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学校是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联合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建立的针对城乡结合部农民转市民进行城市公民基本素质的培训学校,主要从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和公益行动等方面向这类群体培养社区文明生活的习惯。
在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地处城乡接合部,没有进行地域转移,就地集体成建制地告别了农民身份,拥有了城市户籍,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从而成为市民,但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仍保持着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因为价值观、行为方式的不同,使他们很难很快融入城市生活。比如,他们的社区文化生活还相对匮乏,人际交往大多仍局限于过去乡邻故友,他们仍留恋既有的生活方式,在社区绿地插秧、养鸡,占用楼道堆杂物,交通安全意识相对淡薄,等等。不错,他们就是伴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实现了“农转居”的一群人。
他们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眼里是市民,但他们在普通市民的眼里并不被引作“同类”,仍被视为农民,他们难以融入新的城市生活,但他们仍面临着融入的现实要求,不管这种要求是主动的也好被动的也罢,总之,他们回不去了,他们必须接受和适应城市生活的现实化生存。
针对“村民上楼后如何适应城市生活”,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将其列为调研课题,联合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共同建立“公民学校”培训村民,探索让“人和观念一起上楼”。
人民大学“红色1+1”实践团的志愿者运用图片、视频和现场演示,为村民讲解家庭急救、社区文明生活等。据金盏乡工作人员介绍,首期课程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公民学校”正打算到该小区开设第二期课。课程主题为“公民公共文明行为”,将从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和公益行动等四方面切入,针对绿地插秧等问题展开讨论,引导这些新居民做出正确的判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公民学校”的课程并不是志愿者想当然设置的,志愿者还向村民发放了调查问卷,将根据调整结果确定下一期“公民学校”的授课内容和方式。这种互动式的授课方式非常切合村民们的需要。“填鸭式”的教学已经被证明不适合素质教育,当然,也不适合培训这群亟待从精神层面转型和调适的村民们。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这类古训可当做“公民学校”的办校宗旨。
其实,“公民学校”的教学对象不妨再扩大一些,比如,那些尽管仍是农民身份实际已经在城市长期扎下来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有的也已经在城市买了房,从事着相对稳定的工作,他们与“农转居”群体一样,也有着改变观念、改变生活方式融入城市的现实需要,而一个有一定融入感和认同感的群体的形成,无论对城市化还是和谐稳定都大有助益。
北京朝阳区的“公民学校”是合政府与志愿者之力一起打造的,这也切合了现代社会的特点,不过,在“公民学校”初创时期,政府的角色似乎应该更大一些,它在组织和调动社会资源方面显然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