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5年,公历
平年,共365天,52周零1天;其中174年2月20日~175年2月8日为农历甲寅年(虎年),175年2月9日~176年1月28日为农历乙卯年(兔年),全年无农历
闰月;
熹平四年。
熹平四年(175)三月,议郎蔡邕上疏,请求废除限制士人为官的“三互法”。“三互法” 规定:凡婚姻亲家及二州士人之间不得交互为官。于是因避“三互法”,幽州(今北京西南)、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二地刺史久缺不补。蔡邑认为“
三互法”妨碍朝廷选拔贤才,有害无益,请求废除,朝廷不许。
熹平四年(175),西域
于阗国王安国进攻拘弥国,大败之,杀拘弥王。于是汉戊巳校尉、西域长史分别发兵,辅立拘弥侍子定兴为拘弥王。
汉朝博士传经,各依家法师法,章句互有异同,再加以年深月久,辗转传抄,文字多讹,引起各家在文字上的歧异和争吵。熹平四年(175),蔡邕和杨赐等人上书奏求正经文字,得汉灵帝允许,遂将儒家经典刻于石上。
熹平石经亦称汉石经或一字石经。由
蔡邕等参校各家诸体文字的经书,用朱笔以隶书体,将《鲁诗》、
《尚书》、
《仪礼》、
《周易》、
《春秋》5经和《公羊》、
《论语》两传写于46块石碑上,经工匠雕刻,树立于太学门外,成为我国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后人称之为熹平石经。因经文全部用隶书体书写,又称为一字石经。官立石经有极高的权威性,一时每天前往观看和摹写者将街巷都塞满,各家对文字的争吵也平息。“熹平石经”对统一书籍文字和思想有重要意义。而在摹写过程中,诱发起以后的捶拓复制、雕版印刷。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石经曾几次搬迁,损耗殆尽。宋代以来在东汉太学遗址屡有残石出土。近人
马衡汇集为《汉石经集存》一书。
卢植字子干,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少与
郑玄同从师
马融,兼通今古文之学,好作精研而不拘守章句。学成归里,闭门教授。灵帝建宁(168—171)中征为博士。熹于四年(175)拜九江太守,以疾去官,家居著书,先后成《尚书章名》、《仪礼解诂》、《周官礼注》、《礼记解诂》。上书称家贫无力缮写,愿行能书生二人,共赴东观,修订誊录。并请重立《
毛诗》、《
左氏春秋》、《
周礼》于学官。
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
吴郡富春(今
浙江富阳)人。
孙坚长子,
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孙策乃吴氏所出,是长沙太守孙坚的长子。 据《搜神记》记载,吴夫人梦怀日月,而生孙策、孙权的故事。 在东汉末期的动乱年代里,作为一方军阀的孙坚,往往是常年征战在沙场上,而抚养、教育儿女的重任也就落到了吴夫人的身上。而吴夫人教育儿女也很有办法,总是宽容、诱导,谆谆教诲,让儿女自己领悟,明辨是非,于是孙策、孙权兄弟礼贤下士,尊重人才,二人依次接手父亲基业,最终把吴国推向最高峰,和蜀,魏呈鼎足之势。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洛阳令
周异之子,堂祖父
周景、堂叔
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