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双叶草
中药名
兰花双叶草,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斑叶杓兰Cypripedium margaritaceum Franch.的全草。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具有补肝明目,活血调经之功效。常用于云翳遮睛,目昏,夜盲,风湿麻木,月经不调。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性微温。
归经
归肺、肾、膀胱经。
功效
补肝明目,活血调经。
主治
云翳遮睛,目昏,夜盲,风湿麻木,月经不调。
相关配伍
治云翳遮睛、目雾、夜盲、水肿、气肿、血肿:兰花双叶草9-15g,水煎服。(《本草图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采集加工
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植株高约10厘米,地下具较粗壮而短的根状茎。茎直立,较短,通常长2-5厘米,为数枚叶鞘所包,顶端具2枚叶。叶近对生,铺地;叶片宽卵形至近圆形,长10-15厘米,宽7-13厘米,先端钝或具短尖头,上面暗绿色并有黑紫色斑点。花序顶生,具1花;花序柄长4-5厘米,无毛;花苞片不存在;子房长1-1.5厘米,常多少弯曲,有3棱,棱上疏被短柔毛;花较美丽,萼片绿黄色有栗色纵条纹,花瓣与唇瓣白色或淡黄色而有红色或栗红色斑点与条纹;中萼片宽卵形,通常长3-4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钝或具短尖头,背面脉上有短毛,边缘有乳突状缘毛;合萼片椭圆状卵形,略短于中萼片,宽2-2.5厘米,先端钝并有很小的2齿,边缘亦有乳突状缘毛;花瓣斜长圆状披针形,向前弯曲并围抱唇瓣,长3-4厘米,宽1.5-2厘米,先端急尖,背面脉上被短毛;唇瓣囊状,近椭圆形,腹背压扁,长2.5-3厘米,囊的前方表面有小疣状突起;退化雄蕊近圆形至近四方形,长约1厘米,上面有乳头状突起。花期5-7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0-3000m的林下或草坡。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治一切眼目云翳遮睛。又能救一切水肿,气肿,血肿。”
2、《全国中草药汇编》:“补肝肾,明目,利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6 18:36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用法用量
采集加工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