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是由贾樟柯执导的纪录电影,于2001年在全州电影节上映。
剧情简介
汽车把老人带走,却落下一个气喘吁吁的年轻女子。女子无聊地等待,矿区的天空下响起钟声。一个年轻男子走来,他们说笑,一起上了下一辆公共汽车。画面随着汽车的颠簸微微颤动,一个站着的男孩儿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化,他无法控制自己的牙疼;随着夜幕的降临,公共汽车餐厅的生意渐渐红火。候车厅里,有人在打台球,有一男一女在练习交际舞,角落里,两个男子在找一个刻图章的人改文件,进站口两个收票的中年女人不时在议论什么,一个秃顶男子,坐在轮椅上,戴着墨镜,表情严肃,左顾右盼。人们在《走进新时代》的歌声中起舞,门帘不停被掀起,不同性别、年龄、身份的人一一经过。
幕后制作
该片是导演贾樟柯应韩国全州电影节“三人三色”计划所拍摄的记录短片。该电影节每年从全球选三个导演,资助每个导演拍一个 30 分钟的作品,然后组成一个长片。贾樟柯参与2001年全州电影节的命题拍摄,当时的电影主题是“空间”,《公共场所》应运诞生。贾樟柯拍了很多空间,有火车站、汽车站、候车厅、舞厅、卡拉OK、台球厅、旱冰场、茶楼等。后期剪辑的时候,因为篇幅的限制,好多镜头不得不去掉,贾樟柯在这些空间里面找到了一个节奏、一种秩序,那就是许多场所都和旅途有关,贾樟柯选择了最符合这条线的东西。
主创团队
获奖记录
发行信息
上映日期
主创公司
作品评价
纪录片《公共场所》没有剧本就是单纯的拍摄,最后再截取,整个片子本身甚至是凌乱的,散漫的,不同的段落记录不同的内容,其间的过渡有时候也比较生硬。但生活碎片的方式却给了纪录片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多的内涵多义性,展现了一种广泛状况下的生活百态。贾樟柯在《公共场所》里呈现出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美学,他采用的是一种攫取生活碎片的方式。不局限于跟踪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而是截取生活碎片里的某一个场景下某一种状态。(李玉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