰陶最多,红陶次之,黑陶再次,并有少量彩陶、蛋壳陶。纹饰主要有:绳纹、凹凸弦纹、附加堆纹、镂孔、篮纹、刻划纹等。
文物价值
八里岗遗址是豫西南最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研究当时社会关系、组织结构等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由于邓州地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包括八里岗遗址在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不仅有自己的独特性,还兼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流融合性,因此对研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古代文化的过渡交汇具有重要的价值。
保护措施
1957年,八里岗遗址被邓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9月25日,八里岗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八里岗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八里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邓州市东郊白庄村北湍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
乘坐邓州市内公共交通邓州12路至三家刘站下车,步行680米后可达。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1 08:2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