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行》是唐代诗人
孟宾于创作的一首
七绝。此诗前二句以火红的彩霞、明媚的春光描绘了一幅春景图画;后二句勾画的则是一片马蹄踏过麦田、青青的麦苗被踩烂的残破景象。在彩霞春光的映衬下,后面的残破景象更显得伤心惨目。全诗在前后形成的鲜明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富家子弟任意糟蹋庄稼的恶劣行径的气愤,鞭挞了贵族们为害农民的行为。
作品原文
公子行
锦衣红夺彩霞明⑴,侵晓春游向野庭⑵。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⑶。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锦衣:精美华丽的衣服。泛指显贵者的服装。夺:赛过。
⑵侵晓:天刚亮,拂晓。野庭:田野。
⑶骄骢(cōng):健壮的毛色青白相间的马。泛指骏马。
白话译文
富贵人家的公子们穿着锦缎做的比彩霞还要鲜艳的衣服,一大清早就骑着马去野外游春。
他们尽兴玩耍,根本不管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纵马奔驰,踏烂了无数的青青麦苗。
创作背景
《公子行》写于晋出帝天福九年(944年),正当44岁的孟宾于高中进士之时。当时国家四分五裂,游手好闲的贵族们漠不关心国家的安危。据说诗僧
贯休曾当着蜀主
王建及其大臣的面,讽刺王孙公子“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少年行》)。这说明唐末五代时期,统治者极其荒淫腐朽,娇惯子女的现象极为严重。此诗即为讽刺这种社会风气而作。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公子行》,是唐代专写纨绔子弟浮华生活的诗题。这首是揭露贵家公子在春游中,纵马踏坏麦苗的恶劣行为。
首二句描写贵公子穿上比彩霞还鲜亮的锦衣,一大早就兴致勃勃地骑马去野外春游。字里行间明显地透露出其人的豪华与权势。诗人运用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以彩霞失色来反衬“锦衣”的华丽,可见其家世之贵显,生活之豪奢了。“锦衣红夺”,一个“夺”字,表现出锦衣色彩的鲜艳。
后两句即紧切公子的身份来揭露其骄纵行为。
唐末
颜仁郁的《
农家》诗写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不识农家苦”的正是那些游手好闲的贵族子弟。他们过的是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哪里懂得农民的辛苦和稼穑的艰难,所以他们只顾在田野上纵马狂奔,兜风赏景,全然不顾地里的庄稼,把踩烂麦苗视作儿戏。“不识农夫辛苦力”,这句诗看似平平,其实,这正是剥削阶级轻视劳动人民的表现。诗句非常切合贵族子弟的身份特点,也很能发人深思。
在艺术方面,这首诗也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踩坏麦苗,看来是寻常的事情。但这里所反映的并不是一般无意中踩着庄稼,而是贵族子弟随意践踏民田的行为。诗人将“踏烂麦青青”放在权豪子弟放荡游乐的背景上来表现,其害民的性质就愈加昭彰,揭露也更显得鞭辟入里。
诗旨在于批判公子王孙中的纨绔子弟不懂得体恤农民稼穑之艰辛,春游时让马随意踏毁麦苗的卑劣行径。首句句内对比,红艳的锦衣色夺明丽的彩霞,开篇也回应标题,点出出游的人群是贵族公子,《
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早已写到做工精细、色彩明艳的服饰都当敬献给贵族公子,“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彩霞可以当成实写,这是一个朝霞满天的明媚的春天早上,这群公子纵马向郊野去游玩。诗歌并非批判他们的奢华与游乐,第三句直接发明议论,四句通过叙事揭示他们的让人气愤的行径。这群公子不懂得农民稼穑的辛苦,竟然让骄马随意践踏农夫辛苦种植苦心经营的麦苗。三四句的议论与叙事,虽无直接显露作者感情的字眼,但马之“骄”即人之“骄”也。他们这些公子王孙的骄横、不可一世可以想见。
诗歌艺术不是特好,诗的价值在于其思想性,揭示出官民的隔阂与疏离,这并非个别公子王孙的素质问题,而是个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如何让富二代、官二代或者不富的城市二代,知道稼穑之艰,也是历代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诗主题有穿越时代的现实意义。《三国演义》中就有马踏麦苗的事例。该书第十七回中引用《武帝纪》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征张绣途中马踏麦苗,借割发代首以服众人,虽说多人认为这故事表现了曹操的虚伪,但至少曹操用他的行为表明了对农桑的真心重视,而非如上述公子王孙一样漠不关心。诗歌艺术有以下数端:一、短诗中叙事描写议论多种手法相结合,是有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二是有三层对比反衬,一层对比是上文提到红艳的锦衣色夺明丽的彩霞,二层对比是公子王孙光鲜的衣服与卑劣让人发止的行径,三层对比是赏心悦目的朝霞满天的明媚春光与被践踏的惨不忍睹一片狼藉的青青麦苗。三层对比使主题更加突出。三是“夺”、“骄”二字炼字艺术较高,富有表现力。四是诗歌批判具有典型性与力度。
名家点评
明代
谢肇淛《小草斋诗话》:(孟宾于)尝作《公子行》云:“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亭。不识农夫心力苦,骄骢驰处麦青青。”有诗数百篇,号《金鳌集》。与李昉同年相友善……昉寄诗曰:“幼携书剑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昔日声名喧洛下,只今诗价满江南。”
近代
刘永济《
唐人绝句精华》:唐人《公子行》皆形容纨裤子弟之无知,但务享乐而不知稼穑之艰难,一旦得祖父馀荫,出仕朝中,安得不举措乖方,殃民误国!
现代
闻一多《唐诗杂论》:这种富于柔情的彻悟和动人春色本身,都能撩起无限暇思。 春游意兴已足,公子将归何处。
作者简介
孟宾于(900—983),唐代诗人。字国仪,连州(今广东省阳山县)人。少年时将所作诗百余首题为《金鳌集》,为时人称誉。后晋天福九年(944年)中进士。当时朝廷已是四分五裂,仕途变得渺茫无期。于是离开洛阳,南归家乡岭南,行至途中被楚王
马希范留为从事。后隐居吉州玉笥山,自号“群玉峰叟”。南唐亡,归老连州,年逾八十而卒。《金鳌集》已散佚。《全唐诗》录存其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