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即指天台圆教所立的六种行位:即理即、名字即、观行即、
相似即、分真即(分证即)、究竟即。此六即又称理即佛、名字即佛,乃至究竟即佛;或理佛、名字佛,乃至究竟佛。故六即又作六即佛,或六是、六绝、六如。
天台六即佛
(1)理即:谓一切众生皆具足三千三谛之理,而无缺减。
(2)名字即:谓了解三千三谛之理,对十方三世之佛法无疑。
(3)观行即:谓念念观照三千三谛之理,相续不止。
(4)相似即:谓三千三谛之观念相续,使
见思二惑尽,而得六根清净。
(5)分真即:谓彻底观照三千三谛之理境,无明之惑渐除,法性的理体部份彰显。
(6)究竟即:谓无明之惑全尽,法性的理体究竟彰显。
天台宗以此六即判圆教之行位,其理由有二:(1)为令无信行人离卑下之心。(2)为令无智者去增上慢心。《摩诃止观》卷一(下)云(大正46·10b):“此六即者,始凡终圣,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因佛果尊高不可企及,以致无信者谓佛境非己智分,而起卑下之心,故为表凡夫与佛无异,而立此六即。又无智者执即佛之一边,谓己均佛而起增上慢,故为除其慢心,而立此六即。
此六即与八位、五十二位等阶位之关系,配列如下:
┌理 即(未闻佛法)
│名字即(已闻佛法)
│观行即(外凡)──五品弟子位────┐
│相似即(内凡)──十信位─┐ │
六即┤ ┌─十住位 │ │
│ ├─十行位 ├八位 │
│分真即(分证)┼─十回向位├五十二位│
│ ├─十地位 │ │
│ └─等觉位 │ │
└究竟即(极证)──妙觉位─┴────┘
此外,日莲宗亦立六即义,《御义口传》〈寿量品〉指出,凡夫是理即,头顶“
南无妙法莲华经”时是名字即,闻奉修行是观行即,伏惑障云相似即,出而化他云分真即,究竟无作三身之佛云究竟即。
印光法师说六即佛
隋天台智者大师,著《
观无量寿佛经疏》,立六即佛义,以对治自甘堕落,及忘自尊大之病。六即佛者: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也。六,明阶级浅深;即,明当体就是。譬如初生孩子,与其父母形体无异,而力用则大相悬殊。不得谓初生孩子非人,亦不得以成人之事令孩子担当也。若能知六而常即,则不生退屈;知即而常六,则不生上慢。从兹努力修持,则由凡夫而圆证佛果,由理即佛而成究竟即佛矣。
理即佛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背觉合尘,轮回三途六道,而佛性功德,仍自具足,故名理即佛,以心之理体就是佛也。无机子颂曰:
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
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以一切众生,未来闻佛法,不知修持,而一念心体,完全同佛,故曰:“动静理全是”。由其迷背自心,作诸事业,故曰:“行藏事尽非”,事完全不与佛性相应也。终日终年,昏昏冥冥,随烦恼妄想之物欲而行,从生至死,不知回光返照,故曰:“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也。
名字即佛者,或从善知识,或从经典,闻即心本具寂照圆融、不生不灭之佛性,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所谓闻佛性名字,即得了解佛法者是也。颂曰: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
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以从前只知生死轮回,无有了期,今知佛性真常,不生不灭。既知当体就是成佛真因,则汲汲修持,反恨从前虚度光阴,以致未能实证也。
观行即佛者,依教修观,即圆教五品外凡位。五品者: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者。二、读诵品,读诵法华,及诸大乘经典,而助观解者。三、讲说品,自说内解,而导利他人者。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观心者。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者。颂曰: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
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既圆悟佛性,依教修观,对治烦恼习气,故曰:“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无非佛法,一切众生,皆当作佛,故曰:“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相似即佛者,谓相似解发,即圆教十信内凡位也。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八九十信断尘沙惑。颂曰:
四住虽先脱,六尘未尽空。
眼中犹有翳,空里见华红。
四住者:一、见一切住地,乃三界之见惑也。二、欲爱住地,乃欲界之思惑也。三、色爱住地,乃色界之思惑也。四、有爱住地,乃无色界之思惑。色声香味触法之习气未尽,故曰:“六尘未尽空”。此但指七信位说,八九十信,尘沙惑破,习气全空矣。习气者,正惑之余气耳,如盛肉之盆,虽经洗净,犹有腥气;贮酒之瓶,虽经荡过,犹有酒气。“眼中犹有翳,空里见华红”者,以无明未破,不能见真空法界之本体也。
分证即佛者,于十信后心,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证法身,是为法身大士。从初住至等觉,共四十一位,各各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故名分证即佛也。以无明分四十二品,初住破一分,以至十住破一分,历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则破四十二分矣。初住即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又复随类现身,度脱众生,其神通道力,不可思议,何况位位倍胜,以至四十一位之等觉菩萨乎?颂曰:
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
穷源犹未尽,常见月朦胧。
“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者,颂其分破分证之景象也。“穷源犹未尽,常见月朦胧”者,颂其犹有无明云,未能彻见性天真月之光辉也。
究竟即佛者,从等觉再破一分无明,则真穷惑尽,福慧圆满,彻证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入妙觉位,成
无上菩提道矣。颂曰:
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
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从来真是妄”者,未悟以前,只此皆空之五蕴,而妄生执著,色法心法,互相形立,则苦厄随生。既悟之后,亦只此五蕴,而全体是一个真如,了无色心五蕴之相可得。故曰:“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也。然此所证之真,并非新得,不过复其本具之真如佛性而已,故曰:“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也。又,众生在迷,见佛菩萨,及一切众生,皆是众生,故毁谤佛法,杀害众生,不知罪过,反以为乐。佛既彻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心,见一切众生,完全是佛,故于怨于亲,皆为说法,令得度脱。纵令极其恶逆不信之人,亦无一念弃舍之心,以见彼是未成之佛故也。
注:整理自印光法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宣化上人说六即佛
《妙法莲华经》谈到妙法的妙,有众生法妙和佛法妙。是按照天台宗所定的六即佛来解释这个妙法。妙法就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议。
所谓妙法,放在佛的份上,它没增一点。在众生份上,也没减一点。在诸佛的份上,它也不净;在众生份上,也不垢。在诸佛份上不生,在众生份上也不减。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妙法的本体。我们人人本具,个个无缺;可是却没有人知道,这叫理即佛。所谓理就是佛,有具足佛性的理,而不是说就是佛;只是具有佛的道理。所以说人人是佛,仅是指理即佛而言。
每人来听经要明白经的道理,明白诸佛所说的道理。须知明白心就是佛;佛也就是心。佛所说的法是因为众生有心,若众生没有心,佛也不用说法。你知道心即佛而只有佛的名字,这叫名字即佛。
单知道心即佛,佛即心;可是不用功修行,你虽然知道理即佛,名字即佛,又有何用?那佛性就好像在金矿里的金,把矿里的金取出来就是修行。取出来后还要锻炼,用火烧冶,经过锻炼后才是真金。不错,人人是佛,矿里的金是理即佛;从矿里取出来的金是名字即佛;又加上一番修行锻炼,用火把金炼出来就叫观行即佛。
修行用功,参禅打坐、念佛、诵经,无论用任何功都要专一。专一修行到内无六根,外无六尘的程度。内也没有六根的境界,外面六尘也空了;内无身心,外无世界,永脱根尘。这时候,既无人相,更无我相,无众生相也无寿者相。没有过去心、现在心,也没有未来心,三心了不可得,且四相也空了。这时候就得到一点妙法的滋味。但是还没有确实、真正的知道这个滋味,这时候就叫相似即佛。
到了相似即佛的时候,还不能停止。还要用功修行,直至能见到本来面目。在禅宗里叫本来面目,在天台宗是说得到一心三谛的境界。三谛就是真谛、俗谛和中缔。在净土法门里就是弥陀经上所说的一心不乱。何谓一心不乱?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上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到风也吹不动,雨也打不漏,成为一个。尽三千大千世界就在这‘南无阿弥陀佛’的一念里包括了。这时候没有山河大地,没有房廊屋舍,也没有人、我、众生、寿者,什么都空了。若想要停止‘南无阿弥陀佛’这念也不可能。它就像流水似的不休不停。如此念佛,念到不念自念,就是得到念佛的一心三昧。这时候是很妙的;你听见人说话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你听见刮风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你听见流水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正是水流风动演摩诃,都是摩诃大法。当你见到七宝莲池里的四色莲花,各放著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黄色黄光这四种光明。这时候可以百界成佛;不但在这个世界成佛,你愿意到那一个地方成佛都可以,这是净土法门里的一心不乱。并不是像有些不明白佛法的人,他听见声音,譬如听见钟‘当’的一声,他就问旁人有没有听见,还以为是一种境界。任何一个用功的人,那种奇奇怪怪的境界多得很,可是不要执著它。禅宗有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就算佛来也不要动心,要修得这种定力。不可以佛来就生欢喜心,一生欢喜心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生欢喜心?须知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相都是虚妄的,你要能在有相上就看见是空的,这就是真空。而在空的份上又能看见是有,这是妙有。真空本来不空,妙有本来非有。你说这妙不妙?到了这个时候就叫分证即佛。
虽然到了分证即佛,可是还没究竟。必须要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究竟证果,这就叫究竟即佛。以上所说的是以六即佛来解释这个妙法,到了这个时候才亲证妙法的本体而真正成佛。
注:录自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序品浅释>.
真宗立了义教时所说的六即
乃亲鸾依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所举的七深信而立。《愚秃钞》卷下云(大正83·651a):“六即者,(一)若称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二)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说是义不如是。(三)不印者,即同无记无利无益之语。(四)佛印可者,即随顺佛之正教。(五)若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六)若佛所说,即是了教。”此六句皆有“即”字,故称之为六即。
论“六即佛”
六即佛是天台宗主要理论体系之一,它阐明了事相修证因果与佛性理体的关系。原本佛经中没有六即佛这个名相的。智者大师在《观无量寿佛经疏》中,首先提出六即佛之命题,他在疏中说:“佛是觉义,有六种即”。随即依次立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和究竟即佛。在《摩诃止观》中,大师引用《涅盘经》中贫女宝藏之喻,对六即佛之义加以和会:“譬如贫人,家有宝藏而无知者”,即是理即佛,“知识示之,即得知也”即是名字即佛:“耘除草秽而挖掘之”即是观行即佛也;渐渐得近。即是相似即佛;“近已藏开。”即是分证即佛也“尽取用之”,即是究竟即佛也。《涅盘经》中尚有一则力士额珠的比喻,表明佛性不失的道理。经中说,有一力士。额上有颗金刚珠,因与其他力士角力相扑时,其他力士头触其额,珠嵌没于肤中,都不知是珠所在,遂怀疑失去此珠,当时有一良医,以种种方便,除其失珠之疑。并示其额珠所在而显现之。智者亦用此喻为“六即佛”之义作个注脚:额珠没于肤中而不自知,喻各人皆有佛性而不自知。即为理即;良医以种种方便除其失珠之疑,即是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三位,并示额珠所在而显现之,即分证、究竟之位。智者大师所提出六即佛义,是对台宗理论宝库一重大贡献。荆溪大师说,“此六即义,起自一家,深符圆旨,永无诸过。”
有少数暗证禅人,以为一经开悟,就认为万事大吉,将自己置于佛的同等地位,“强调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而以圣者自居,高唱:“佛之一字,吾不喜闻”,若问他修证位次,则茫乎不晓,这种禅人,严格说来,是增上慢人;另一部分人,唯重教理研究,对名相之学,造诣极深,但认为断惑证真,成就佛道为高不可攀,不能以教印心,直下承当,始终以下劣凡夫自居。若能了达此六即之义。即能克服这二种人之过失。为什么呢?约修德说,全性起修,阶位分明,必须论六。如水有浅深,高低不同;约性德说,全修即性,其体无二,必须论即。如深水浅水,同一湿性。懂得即而常六之理,就可避免行人起增上慢;相反,懂得六而常即之义,就能策励行人不生下劣之心。
蕅益大师之《教观纲宗》对藏通别圆四教,都有论六即佛之文。但藏通别三教而论六即,此是权义,只有圆教,才是实义。何以故?藏通二教,仅断见思,未破无明,何来佛果?故可不论;别教虽破无明,仅十二品,只有分证资格,没有究竟佛果,亦可不论。唯圆教方可论六即佛也。本文即就圆教而论六即佛。
一、理即佛。理即理体,此体生佛同具,约佛边说,即佛所证之法身,约生边说,即是众生介尔一念之心体,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即三恶道众生,亦皆具此理体。含生具此,诸佛证此,生佛虽殊,理无二致。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此则惟论性德,不论修德也。普润大师理即颂云:“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动静理全是”者,吾人日用之间,一动一静,全体即是佛性理体也。“行藏事尽非”者,行藏,指行为,由于不达万法唯心,随拈一法,体即法界之理,故凡所作为,皆不合此理体也。“冥冥随物去”者,冥冥,迷暗不觉貌。物指六尘境界。也就是说佛性理体,迷不觉故,随逐于六尘境界,故云冥冥随物去也。“杳杳不知归”者,谓无有觉照之功,迷不知归也。
二、名字即佛。佛性之理,天然性德。迷而不知,今行人从善知识处听闻,或者自阅经教,始悟佛性之理,不生不灭,当体即是,并依之而开圆解,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介尔心起,体即法界。一念如此,余念亦然。此即名字即佛也,乃修德之始。但明理有深浅之别,浅则但知名字,深则见与佛等,蕅益大师所证,即是此位,所谓悟则大心凡夫能与佛同是也。此位历时甚长,圆教五品外凡位之前,并属此位所摄。以仅知名字,未能断惑(
见思二惑)故称名字即佛。普润大师名字即佛颂云:“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反恨自蹉跎。”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者,无生即不生,不死即不灭。由于听闻经教或善知识开示,方知自性天真佛不生不灭,亘古常存之理。“今知当体是”者,方知佛性遍一切处,当体即是。全惑业苦,即秘密藏。惑即般若,业即解脱,苦即法身。犹如全水成波,全波即水也。“反恨自蹉跎”者,蹉跎谓虚度光阴。行人反悔过去之行藏,事事尽非,枉自在六道中轮回流转也。
三、观行即佛。上来名字位中既开圆解,知有佛性理体而起观照之功。依圆境起圆观,境智相应,观心不息。智者大师说,“常运念,无不念时,念念皆觉。”因此得以圆伏五住烦恼,此即观行即佛位,亦即圆教五品外凡位。五品者,一、随喜;二、读诵;三、讲说;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以此五法自行,称五品弟子位。以此五法化他。称五品法师位。以尚处于未见真理,身是有漏,故云外凡位也。普润大师观行即佛颂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念念照常理”者,不生不灭名常。此谓行人念念观照此不生不灭之法身理体也。“心心息幻尘”者,幻尘,指五住地惑,乃真体上所幻现,故曰幻尘,由于行人观照法身理体,念念皆觉,五住地惑伏而不起,故云心心息幻尘也。“遍观诸法性”者,行人遍观一切诸法,缘起性空,当体即是实相也。“无假亦无真”者,无假即空,无真即有,以中道实相不落二边。故云“无假亦无真也。”
四、相似即佛。此指行人从观行位后,功夫进一步得力,见思惑断除,依稀见到法身理体。由于无明未破,虽见而不真切,仅相似而已。故云相似即佛也。此乃圆教十信之位,又称六根清净位。断惑之历程如此:初信断见惑。二信至七信断思惑,利根二信即断。钝根三至七信不定,但至七信必定能断也。八至十信,则任运断界内尘沙惑。(界内尘沙惑,指对三界内如尘如沙之法门不能偏知,无法对界内之机观机施教,障于化导,故名为界内尘沙惑)。普润大师相似即佛颂云:“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者,四住即见思两惑。见惑为一住,思惑为三住。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境,行人观照功深,四住先断。人我执虽空,但法我执未空,故云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也。“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者,比喻无明尚在,法执未空,如目睛生翳(白内障),空中见华也。
五、分证即佛。行人从相似位进一步加工用行,至此破一品无明,证入圆教初住之位。初住位即能分身百界作佛。化度众生。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说,“以佛身得度者,即八相成道。应以九法界身得度者,如普门示观。”从此发无功用道之真修,进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破二至四十一品无明,皆属此位所摄。此即分证即佛也。”普润大师分证即佛颂云:“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豁尔心开悟”者,谓行人以中道观智豁破一品无明,初见法身也。“湛然一切通”者,法执始空,六尘境界不能为碍也。“穷源犹未尽”者,指行人虽从此进修,破除四十一品无明,但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犹未能彻法源底也。“尚见月朦胧”者,此引喻以明。谓如一轮皓月,为薄云所障,犹朦朦胧胧,见不真切也。
六、究竟即佛。此乃圆教妙觉极果之位。断最后一品生相无明尽,至此四十二品全断,位居究竟极果,彻证三德秘藏,故名究竟即佛也。普润大师究竟即佛颂云:“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从来真是妄”者,从来,指从理即至分证五位之历程。相似以前,真理未见,则不须论,即至分证之位,亦未能究尽诸法实相。故《法华》云:“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真是妄,指心体不变随缘,全真成妄,全三德之真,成三障之妄,如水成冰。故云“从来真是妄”也。“今日妄皆真”者,今日,指今日之究竟位。妄皆真,法性理体,返妄归真,全妄即真。全三惑之妄,成三德之真,如冰成水。故云“今日妄皆真”也。“但复本时性”者,只不过恢复其固有佛性理体而已。“更无一法新”者,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如睡人梦醒,此醒时人,即梦时人,并非换个新人也。又:如冰成水,此水乃昔时之冰,原非新物,故云“更无一法新”也。 (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