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脉渠[Liùmài Qú] 历史地名。位于越秀区西南部,东起仓边路、长塘街,南至玉带濠,西至海珠北路,北至越华路附近。依城中地形修筑,利用古代干谷地、小河溪,在濠池淤塞后加以疏浚而成,因而与濠池相通并流入珠海(今珠江),兼有排水、行舟之便。因是古代广州城内 6 条排水大渠的统称,故名六脉渠。该渠在宋及明、清各有不同走向,名称也不一。宋六脉渠主要在西城。元代六脉渠与宋代相同。明代六脉渠与宋代有同有异。清代六脉渠较复杂,曾多次修浚,在各个时期均有差异,主要有“乾隆五脉”说、“嘉庆十脉”说、“道光十脉”说、“同治六脉”说等。现六脉渠和玉带濠、西濠均已改为排水暗渠,仍为广州市中心区重要的排水渠道。
六脉渠的分布与走向,大致上分成“左三脉”和“右三脉”。第一脉,从越华路向南流经华宁里、吉祥路、七块石、
中山五路、南朝街、教育路,至仙湖街,穿城出南胜里入玉带濠。第二脉,文溪自城隍庙分南北二支,南流经长塘街,由贤思街出城入玉带濠;北支经
豪贤路与另一支从大石街来的水道汇合,从越秀桥出铜关,流入东濠。第三脉,从东华里南流至
越秀北路,折入东濠。第四脉,从人民公园西侧,经雨帽街、桂香街、马鞍街,由孚通街前出城入玉带濠。第五脉,从六榕寺至中六电脑城附近分南北流,南流经擢甲里、
光塔路,由大水关(西澳)出城入玉带濠;北流经豆腐巷、海珠北路,与来自三元宫的另一支水道合流,由北水关出城,流入西濠。第六脉,从
光孝寺向南,流经纸行街、诗书街,折向城西,由小水关入西濠。
六脉渠基本分布在越秀区范围之内,这与越秀区是广州的中心有关,在很长历史时光里,越秀区就是广州城。此外也与文溪的流向有关,六脉渠有些地段就是利用文溪水道疏浚拓宽的。六脉渠水出城后,汇入东、西、南濠后排入珠江。
《羊城古钞》说:“古渠有六,贯串内城,可通舟楫。使渠通于濠,濠通于江海,城中可无水患,实会垣之水利。”还有人形容广州:“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可见有了六脉渠,广州城的经脉就通了,就有了水城的生机。
广州有东、西、南濠,却没有北濠。为什么?原来是与风水有关。因为城北是
白云山,乃广州地脉所系。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征服岭南后,有方术之士说,任嚣城以北有“黄云紫气之异”,乃龙脉所在,他日必出异人。秦始皇马上派人在白云、越秀二山之间,凿了一个二十几丈的大口子,也就是今天的马鞍山。广州的龙脉被凿断了,据说开凿时地下“涌血数日”。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广州地脉在城北,在城北凿渠是大忌。明成化年间,开凿东濠涌时,总督韩雍和巡抚陈濂都提议一并开凿北濠,与东濠涌打通,有人坚决反对,理由就是“惧伤地脉”。最后提议被搁置了。
如今,广州城的水系已不用六脉渠来承担了。六脉渠成了古迹和回忆。建地铁时还挖出了当年的渠道,被拍照收进了《广州文物志》。但广州还残留着大小两百多条乱了章法的河涌,成为整治的难题。
清朝初年,平南王尚可喜率兵攻占广州城时遭到民众的截击,伤亡惨重。后尙可喜发誓要血洗广州解恨,于是下令杀人三日,从西门起连杀十八铺路。但是十八铺路相当于一百八十里路,这样屠杀下去不知会让多少广州人遭殃。还好当时一位有良知的官员突发奇想,想到古代的“甫”与“铺”相通。于是让心腹赶制从“第一铺”到“第十八铺”的木牌,按顺序在每个街角贴上。次日,不熟悉环境的清兵果然杀到钉有“十八铺”的位置就停下,广州民众避免了一场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