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公元25──220年)。1972年河南省灵宝县出土,通高24厘米 长28厘米 宽19厘米,红陶胎,底座与俑分模制作。座之两侧跽坐两俑对博,中间置一长方形盘局,其一边置六根长箸,另一边置方形博局,博局两边各有六枚方形棋子,中间有两枚圆“鱼”。博局与俑皆施绿釉。陕县刘家渠汉墓的水上楼阁中也有发现。
六博又作陆博,是古代一种掷采行棋角胜的博戏。《说文》上说:“博,局戏,六箸十二棋也”。《楚辞》王逸说:“投六箸,行六棋,故云六博”。据文献记载,六博最迟在商朝末年已经出现,春秋战国开始流行,到秦汉时期,六博不仅成为宗室贵族、达官显贵们的一种嗜好,而且很快在民间盛行起来。有关六博的博法,据宋代洪兴祖在《楚辞·招魂》补注中引《古博经》记载:两人相对,每人6子,局分12道,两头当中名为“水”,置“鱼”两枚。博时先掷采,再移棋,攻守进退,互相胁迫,棋行到处,则入水吃鱼,每吃一鱼得二筹,以得筹多者为胜。汉代六博的形象,在汉代的铜镜、画像石以及陪葬俑中虽屡有发现,但大都为两人对弈,而反映三个人六博的场景则十分少见。有一件一组二人
博弈、一人站立观战的东汉釉陶陶俑。该陶俑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将二人对博的形态,以及观战喝彩者的神态刻塑得栩栩如生。在长20厘米、宽16.5厘米的陶台正中,摆放有一个方形棋盘,二位棋手各据棋盘相对而坐。左边一位高11厘米,跽坐,头戴尖顶小帽,身着交领宽袖长裙,上身前倾,左臂自然垂于膝前,左手持有赢得的一条“鱼”,右手弯曲置于下腭处,双目凝视对方,似在催促对方快点走棋。右边的那位高9.8厘米,头戴巾帻,上穿交领襦衣,下穿宽裤,左腿跪立,右腿半蹲,上身微向前倾斜,双臂因紧张而向内弯曲,眼睛看着棋局,似在思考下一步的棋路。二人之间的观战者高8.6厘米,头戴平顶软帽,上身也穿交领襦衣,下穿宽裤,左腿弓步,右腿向后直伸,上身向前倾斜,双手似呈为双方妙招喝彩之状。
我国历代墓葬考古中出土过大量各种材质的随葬俑。这些由众多古代匠师创造的、以人物为主题内容的古代雕塑品,艺术地表现了各种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代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其中许多优秀作品成为艺术典范。据考古发现表明,迄今所知最早的俑像见于春秋战国之交,而在俑像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它的特点是气势宏大、塑造精深,是一个排列有序、富于变化而又整齐划一的庞大雕塑群体,是人类智慧创造的艺术奇迹。汉代秦而立,国做400余年,统一的国家,繁荣的经济,使文化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高峰。汉俑没有秦俑体量大,却以数量多、内容丰富、材质多样为特色,材质有陶、木、铜等。汉代青铜雕塑以善于刻花定人物的表情动态见称。1974年,甘肃灵台出土了一组六博铜俑,时代为西汉。铜俑为4件,高约7.9至9.2厘米。出土时4俑相向跪坐,有长方柱形象牙棋子3枚置于其间。铜俑均宽鼻阔嘴,皆著宽袍大秀便装,坦肩漏臂,束方棱发髻。经济专家研究鉴定,这是一组六博俑。六博棋是中国古代棋戏的一种,这种棋由两人玩,双方各有6枚棋子。其中各有一枚相当于王的棋子叫“枭”,另有5枚相当于卒的棋子叫“散”。行棋在刻有曲道的盘局上进行,用投箸的方法决定行棋的步数。秦汉时期,六博棋十分流行,汉代的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都很喜爱下六博棋。西汉时朝廷里设有博侍诏官,善博的人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并受到人们的尊敬。汉代还出现了专门研究博术的人和著作。这组铜俑刻花了4个玩六博棋的人因胜负而引起的得意或沮丧的神态,非常生动。4人表情特异,姿态君然,或前屈,或后仰;或伸臂扬手,或拄地塌肩;有的开怀大笑,乐不可支;有的蹙眉锁目,低首不语。这组铜俑形体轮廓简约洗练,面部表情生动丰富,微妙微翘,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极强的感染力,是汉代青铜雕塑的珍品。现收藏在
甘肃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