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41年,唐武宗李炎会昌元年;辛酉年(鸡年);唐会昌元年;南诏天启二年;日本承和八年;渤海国咸和十一年。本年发生了改元会昌、回纥十三部立乌介可汗、张仲武讨平幽州军乱、武宗亲受道家法篆等历史纪事。
历史纪事
改元会昌
会昌元年(八四一)正月九日,武宗祭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御临丹凤楼,大赦天下,改元会昌。
回纥十三部立乌介可汗
开成五年(八四0),回纥被黠戛斯大军攻灭,部落逃散。会昌元年(八四一)二月,原临近牙帐十三部落拥立乌希特勒为乌介可汗。南逃,屯保于错甲山(今
蒙古哈尔和林南)。
张仲武讨平幽州军乱
会昌元年(八四一)九月廿六日,幽州(今
北京)军乱,杀节度使史元忠,推牙将陈行泰为留后。行泰遣监军随从赴京求为节度使。宰相李德裕以为,以往河朔藩镇内乱,朝廷遣使赐诏处置过急,以致杀将逐帅者速稳定军情。今若暂不赐诏授行泰为节度使,坐以静观,其内部必然生变。不久,果如德裕所料,幽州复乱,将士杀陈行泰,立牙将张绛,遣使赴京求为节度使。朝廷仍不置可否。时幽州雄武军(今河北
蓟县北)使
张仲武欲起兵讨伐张绛,十月,遣其部从吴仲舒奉表至京,称绛治军残虐,请以本军讨除。德裕以为,行泰、绛皆以军中大将名义上表,胁迫朝廷,邀求节钺,故不可许。今仲武发兵讨乱,先奉表奏请朝廷批准,故应授任仲武。武宗遂以仲武为幽州留后。仲武率军攻克幽州。二年正月,诏以张仲武为
幽州节度使。
文化纪事
李德裕奏请改撰《宪宗实录》
会昌元年(八四一),宰相李德裕以《宪宗实录》旧本尚不完备为由,奏请改撰。四月一日,敕令史官重修。史官郑亚奉敕改撰,秉承德裕意图,削去《实录》所载德裕父李吉甫为相时恶迹,颇为朝议所嗤。三年十月,宰相、监修国史李绅、史官郑亚进重修《宪宗实录》四十卷。
中书奏请复修《时政记》
会昌元年(八四一)六月,中书奏请据高宗朝宰相姚踌领衔修《时政记》先例,由宰相每月修纂,月终送交史馆。诏准奏。
武宗亲受道家法篆
武宗颇好道术,开成五年(八四0)秋,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宫,命于三殿建九天道场。会昌元年(八四一)六月,武宗亲临九天道场,受道家法篆。右拾遗王哲上疏谏止,诏贬河南府士曹参军。
中书省奏改外官实物俸禄
会昌二年(八四二)二月一日,中书省奏改外官俸禄。其一,按元和七年(八一二)敕文,河东(今山西
太原南)、凤翔(今
陕西)、鄜坊(今陕西
富县)、邠宁(今陕西
彬县)等道州县官,令户部增给俸禄六万二千五百贯。但此后户部未能按时支给,以致铨选官员畏惧荒远,不愿赴任。请今后皆给予实物,按月支付,由观察判官专管此事,年终计帐申报户部。其二,赴任州县官,多在京借债,到任后遂贪污受贿归还,请今后由户部先借付两月俸禄,以后逐月扣除,以便新官上任时,衣食充足,既无借债利息,当可贵其清廉。武宗准奏。
柳公权左迁太子詹事
右散骑常侍柳公权与宰相李德裕关系亲密,会昌二年(八四二)二月,宰相崔珙奏以公权为集贤学士、判院事。德裕以公权迁宫非由已出,借故贬公权为太子詹事。
过世人物
萧俯卒
萧俯,字思谦,梁武帝后裔。贞元七年(七九一)举进士。登贤良方正制科,拜右拾遗。元和六年(八一一),召为
翰林学土,累迁御史中丞。穆宗即位,为令狐楚推荐,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与段文昌献“销兵”之议,致河朔再叛。长庆元年(八二一)十月,改兵部尚书。二年,授同州(今陕西
大荔)刺史。宝历二年(八二六),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今河南
洛阳)。文宗即位初,授检校左仆射、守太子少师致仕,隐居济源(今
河南)。会昌二年(八四二)卒。
刘弘逸、薛季棱赐死
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在文宗朝颇得宠遇,左神策中尉仇士良深为忌恨。开成五年(八四0)正月,文宗病重,刘、薛二人与宰相杨嗣复、李珏奉密诏,欲以太子成美继位。左神策中尉仇士良等矫诏拥立武宗。武宗即位后,仇士良屡进谗言,劝武宗除去刘、薛二人。会昌元年(八四一)三月廿四日,武宗诏赐刘弘逸、薛季棱死;遣中使诛杨嗣复和李珏。宰相李德裕等屡上表谏阻,遂改贬嗣复为潮州刺史,李珏为昭州(今广东
平乐西)刺史。
宗密禅师卒
会昌元年(八四一),宗密禅师卒。宗密,俗姓何,西充(今
四川)人。少通经史,有大志。元和二年(八0七)赴京应试贡举,途经遂州(今四川
遂宁),听道圆和尚说法,遂削发为僧,从道圆学法。后赴京师学法于澄观大师,住终南草堂寺圭峰阑若。太和(八二八——八三五)中,曾入宫讲经,赐紫衣。宰相萧俯、裴休、温造等皆从问道。卒年六十二岁。著《禅源诸诠》、《华严原人论》等。宣宗朝追谥定慧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