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
兰州大学二级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办学历史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前身为由1946年成立的原物理系和1984年成立的材料科学系。
1999年4月,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由原兰州大学物理系、现代物理系、材料科学系、力学系、磁学研究所、原子核研究所、应用磁学部门开放实验室等组建而成。
2008年,设立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0年,进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截至2021年7月,学院有物理学(包含磁学,电子器件与材料工程,理论物理,金属材料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7月,学院在岗教职工160余人,其中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24人。教师中有:兼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7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7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7人,甘肃省飞天学者2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和提名奖各1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王育华、秦勇等
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薛德胜等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育华、薛德胜、罗洪刚等
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秦勇
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秦勇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7月,学院有物理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主持国家精品课程和理科基地名牌课程6门次,3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截至2020年10月,兰州大学入选国家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学院负责物理部分的教学计划制定及具体培养工作,学院先后承担多项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近年来,学院共获各类教学奖55项,其中教学成果奖42项,优秀教材讲义奖13项。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物理学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物理学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热学基础Ⅱ、粒子物理、文科物理基础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7月,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程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学科入选甘肃省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程专业学位授权领域:集成电路工程
甘肃省重点学科:物理学
文化传统
院徽
主体图案以“兰大物理”为主要标识,以饱满、流畅的线条组合而成,寓意饱满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物理”采用艺术篆体体现学院古韵高雅、凝炼厚重的悠久办学历史和优良办学传统;“物理”由“兰大”围绕设计,体现学院作为兰州大学二级学院,与母校的发展息息相关,依托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兰大”线条象一条条科技之光和一束清新的阳光,预示学院的建设发展五彩斑斓,前景广阔,也寓意广大学子沐浴阳光,健康成长成才;图案视觉上的微笑和中英文对照表现学院的教育理想和开放胸怀;图案的色彩简洁庄重,体现学院办学过程中的专业、专注、专一的大学精神风貌。
院训
勤学、悟道、创新、育才
“勤学”是指勤于学习和实践,打牢基础知识,学无止境,精益求精,这是兰大物理人成功的前提和基石。
“悟道”是指思考领悟真理、获取智慧真谛、涵养心境、陶冶情操的过程,这是兰大物理人成才的核心和精髓。
“创新”是指具有崇尚科学的态度,勇于超越的思想,敢为人先的气魄,这是兰大物理人的不懈追求和前进动力。
“育才”则简而言之,即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栋梁之才。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学院以育人为本,学生以成材为志,这是兰大物理人办学的目标和方向。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0月,学院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甘肃省工程实验室1个。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光转换材料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工程实验室:甘肃省功率半导体及光电器件工程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10月,学院在粒子理论与广义相对论、磁记录与高性能磁性材料、局域磁性、半导体薄膜物理与材料、结构与功能金属材料、纳米与低维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低维磁性材料的微结构和特性、电子和光子信息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环境材料的探索、设计和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形成特色。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科工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重大重点项目、省部级科研重点基金和企业科研开发等研究课题。
截至2020年10月,近几年学院教师在包括Nature,Nature commun,Phys. Rev. Lett.,Nano Lett.,Adv. Mater.等国际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000余篇。
现任领导
杰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