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镇(已撤销),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地处
港口区东北部,东南接
光坡镇,南连
渔洲坪街道,西邻防城港市防城区
防城镇,北与防城港市
防城区防城镇、茅岭乡和钦州市
钦南区龙门镇交界,辖区面积85.58平方千米。2011年末,公车镇辖区总人口25329人。
历史沿革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为防城县地。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防城县三波乡。
1949年10月,属防城县东区。
1952年,属防城县冲仑区。
1957年,属防城公社。
1978年11月,分属防城公社和光坡公社。随后分属防城港镇和光坡乡。
1993年5月,改属防城港市港口区。
1994年8月,设公车镇。
2015年11月,撤销公车镇,设立沙潭江和王府2个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公车镇辖垭港、白沙、沙港、冲孔、公车、王府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9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5年10月,公车镇辖6个行政村:垭港村、冲孔村、公车村、沙港村、白沙村、王府村,镇人民政府驻垭港村小龙门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公车镇地处
港口区东北部,东南接
光坡镇,南连
渔洲坪街道,西邻防城港市防城区
防城镇,北与防城港市
防城区防城镇、茅岭乡和钦州市
钦南区龙门镇交界,辖区面积85.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公车镇辖区为丘陵地貌,垄状低丘陵地形。
气候
公车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短夏长,气候温暖、温差小,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1.8℃,1月平均气温22.5℃,极端最低气温1.4℃(1982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气温37.6℃(1983年7月13日)。最低月均气温13.1℃,最高月均气温28.2℃。年平均日照时数1525小时,年总辐射3504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260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56天,最多达87天(1990年),最少为65天(198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3111.9毫米(199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745.6毫米(198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其中8月最多。
水文
公车镇沙潭江从北至西南经垭港村分别注入防城港市东海湾和西海湾,长14.7千米,流域面积46.4平方千米。防城江流经本辖区长约10千米入海。
自然灾害
公车镇主要有大风、洪涝等。风灾、水灾均系由台风造成的灾害。风灾多发生在每年5—9月,年均4—5次。
自然资源
公车镇矿藏资源主要有玻璃用砂(石英砂)、钛铁矿和砖用页岩。盐业资源较丰富,沿海港汉中有盐田零星分布。可用于水产养殖海滩涂7.33平方千米。
2011年,公车镇有耕地面积7770亩,林地面积39.3平方千米。累计造林28.67平方千米,林木覆盖率41.4%,活立木蓄积量12.3万立方米。
人口
2011年末,公车镇辖区总人口2532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837人,城镇化率90.16%。另有流动人口2496人。总人口中,男性12538人,占49.5%;女性12791人,占50.5%;14岁以下6307人,占24.9%;15岁—64岁17325人,占68.4%;65岁以上1697人,占6.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8668人,占73.7%;有壮、瑶、京、仫佬、毛南5少数民族,共6661人,占26.3%。2011年,人口出生率12.6‰,人口死亡率2.0‰,人口自然增长率10.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95.9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公车镇完成财政收入3390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5364元。
农业
2011年,公车镇农业总产值达3.34亿元。渔业以水产养殖、海洋捕捞并重,海产品有对虾、青蟹、石斑鱼、大蛙、文蛤等。2011年末,鱼塘养殖面积5.39平方千米,产量4100吨。拥有各类捕捞渔船33艘,其中捕捞水产980吨;水产品总产量35000吨。
工业
2011年,公车镇工业总产值达38亿元,比上年增长9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1.99亿元,比上年增长89.01%。有大中型工业企业4家,职工5000人;销售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磷硫化工投产企业13家,产值超35亿元。
商业
2011年末,公车镇有商业网点150个,职工60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公车镇有3家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设立了营业机构。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公车镇有辖区内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337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7所,在校生1642人,专任教师107人,初中1所,在校生410人,专任教师4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1.3%。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公车镇有青少年科技中心8个,科普活动基地10所。辖区内有自治区级技术研究中心2家。
文体事业
1994年,公车镇成立镇文化站和广播站,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全境。
2011年末,公车镇有文化艺术团体2个,会员160个;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6个,建筑面积600平方米,藏书24000册;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35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3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人。
2011年末,公车镇有体育运动场所16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公车镇有卫生院1所,配置心电图机、B超检查仪、X线检查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等设备,专业卫生人员31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9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8785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78.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769人,参合率9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898‰。
社会保障
2011年,公车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1户,人数156人,支出33万元;城市医疗救助37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99户,人数5902人,支出439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3人、分散供养138人;农村医疗救助17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62人次;农村临时救济45人次。自然灾害受灾人口7771人,紧急转移安置256人,倒塌房屋26间,直接经济损失12万元,救灾支出3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72万元。社会福利费35.8万元。新增就业人员162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公车镇有辖区内有邮政网点1个。交换机容量近期1万门、远期2.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9万户。移动通信终端2.3万多户,宽带接入用户2.2万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公车镇已形成燃气输气管网24千米。
2011年末,公车镇日供水能力达2万吨/日的自来水厂1座,污水处理厂1座。
2011年末,公车镇拥有35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30台,高压输电线路20条。
2011年末,公车镇有燃气企业2家。配气站2座,日配气能力达20万立方米。
2011年末,公车镇有公园4个,公园面积50公顷;园林绿地面积3829.3公顷,绿化覆盖率36%。
交通运输
2011年,公车镇有6个行政村村村通硬化公路。
历史文化
公车镇因辖区内公车村而得名。淡公车是建在距海边约300米丘陵上的一个小村落,通过出租谭姓村民共有的畲(畲指粗放耕种的旱地)来筹集谭姓祭祖宗祠所需资金,后为方便耕作逐渐建成自然村。“谭公畲”意指谭姓村民共有的田地。因“畲”与“车”同音,且易于书写,便称“谭公车”。“谭”与“淡”读音接近,人称“淡公车”。防城至企沙公路、龙门公路修通后,周边村民开始集中公路交会处路边建房居住,由于越来越多外姓村民迁入,谭姓人不占多数,为区分潭公车自然村,即去掉“谭”字,把交叉路口的新建居民点称为“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