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斑刺鲀(学名:Diodon holocanthus)是二齿鲀科、刺鲀属鱼类。体短圆筒形,头和体前部宽圆。尾柄锥状,后部侧扁。吻宽短,背缘微凹。眼中大。鼻孔每侧2个,鼻瓣呈卵圆状突起。口中大,前位;上下颌各具1喙状大齿板,无中央缝。头及体上的棘甚坚硬而长;尾柄无小棘;眼下缘下方无1指向腹面的小棘。各棘具2棘根,可自由活动。背鳍一个,位于体后部,肛门上方,具软条13-15;臀鳍与其同形,具软条13-15;胸鳍宽短,上侧鳍条较长,具软条20-24;尾鳍圆形,具软条9。体背侧灰褐色,腹面白色,背部及侧面有一些深色的斑块,另有一些黑色小斑点分布;无喉斑;背、胸、臀及尾鳍淡色,无任何圆形小黑斑。
动物学史
六斑刺鲀最早是由
林奈(Linnaeus)于1758年描述并命名为Diodon holocanthus。属Diodon源于希腊语单词“di”=2和“odous”=齿,而种名holocanthus则从希腊语翻译为带刺的。同义词包括Diodon hystrix holocanthus Linnaeus1758、Atopomycterus bocagei Steindachner1866、Diodon holacanthus Linnaeus1758、Diodon maculifer Kaup1855、Diodon multimaculatus Cuvier1818、Diodon novemaculatus Cuvier1818、Diodon novemmaculatus Cuvier1818、Diodon paraholocanthus Kotthaus1979、Diodon pilosus Mitchill1815、Trichodiodon pilosus Mitchill1815。
形态特征
背鳍13-15;臀鳍13-15;胸鳍20-24;尾鳍9。体长为体高1.8-3.0倍,为头长2.2-2.9倍。头长为吻长2.6-5.3倍,为眼径2.9-5.4倍。
个体一般不大,多在100-200毫米左右,大的可达300毫米左右。体宽短,稍平扁,头和体前部粗圆。尾柄细短,稍侧扁,尾柄长短于或约等于眼后 头长,为尾柄高1.5-2.7倍。头宽平,头长小于鳃孔至背鳍起点的距离,体长为头宽2.2-3.8倍。吻宽短,前端呈三角形突出,小于眼径。眼大,上侧位,距吻端较距鳃孔为近。眼间隔宽平,中央微凹,眼间隔宽为眼径2.1-4.0倍。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鼻瓣的两侧,鼻瓣呈卵圆形突起,距眼比距吻端稍近。口小,前位,上颌稍长于下颌,口裂约与眼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上下颌齿各具1喙状齿板,无中央缝。唇发达,下颌口角具1唇褶。鳃孔小,中侧位,位于胸鳍基底前方,浅弧形。
头、体除吻端及尾柄外均被长棘,棘大多具2棘根,能活动。吻端至背鳍前具12-16棘,吻端至臀鳍前具12-15棘。额棘很长,体长为其长3.6-7.7倍,稍短于或明显长于胸鳍后方棘,其长约为眼径1.3-1.8倍。鳃孔上方有1-2短而具3棘根的小棘,不能活动。眼前缘下方无1指向腹面的小棘(大西洋种类有此棘)。尾柄上无棘。
背鳍1个,位于体后部、肛门前上方,略呈长方形。臀鳍与背鳍同形,起点在背鳍基底后端下方。胸鳍宽短,侧位,略呈方形,上部鳍条较长。尾鳍后缘圆形。
体背侧面灰褐色,头体上具一些大形黑色斑纹,通常黑斑边缘无浅色环纹:背鳍基底有1圆形黑斑;背鳍和胸鳍间的背中央具1黑色横斑;左右胸鳍基底上方各有1黑色斑块;头顶枕区有1黑色横带;眼区有1黑斑自眼下方向上延伸至眼间隔处,通常左右黑斑连接而横过眼间隔;鳃孔前一般无黑斑,但有些标本在鳃孔前方偶而也有1扩散的黑斑。头腹面无横行的喉斑。体背部及侧面有一些分散的小形黑色斑点,通常不一定分布在棘根附近。体腹面白色,有一些黑色斑点分布。各鳍灰白色(新鲜时为黄色),无黑色斑点。
栖息环境
六斑刺鲀为热带海洋底层鱼类。主要栖息于浅海礁石区、软质底海域或开放性水域,栖息水层为0-30米。
生活习性
六斑刺鲀平时常单独活动,春末繁殖季节,则大量聚集。幼鱼则行大洋漂游性生活。肉食性,一般行独居生活,有时会聚集成群;幼鱼则行大洋漂游性生活。主要于夜间捕食,以软体动物、海胆、寄居蟹及螃蟹等无脊椎动物为食。遇敌害时气囊能使腹部膨大似球状,各棘竖立,以作自卫。
六斑刺鲀动缓慢的,可以在它喜欢的浅礁或海草床上游动。它的牙齿形成一个喙,可以碾碎它在夜间捕食的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的壳。
分布范围
海域
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热带海区。在中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沿海。
国家
存在:美属萨摩亚、安哥拉(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澳大利亚、巴哈马、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百慕大、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巴西(三位一体)、英属印度洋领土、柬埔寨、喀麦隆、开曼群岛、智利(复活节岛)、中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台湾省)、圣诞岛、可可斯(基林)群岛、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民主共和国、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古巴、象牙海岸、吉布提、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岛)、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斐济、法国(克利珀顿岛)、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国南部领土(莫桑比克海峡)、加蓬、加纳、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关岛、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尼科巴群岛、安达曼群岛)、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以色列、牙买加、日本、约旦、肯尼亚、基里巴斯(基里巴斯群岛、凤凰群岛)、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马提尼克岛、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特塞拉特、莫桑比克、缅甸、瑙鲁、新喀里多尼亚、尼加拉瓜、尼日利亚、纽埃岛、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皮特凯恩群岛、波多黎各、留尼汪、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阿森松岛)、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国部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拉利昂、新加坡、圣马丁(荷兰部分)、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坦桑尼亚、泰国、多哥、托克劳、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图瓦卢、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夏威夷群岛)、美国本土外小岛屿(豪兰贝克群岛)、乌拉圭、瓦努阿图、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越南、美属维尔京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也门。
存在不确定:塞舌尔。
繁殖方式
六斑刺鲀有上层或开阔海洋的生活阶段。雄鱼个体一般比雌鱼大,产卵时雄鱼轻推雌鱼腹部,然后一群雄鱼将一尾雌鱼顶到接近水面,然后就排卵、受精。卵球形,有浮力,漂浮在水中。卵大约在4天后开始孵化。幼体以黄色为主,散布着红色斑点。它们发育良好,具有功能性的嘴巴、眼睛和游泳囊。不到10天大的幼体被薄壳覆盖。在最初的10天后,壳消失了,脊柱开始发育。
幼体在孵化后大约三周经历一次蜕变。在这段时间里,所有的鳍和鳍线都出现了,牙齿也形成了。幼体的红色和黄色不会持续到幼鱼期,取而代之的是橄榄色和棕色,这是成鱼的特征。幼鱼的下腹也出现黑点。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IUCN 2011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六斑刺鲀被流刺网、一支钓、手钓等皆可捕获,无食用、经济价值,但常被饲养于水族馆供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