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寨镇,隶属于
湖南省
邵阳市隆回县,地处隆回县境中部,史称“寨上”、“寨市”等,襟
魏源湖而带辰河水,山清水秀;傍米珠峰而眺观音寨,人杰地灵。清康熙时,隆回分八都,此地为六都,周围山峰为米珠寨、石锋寨、黄瓜寨、观音寨、金子寨、谭家寨,故名六都寨,镇名缘此。
建制沿革
六都寨自古属于邵阳管辖。春秋战国时属楚,秦隶长沙郡。
汉初为昭陵。西晋为邵陵。唐代为邵州。
宋代。隆回刘姓十五户刘始祖刘义甫其第九世孙刘原惠最早来六都寨落籍安家,并将此地取名为“赛上”,后讹传为“寨上”,后又作“寨市”。
明代。赛市定为宝庆隆回第六里。
清代康熙八年(1669),赛市更里为都,为六都,始称“六都寨”。
民国17年(1928)9月,国民政府公布《县组织法》县以下设区、保、甲3级。邵阳县共设30区,428保。六都寨为中和区。
民国18年元月,境内实行所谓“地方自治”开展并区设乡,邵阳县划为10区,245乡,区冠数字名。六都寨为中和乡。
民国22年(1933)建立寨市镇。
民国24年(1935)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经过六都寨。
民国36年(1947)1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析邵阳县之隆回(后改为兴隆)、隆中、隆治、中和、果胜、西胜、保和、礼教等八乡和桃洪镇设置隆回县。县治设寨市镇。同年7月13日,中国国民党隆回县党部在六都寨成立。
1949年,原中和乡、隆治乡与果胜乡西部3个保为第2区。(当时隆回县设三个区)区驻六都寨。
1950年4月,全县增划为5个区,六都寨仍为第二区所在地。
1951年,全县增划为15个区。六都寨为第一区。
1956年撤区。全县设六个办事处。六都寨办事处辖鸟树下、七江、合理、西山、丁山、星子坪、石塘、大水田共8个乡及寨市镇。
1958年10月,撤消办事处和乡镇建制,建立六都寨人民公社。寨市镇降为镇大队。
1962年,分别恢复寨市镇、六都寨人民公社和六都寨区公所建制。
1964年,寨市镇更名为“六都寨镇”。
1985年,六都寨乡并入六都寨镇。
1995年,撤消六都寨区公所。丁山乡、西山乡并入六都寨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六都寨镇辖5个社区、20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域境
六都寨镇地处
湖南省
邵阳市
隆回县中部。交通四通八达,S219省道自北向南穿镇而过。其北接
司门前镇、七江镇,南连
荷香桥镇,西与
西洋江镇、大水田乡接壤,东与
岩口镇、
荷田乡相连。四周有米珠、石峰、黄瓜、观音、荆紫、谭家六个山寨环绕。
人口
根据隆回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六都寨镇
常住人口为47608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4.71%。
气候
六都寨镇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盛吹偏南风,高温多雨,冬季盛吹偏北风,低温少雨;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水充沛,且雨热同季。
水文
六都寨域内河流众多,辰水河是其最大的河流,
魏源湖是域内最大的水库,也是是湖南省最大土坝水利工程,其有效水面9800亩、容量1.205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气候资源
六都寨平均气温16-17℃,无霜期271-309天,全年日照时数为1350-1670小时,太阳年辐射总量为4131-4519兆焦平方米,年降雨量有1000-1300mm。
植物资源
六都寨镇森林茂盛,物种多样,其境内的魏源湖省级森林公园是湖南省第三大森林公园。境内拥有木本植物55科,160余种,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柏乐树等12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
动物资源
六都寨境内拥有有麂、锦鸡、金鸡、猫头鹰、娃娃鱼、五步蛇等二十余种珍贵野生动物。
矿藏资源
六都寨矿产资源主要是黄金,已探明的矿区砂金储量1.44吨。
经济慨况
截止到2008年,全镇实现GDP58158万元,工业总产值32640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实现财政总收入718.9万元 。
自2006年以来,六都寨镇按照“示范带动、片区联动、整体推动”的发展思路,实施新农村区域共建项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全镇药、菜、畜、烟、林五大农业支柱产业正式形成;以张家铺村为中心,面积2100亩、年产烟叶6000担的烤烟示范基地为亮点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已经成型。
全镇现有年产值过亿元的纸业工业园一个、经济发展小区2个、规模企业5家、重点骨干企业18家、其他各类企业419家。造纸有湘丰、祁都等规模企业5家,年生产能力2万吨,年产值2.2亿元;祁都纸业拷贝纸生产能力进入全国三强。初步形成了造纸、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汽车配件、化工等产业初具规模,拷贝纸、卷烟纸、汽车配件及化工产品等远销省内外。
2008年,六都寨镇引进外资420余万元,建成魏源湖大酒店;引资200万元,建成华帝酒店;引资3600余万元,拟建三星级六都假日大酒店。
农产品
六都寨物产丰富。农产品以稻谷为主, 农副产品有红茹、黄豆、辣椒、柑桔、茶叶、生猪、鲜鱼、竹、木等。森林蓄积量50余立方米,年产商品材2.5万立方米。 果木以柑桔为主,面积2500余亩,产量5--8万担。畜牧生产以养猪为主,1995年牧业收入1097万元。工业主要产品有卷烟纸系列,汽车配件系列,酿酒、塑料制品、饮料、洁具、家具等。矿产资源主要是黄金,矿区砂金储量1.44吨。
商场
镇内有供销、辰河、珠峰、 花园四大商场和已经省政府批准建设的六都寨镇经济小区。经济小区以集市贸易与发展民营企业为主,占地92.78亩,计划投资1000万元,1998年建成后将使六都寨镇成为隆回县南北物资集散中心。有个体工商户612户,1995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六都寨镇城镇区面积3.5平方公里,工业区、商业区、文卫区、居民区住宅区已初具规模,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效能四通八达,街道宽敞整洁,各种文化娱乐设施齐备,医疗教育比较发达。
六都水库
镇内还有省水利建设重点工程--
六都寨水库, 共投资2.7亿。可灌田40万亩,兼有防洪、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功能。库容量1.2亿立方,库内航道35 公里,直达清末思想家
魏源旧居。两岸奇峰挺立,群峦倒映,游船览景,心旷神怡。库外有仙磴桥、双溪禅院等名胜景点,可以发展旅游,已接待游客三万余人。
社会事业
2004年,六都寨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镇”,2014年国家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六都寨镇继续保持全国重点镇。2012年确定为省级中心镇,2006年及2012年被邵阳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市级“文明乡镇”。2008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2013年省安委会发文六都寨镇继续保持“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
六都名人
革命烈士名录
刘述光 胡昌来 杨喜生 周湘庭 周桂生 王正期 周玉贤 欧阳美勋 陈月生 欧阳金辉
六都之光
廖初江(1936年-1980年),邵阳县中和乡第一保(今隆回县丁山乡朝阳铺村)人。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三师机械化团一营三连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等职务,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先后担任过,并被选为共青团“九大”中央委员,授予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称号。所在连队被命名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锋连”。1969年,他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担任解放军报社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欧阳缨,字梅林,清光绪十七年(1891)出生于邵阳县隆回六都。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地理学家,著有《中国历史疆域战争合图》、《中国历代疆域战争合图》、《新中华分省图》、《新世界列国地图》、《中国析类分省图》、《世界析类分省图》等多部著作。
邹嘉寿(1902年-1974年),今隆回县六都寨镇人。是隆回县著名企业家,连续选为隆回县第二、三、四届人民代表及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刘平建,1964年出生,六都寨镇人。湖南大学MBA毕业,经济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邵阳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会长。刘平建是隆回县著名的慈善企业家,先后获得湖南省乡镇企业家、湖南省优秀农民企业家、支援家乡建设模范、首届湖南省杰出农民、湖南省人大代表活动积极分子、湖南省光彩事业优秀人员、邵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刘启后,笔名老后,1944年生,六都寨镇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主席团执行委员、博学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老摄影记者联谊会理事,湖南作家协会会员。连续三届任隆回县人大代表,四届隆回县政协委员。曾任中共隆回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1980年起,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等海内外上百种刊物上发表过几百件摄影作品,17次获得全国性大奖。1999年随中国民俗摄影家代表团赴西欧访问,并出席联合国世界民俗摄影联合会筹备会。2002年应邀出席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民俗摄影研讨会。他的艺术生涯由《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记录。
历史文化
姓氏分布
六都谭氏
谭氏先祖分封于谭国;春秋时期,齐国灭谭,谭子奔莒以国为氏是为得姓之始。唐·同光三年,谭旻贵自江西吉州泰和县高行乡,迁湖南蓝田(今属涟源)为谭姓迁湘始祖。谭四五郎于宋宣和二年迁新化福田(今隆回苗田)。谭良进于元大德七年定宅于岭脚下(今隆回苗田)为谭姓迁隆回始祖。明永乐二年,谭良进之五世孙谭志旻、谭志芳兄弟由苗田迁至六都秋田(今荷田乡秋田村),开秋田谭氏;其裔迁六都寨。
六都欧阳姓氏
欧阳氏源于欧阳亭侯,其后世子孙遂“欧阳”为氏。尊蹄为始祖。
公元1251年,欧阳氏始祖第58世孙嘉证携子元亨、元通、侄元美,由江西安福黄石稽古堂迁来湖南宝庆邵阳之城山湾(今六都寨城山村)为隆回欧阳氏官田族始祖。公元1383年,第61世孙都政徙湖南邵阳之连理(今隆回司门前兴旺村)为连理族始祖。
隆回为欧阳氏在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六都寨已繁衍到“叙”字辈。
六都周姓
周氏迁六都寨始祖为周儒禄字佑予。由迈迹塘(今石门迈迹塘)卜居尧里(今六都寨周家村)对河江(今白田村)。
周姓为六都寨境内第三大姓。主要聚居在本镇白田、周家、朝阳、飞蛾、马坪、田山、长裕、港口及西山观音和坪溪等村。
六都刘姓
刘姓源于陶唐。尧帝第九子丹朱受封于刘(即今山西临汾)丹朱子孙遂以封地“刘”为氏。换句话说,刘姓为尧帝后裔,以地名为姓。
隆回县各姓氏之中,人口总数超过十万人口以上者,唯有刘姓。
六都寨境内刘姓主要有两个郡望的子孙,一曰彭城郡,一曰中山郡,其他从外地迁入的郡望暂时不详。
六都廖氏
廖氏起源,主要有三。1、源出已姓。帝颛顼后裔叔安,夏时受封于廖而得姓。2、源出姬姓。周文王之子伯廖受封于廖而得姓。3、源出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时封于蓼而得姓。
隆回廖氏主要来源于武攸湛田(即今洞口县醪田镇)。始祖发祥字汝表。发祥公生有四子:长为英豪字德行留居湛田;次为英杰字德文迁隆回六都寨野鸡田;三子为英武字德贞迁隆回大水田;四子德据迁隆回桃花坪大秧田,这就是“廖氏四田”的来由。
六都寨境内主要有“两田”子孙。一为德贞公于明洪武二年从湛田迁入六都寨野鸡田,即今朝阳村。二为德贞公于明洪武二年由湛田迁隆回大水田。
六都陈氏
陈氏追根溯源亦为黄帝后裔。周文王之婿妫满封诸陈国,今河南开封陈洲而得姓,妫满为陈姓始祖。宣公因避朝庭叛乱奔齐而改姓田。后子远公因秦灭齐赴颍水,而复姓陈。陈姓郡望颍川因此而来。
始迁六都寨陈姓主要始祖有两支。
陈秀卿自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自溆邑土桥(今溆浦县)来隆回六都九牛坳。
陈姓第二支为仲烺公后裔,与第一支来六都寨的仲孝公后裔共君晚公。
其他姓氏
胡氏。妫满有德于周,卒后,周武王谥胡公。子孙因谥为姓。第一世祖胡安命字乐天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由邵阳城佘湖山徙居城西竹山湾。元末兵乱其裔孙胡英敏有五子迁移各地,草率成家:长子龙迁隆回四都七家铺;次子溪徙居隆回一都富石庙;四子源承守基址;五子文改居抱田;三子新徙居武冈州长溪乡。胡新曾孙胡思衡由武冈徙居隆回六都西山马蹄印开文定堂之基。
王姓。始迁祖王添骥,原籍江西吉水,明初,其父任辰洲通判,添骥携家自辰洲徙居隆回四都,即今七江鸟树下。其裔迁六都寨徐家铺村。
聂姓。源自春秋卫大夫奭,功在王室。周天子禄其功,食采于聂邑,固以为姓。聂寿桐于清朝乾(隆)嘉(庆)间,自江西省清江县鳌溪迁邵阳隆回六都寨。为聂姓迁隆回始祖。“寿桐善医,故游湖南宝庆,旋于西乡寨市家焉”。其后裔已九世。
魏姓。始迁祖魏万一。元末因兵乱自江西泰和迁居长沙府善化县,明永乐时,魏万一与其弟复迁邵阳县隆回一都金潭。其裔后迁六都寨。
萧姓。始迁祖萧一菊,原籍江西泰和,宋末携诚、明、政、治、汉、室、江、山、统九子及一女迁居武冈骡子团(今罗子团),其裔后迁六都寨。
袁姓。始迁祖袁广五郎。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自江西迁潭洲东山(今属茶陵县)定居。后又徙居宁乡。宋靖康年间,其裔孙袁光三郎、袁光五郎兄弟自宁乡迁居新化高坪。其裔再迁六都寨。
马姓。始迁祖马成龙,原籍山东历城,元末徙居新化长鄄。其裔再迁六都寨。
尹姓。始迁祖尹鼎初。原籍江西泰和。宋末奉檄官湖湘镇永宝,德祐元年(1275年)弃宫隐居邵阳县隆回四都大官田,今七江太虎坪,其裔再迁六都寨。
赵姓、李姓、郭姓、喻姓、边姓、庞姓等等,基本上其始迁祖都来自江西,大多数又来自江西泰和县,迁入时间一般都是五代以后及明朝初期之间。因期间战乱,征戍之患,大量姓氏迁入湖南。上述姓氏追根溯源均为炎黄子孙。
六都寨镇境内有上百姓氏,这里只写一部分有族谱依据的。
六都地名
六都寨有好几个名称,其来历说法不一。
六都寨称“寨上”或称“寨上铺”,“铺”,是对人口相对集中、商品交易活跃的地方的统称。同时也是古代驿站的称呼,去掉一个“铺”字,“寨上”是六都寨的地名之一。
其二,称之为“赛上”。相传此地为古人竞赛的场地,故为“赛上”。
其三,又称“赛市”。即由“赛上”演化而来,“赛上”逐步形成集市、城市,因而得名“赛市”。
其四,又名“寨市”。1933年,国民政府批准建立“寨市镇”一九六四年方更今名。
一九四七年,析邵阳县八乡一镇置隆回县,县治在六都寨。所以当时人们称此地为“隆回”。
而六都寨这个名称的来历,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六都”与“六寨”合称为“六都寨”。
据清《宝庆府志》载,明时邵阳县分十七乡、二厢、四十二里,隆回是其中一乡,领里八。清康熙年间,改“里”为“都”。隆回分为“八都”,此地为“六都”。“里”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而“都”指旧时某些地区县与乡之间的政权机关。笔者认为这里的“里”和“都”应是介于“乡、镇”一级政权机关较为准确。
六都寨位于群山环绕之中,周围的山寨有六座:米珠寨、石峰寨、黄瓜寨、谭家寨、观音寨、金字寨(又名金子寨)“六都”加上“六寨”合为“六都寨”。从历史渊源和环境状况形成地名,是比较客观可信的。
无论称“寨上”或“赛上”,亦或“寨市”及“赛市”亦无伤大雅,只不过多个称谓而已,但“赛上”、“赛市”这个名称却是六都寨最古老最准确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