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
地理区域
关中地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地区陕西省中部,地处秦岭以北、北山以南、陇山以东、黄河以西。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41′55″~35°39′40″,东经106°42′00″~110°35′40″之间。关中地区区域范围包括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面积56000平方千米,占陕西省的27%。截至2021年末,关中地区人口2595万人,占陕西省人口的65.63%。
历史沿革
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等十四个王朝建都关中,使这里长期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关中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大约100万年前,蓝田猿人活动在秦岭北麓灞河两岸。此后,在洛河下游又出现了大荔人
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足迹已遍及关中各地。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存在西安市、渭南市等地多有发现。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集中展示6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官寨遗址位于西安市高陵区,该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在遗址北区发现的庙底沟文化遗存,是第一次发现6000年前关中庙底沟文化的中心聚落和聚落环壕,为探讨庙底沟文化的聚落布局与社会结构等提供较为重要的资料,填补仰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空缺。
在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时期,陕西渭河流域先后崛起炎帝黄帝两个部落。古史传说中歧义丛生的炎黄史迹,都是中国走向早期文明社会的历史投影,记录着华夏先民筚路蓝缕的征程。
殷商时代,周人的先民在陕西渭河流域西部往返迁徙。商代末期,周人首领姬昌把部落中心从长期经营的周原(今宝鸡市扶风县、岐山县一带)迁到沣河西岸的丰京(今西安市区西南),之后其子姬发又在沣河东岸营建镐京。最后,周人联合其他部族发起克商之战,伐灭殷商,建立起周王朝,史称西周。
西周是在陕西境内建都的第一个王朝,其范围北及戎狄,东达渤海,南到汉水,西接汧陇。周成王时,周公旦和召公奭辅政,分陕(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而治,后世因此称陕以西地区为“陕西”。
西周末年,王室被迫东迁洛邑,原居于陇东的秦人部落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获封诸侯,关中平原即为秦国所有。秦人势力逐渐拓展到关中地区,成为陕西历史舞台的主人。后来陕西被简称为“秦”即因于此。秦国最初建都于雍(今凤翔县境内)。周安王十九年(前383年),秦献公将秦国都城迁到栎阳。后因栎阳四周为开阔的平川不易防守,地理位置偏于关中东北部,又将都城迁于关中平原中部、有关中水陆交通之便的咸阳。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先后翦灭六国、统一九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国都咸阳便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秦末,项羽入关中,废郡县,兴分封,将关中和陕北延安地区分封给秦朝的三名降将,即雍、翟、塞三国,谓之“三秦”。陕西的代称“三秦”一词即由此得名。
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刘邦消灭项羽势力,因曾受封汉王,故以“汉”为国号,定都长安。后世汉人、汉族、汉字、汉语等名称皆源于此。西汉时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发展的兴盛时期。汉武帝时期(前141至前87年),西汉的国势达到顶峰。
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建新朝,改长安为常安,西汉灭亡。此后关中地区历经战乱,暂失国都地位,至东汉初平元年(190年),军阀董卓挟汉献帝回迁长安故都。
东汉末至隋统一前,陕西成为天下大乱的中心。董卓之乱曾使长安“城空四十余日”,昔日富饶甲天下的关中地区“二三年内无人迹”。
三国时期,关中地区系曹魏辖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大举内迁,使陕西即成为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等朝代的国都,也成为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中心舞台。
隋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废北周建立隋朝。次年,在汉长安城的东南方向营建新都大兴城,此城为西安城郭的早期基础。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在大兴城逼隋恭帝禅位,建立唐朝。唐代是古代陕西的鼎盛时期。关陇胡汉贵族军事集团奉“关中本位政策”为基本国策,以经营关中为根本,居重驭轻,宰制全国,使得陕西地区居于全国政治、文化乃至经济的中心地位。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地方节镇势力膨胀,形成藩镇割据局面。随着均田制与府兵制的破坏,陕西关中地区逐渐无法承载庞大的中央军队与官僚机构,对东南地区的经济依赖益发严重,唐王朝也开始走向衰落。唐代之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政治中心的东迁,长安降为一方重镇,但陕西仍是中国西北方向的区域性中心地区。
北宋,建都即放弃长安,选择了中原的汴梁(今河南开封)。宋代以后,长安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各代的统治阶级,一直把长安作为控制西北和西南的军事重镇。
金天会六年(1128年),金军攻入关中,陕北大部和关中东部均为金占有。此后金军长期与西夏在陕北角逐,而南宋仅保有陕南,与金军夹秦岭对峙。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占有陕西全境,结束陕西三家分政的局面。
元中统三年(1262),设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辖区有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5省区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军略定陕西,旋改元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地名沿用至今。明代陕甘两省合并,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习惯称陕西行省。明崇祯元年(1628年),明末农民大起义在陕西爆发。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入据陕西全境。康熙初年实行陕甘分治,陕西省的疆域从此固定下来。清宣统三年(1911年),陕西革命党人联合会党在西安举义,光复全陕,结束陕西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
民国时期,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后,北洋军入陕,陕西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中。民国二年(1913年),陕西省设关中道、榆林道、治中道三道。
1950年1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武功县的杨陵镇、杨陵公社和扶风县的五泉公社划归宝鸡市,设立杨陵区。
1997年7月,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杨陵区划归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辖。
2002年12月,西安、咸阳两市签订了《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书》,并编制了经济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
2008年,陕西省政府印发《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及“三区一带”专项规划。
200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10年2月21日,陕西省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暨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管委会挂牌成立,西咸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2011年6月,陕西省政府批复《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函〔2014〕2号文件,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至此,西咸新区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区,是中国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
2016年8月3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是西北地区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区域范围
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
参考资料来源: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关中地区位于陕西中部,面积56000平方千米,占陕西省的27%,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41′55″~35°39′40″,东经106°42′00″~110°35′40″之间。关中地区地处秦岭以北、北山以南、陇山以东、黄河以西,包括渭河冲积平原及其两侧的黄土台塬和南部的秦岭北坡,北部的北山低山丘陵、西部的陇山山地,是一个南、北、西三面环山,向东敞开的河谷平原盆地。东西延展300多千米,号称“八百里秦川”。
地质
关中地区盆地是新生代形成的断陷盆地。关中地区构造体系复杂,北东、北西和东西向断裂构造线互相穿插交错,断块差异性运动强烈。总的来说,东部地区主要受北东和东西向构造线控制。秦岭北麓深大断裂规模宏大,延伸长远,属于正断层。其中太白山、终南山和华山北麓的断层均为东西走向,蓝田汤峪至华县古堤峪段的断层为北东走向。断裂带北侧则是第四纪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关中平原,沿着断裂带有许多温泉分布。作为断层上盘的渭河地堑,实质上是一个不对称的复式地堑。渭河地堑盆地总体上是一个新生代强烈沉陷区,但是由于不同方向断裂的分割,形成许多次一级的断块。
地形地貌
关中地区地貌类型复杂,主要有冲积平原、洪积平原、黄土台塬和石质山地、丘陵。在分布上,各类地貌大致呈东西向延伸,由渭河沿岸向南北两侧,具有依次更替的规律。渭河冲积平原由河漫滩和一、二、三级阶地组成。洪积平原在秦岭山前的眉县、周至到户县和临潼,华县到华阴等地发育较完整。黄土台塬分布在渭河冲积平原南北两侧,是高出渭河三级阶地的黄土堆积地形。关中台塬面积大,曾是古代人们开拓利用的重点区。关中平原盆地四周为石质山地所环抱。关中地区的北部为一系列沉积岩山地,统称“北山”。北山呈北东方向起伏连绵,时隐时现,是关中与陕北的自然分界线。北山西起千阳,东至韩城。关中地区的西部为陇山山地,为六盘山的南段,向南东方向延伸,在宝鸡峡附近与秦岭相汇。山地由花岗岩构成,东北坡也有石灰岩和沙砾岩分布。
关中地区地处黄河支流渭河的下游冲积平原——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关中地区平均海拔963米,平均坡度14°,关中平原区,海拔300~800米。
关中平原南倚秦岭,北靠“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千米,西窄东宽,南北最宽处达180千米。在渭河、洛河下游,老河床的沙堤经长期风力作用,演变成东西向的条形沙丘沙地,称“沙苑”。
气候
关中地区气候受冬季季风影响较大,属暖温带半温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2~14℃,无霜期为200~220天。日照时数为1900~2400小时。年平均风速变化幅度为1.0~4.3米/秒。年降水量500~700毫米。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干旱,其次是暴雨和连阴雨,还有春寒、霜冻和冰雹等。
水文特征
关中地区除凤县太白县两县基本属长江流域外,其余地区均属黄河水系最大支流——渭河流域。关中盆地河流长度超过30千米的河流共63条,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35条。陕西境内渭河流域右岸南山支流较多,从西到东有清姜河、清水河、伐鱼河、石头河、西汤峪、黑河、涝峪河、新河、沣河、皂河、灞河、零河、湭河、赤水河、遇仙地区河、罗纹河、罗敷河等,大多水清、源短、流急,较长的黑河125千米,灞河104千米,其余皆不足百千米。左岸为黄土阶地塬区,支流稀少,从西向东有通关河、小水河、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北洛河等,大多水量相对较小而含沙量较大,河长均在100千米以上。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宝鸡峡进入关中平原,经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渭河沿途纳入一级支流11条,二级支流85条,三级支流84条。流经西安市长度141.5千米,属渭河中下游河段,纵向坡降平缓,横向摆动较大,河床宽阔,汛期河宽500~3000米,水流缓慢。年平均径流量47.50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1.38亿吨。每年7~9月丰水期径流量占全年总量60%以上,最大洪峰流量11500立方米/秒。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全长455千米,流域面积45421平方千米,其中陕西省境内河长272千米,集水面积9391平方千米,分别占全河长的60%和总面积的20%。泾河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流经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于长武县亭口附近先后纳马莲河、蒲河、黑河等支流,形成辐射状水系,再流经彬县、永寿县、淳化县,在泾阳县张家山界入关中平原,在西安高陵县陈家滩附近注入渭河。泾河以洪水猛烈、输沙量大著称(居全国江河支流之冠),是渭河和黄河主要洪水、泥沙来源之一。泾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4亿立方米。年径流量分配不均匀。泾河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年平均输沙总量2.6亿吨。泾河汇入渭河处,有一自然景观——泾渭分明。在一年之内的不同季节,由于泾河与渭河的来水来沙不同步,故一条水浑,一条水清,在其交汇处清浊不混,界线清楚。
千河,渭河左岸支流位于关中西部,因流经千山脚下而得名。源出甘肃六盘山南坡石嘴梁南侧,东南流至唐家河入陕西境内,斜穿陇县中部,经千阳、凤翔,于陈仓区冯家嘴注入渭河。河流全长152.6千米,平均比降5.9‰,流域面积3493平方千米,其中省内分别为129千米与3272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石罐沟、咸宜河、捕鱼河、峡口河、普洛河等。
漆水河,渭河左岸支流,位于关中西部宝鸡、咸阳两市之间,源出麟游县招贤乡石嘴子村西南山沟中,名招贤河,东南流过良舍乡,名杜水河,到麟游城纳永安河、澄水河后始名漆水河。漆水再东南流经扶风、乾县和永寿三县交界处,此处间段又名好畤河。更南偏西行入武功境漠西河、湋水至大庄乡南立节村入渭。全河长151千米,平均比降4.7‰,集水面积3824平方千米。
黑河,渭河右岸支流,流域全在周至县境内,古称芒水,以其出秦岭芒谷而得名,又因其水色黑,故称黑河。源头在太白山东南坡二爷海(海拔3650米),南偏东流经厚畛子,过骆驼脖子直至峪口,长91千米,纳大小支流34条,集水面积约1500平方千米,为西安市重要水源地。河水出峪后穿过浅山丘陵区黄土台塬,河道展宽至1000米以上,至沙谷堆、董家园变成了三岔河,再东流纳南来的清水、就峪、田峪、赤峪等河,在尚村乡石马村入渭河。
沣河,渭河右岸支流,位于关中中部西安市西南,正源沣峪河源出长安区西南秦岭北坡南研子沟,流经喂子坪,出沣峪口,先后纳高冠、太平、潏河,北行经沣惠、灵沼至高桥入咸阳市境内,与渭河平行东流,在草滩农场西入渭河。全河长78千米,平均比降8.2‰,流域面积1386平方千米。
沣河的走向,史书有“东北支津”与“沣水东注”之说,河流变迁主要在下段,即过了丰镐遗址,曾向西北流经沙河会新河入渭,北魏以后,主河道由客省庄北流入咸阳境,或北流或东北流入渭。沣河是一条久负盛名的河道,相传古时洪水泛滥,经大禹疏凿乃成。《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说:“沣水东注,维禹之绩。”《尚书·禹贡》中说:“漆沮既从,沣水攸同。”《集传》中说,“沣水东北流,经丰邑之东,入渭而注于河。”周代丰、镐两京即建在紧靠沣河东西两岸,秦阿房宫,汉、唐长安城离沣河亦不远,昆明池遗址在沣河东岸。
灞河,渭河右岸支流,位于西安市东南部,全长104千米,流域面积2581平方千米,源出蓝田县东北隅,渭南、华县交界处的箭峪岭南侧九道沟,南流至灞源乡急转西北,经九间房至玉山村折向西南,隔岸即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再经马楼、普化到蓝田县城,纳辋峪河又转西北,过三里镇、洩湖、华胥进入西安市区,穿灞桥、纳浐河北流,于贾家滩北入渭。
灞河古名滋水,秦穆公时改滋水为霸水,以显霸功。后霸水又衍为灞河。远于上新世,由于骊山断块的隆起和秦岭的抬升,河水不断向左岸偏移,使左岸支流少而长,右岸支流多而短。全河共有支流60条,较大的有蓝桥河、辋川河、浐河,皆在左岸。
灞河左岸支流浐河,源出蓝田县西南秦岭北坡汤峪乡月亮石沟,在长安县境纳岱峪河、库峪河,于西安市东郊纳荆峪沟,过半坡遗址所在的半坡村,至西安市东北郊谭家乡广太庙注入灞河。河长64千米,平均比降8.9‰,流域面积760平方千米。浐河原是渭河一级支流,后因灞河西倒夺浐而成为灞河支流。
土壤
关中地区土壤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北山地区的土壤属于褐土系列,分别是油土、黄墡土,分布于黄土台塬区、北山山麓地带和北山山地。平原地区的土壤主要是淤土,多分布于渭河、洛河、泾河的河漫滩和低阶地上。除淤土之外,在渭河高阶地上还分布有油土,在渭河下游的渭洛交汇处,还有相当大面积的沙性土。秦岭地处山区的土壤类型自下而上分别出现土、褐土、棕壤、灰棕壤、灰化土、高山草甸土和石质性土壤等。
自然资源
2016年,关中地区水资源人均仅285立方米,亩均仅215立方米,分别是全国水平的1/6和1/8。
关中地区北山地区的天然植被是阔叶落叶林和暖温带森林草原。前者主要分布于山地的中上部,成林优势种是山杨白桦、辽东栎、油松、侧柏等,混生树种很多,但与秦岭北坡相比,森林覆盖度和树种都很少。森林草原植被多分布于北山黄土丘陵及沉积岩山地的下部,以铁杆蒿、马牙草、黄白草等组成的草原分布最广,在山地阴坡的下部却生长着虎榛子狼牙刺、丁香、胡枝子、悬钩子灌丛。黄土沟壑两侧主要分布有鹅冠草、龙牙草、地榆、大针茅、艾蒿和白桦、榆等乔木。
渭河河谷平原区,由于人类开发历史悠久,地带性的森林植被已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农田和行道树、经济林和村镇绿化林木。人工植被在种类上,有用材乔木类杨、柳、榆、椿、、桑、槐、泡桐、油松、侧柏等。
秦岭北坡峰谷区是关中天然植被覆盖度最高的地区,其植物种类相当丰富。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麓带,为地带性的侧柏林带,代表性树种为侧柏,呈片状分布,林下杂生狼牙刺、白草、酸枣、蒿类灌丛。海拔1000~2600米为落叶阔叶林带,该带又可分为五个森林植被亚带:即栓皮栎林亚带、锐齿栎林亚带、辽东栎林亚带、红桦林亚带和牛皮栎林亚带。海拔2600~3350米为山地针叶林带。海拔335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带。
2016年,关中地区耕地1238万亩,农民人均1.5亩。
关中地区有、金、非金属建材、地热等矿产资源。
人口
2011年,关中地区人口密度为475.1人/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末,关中地区常住人口2419.64万,占陕西省63.1%。
截至2020年11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关中地区人口为2587.55万人,占陕西省人口的65.46%。
截至2021年末,关中地区人口2595万人,比2012年增加200万人,提高了2.39个百分点;关中地区人口占陕西省人口的65.63%。
关中地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满、蒙、壮、藏族等。
经济
综述
关中地区产业格局中一、二产“双下降”,2015~2023年,关中地区一产占比稳中略降,始终在8%上下浮动;二产占比从2015年(42.3%)后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降至38%,后逐步提高至2023年的39.5%;三产占据“半壁江山”,2023年占53.2%,较2015年提高4.1个百分点。
2016年,关中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25.2亿元,同比增长8.3%,较陕西省同期水平高0.7个百分点;人均GDP为52246元,较陕西省平均水平高1231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46.3%,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高0.6个百分点,以服务业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初见雏形。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467.8亿元,增长11.8%,实现利润总额882.3亿元,增长20.9%,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941.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45.2亿美元。
2023年,关中地区生产总值为20330.09亿元。关中地区2015~2023年经济增速放缓,迈入较为平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2023年增长4.5%。关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143元,是2015年的1.7倍,相当于全国水平的87.4%,陕西省水平的91.8%。居民收入为44615元。
第一产业
关中地区是陕西省主要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是小麦、玉米等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中秦岭北麓是猕猴桃优生核心区。耕作制度一年两熟。
2017年,关中地区粮食产量731.82万吨,占陕西省总量的60.2%。关中地区突出渭北苹果、秦岭北麓猕猴桃、西咸新区都市农业等板块特色发展,2017年水果产量1287.5万吨,占陕西省的71.5%。其中苹果产量858.22万吨,占陕西省的74.4%。
2015~2023年,关中地区第一产业占比稳中略降,始终在8%上下浮动。
第二产业
2017年,关中地区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其中西安的交通运输设备、航空航天、电子;宝鸡的机械、电子、食品、饮料、烟草;咸阳的电子、纺织、医药;渭南的农副食品加工、、黄金等有色金属;铜川的煤、铝、水泥、陶瓷;杨凌示范区的环保农资、农牧良种、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等产业都具有优势。
2015~2023年,关中地区第二产业占比从2015年(42.3%)后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降至38%,后逐步提高至2023年的39.5%。
第三产业
2016年8月3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涵盖三个片区:中心片区87.76平方,包括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和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秦汉新城、空港新城部分区域;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26.43平方,包括西安国际港务区和西安浐灞生态区部分区域;杨凌示范区片区5.76平方,包括杨凌示范区部分区域。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心片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贸易金融等产业,推进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建设,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高端产业高地和人文交流高地;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会展、电子商务等产业,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中转内陆枢纽港、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及欧亚贸易和人文交流合作新平台;杨凌示范区片区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为重点,通过全面扩大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
2015~2023年,关中地区第三产业占据“半壁江山”,2023年占53.2%,较2015年提高4.1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截至2017年底,关中地区公路里程达69503千米,占陕西省总里程的39.9%,较2010年增加623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2000千米,占陕西省总量的37.9%,较2010年增加709千米。高铁营运里程约580千米,约占陕西省总里程的6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陕西省教育资源整体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教育形态,即关中地区的教育资源和质量高于其他地区,其中主要高等教育资源也集中在关中地区。截至2024年7月,陕西省教育厅官网显示,陕西省有普通高等学校88所,其中关中地区有普通高等学校75所。
关中地区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8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均位于西安市。
科技事业
关中地区高校云集,聚集了陕西省80%的科技资源,是陕西省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关中地区的中心城市西安,位于西部的咽喉,拥有全国仅次于上海、北京、武汉的科技教育实力。
医疗卫生
2022年,关中地区在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4个汾渭平原城市设置5个监测点,开展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与防护,完成了4城市急救中心接诊资料、死因以及环保气象资料、16家医疗机构的全年逐日门诊总量及分病种日门诊量资料收集,每个月进行PM2.5质量浓度及成分分析,对5485名学生开展了健康影响问卷调查;在西安、宝鸡、咸阳和铜川4个城市设置公共场所监测点,对205家公共场所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在渭南设置3个监测点,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卫生学评价;在西安、宝鸡辖区各设置1个监测点,开展环境健康综合监测项目工作。
民生工程
2003年,陕西省水利厅完成陕西省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确定以引汉济渭为骨干线路;2007年,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启动;2015年,引汉济渭工程正式建设。2023年7月16日,引汉济渭成功实现先期通水。这标志着长江、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
引汉济渭项目工程建成后,年均调水规模可达15亿立方米,可增加渭河入黄河水量年均6至7亿立方米,可满足西安、咸阳等城市用水,受水区域总面积1.4万平方千米,惠及人口超过1411万,可支撑受水区内1.1万亿元GDP,新增5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用水。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历史上,关中东至今河南函谷关,西到与今甘肃交界的陇关,北至今宁夏萧关,南至秦岭以南武关。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有多种说法。
一关说,“自函谷关以西,总名关中”(见唐代学者颜师古《史记·高帝本纪》所作注释);
二关说,“秦西以陇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间是为关中”(见西晋人潘岳著作《关中记》),或“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见唐代《三辅旧事》);
四关说,“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此四塞之中为关中(见东晋人徐广为《史记》“关中阻山河四塞”一句所作的注释);
五关说,“秦地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秦地居其中,故谓之关中”;
六关说,在四关说基础上,加上潼关与金锁关;
七关说,在六关说基础上加上临晋关。
非遗
关中皮影源于汉代,最初用纸板制作,宋代以后开始用牛、羊、驴皮制作。根据戏文设计形象,精选上好驴、牛、羊皮经刮、刻、染、罩、熨、缀六道工序而成。关中皮影既继承了汉画像石刻的传统,又发挥了宋院体绘画之长,运用洗炼的轮廓造型、夸张的装饰纹样、疏密虚实相间的处理手法、缜密精细的雕镂功夫,表达剧中人物的相貌、身份、衣着和性格,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关中皮影曾在全国旅游纪念品展览评比会上荣获优秀奖,并远销美国、西欧、东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长安道情也称关中道情,因在演唱中有数人帮腔伴唱,又名“拉波戏”;又因使用伴奏的乐器有渔鼓、简板、梆子、二胡、笛子等,故名“渔鼓”。长安道情分生、旦、净、丑诸行当,唱腔婉转悠扬,舒如行云流水,高昂激越,跌宕起伏,韵味悠长。其音乐结构以“板腔体”为主,兼用“联曲体”的综合体制,穿插运用“词牌”,用梅笛演奏,配以渔鼓、简板、梆子、碰钟、三才板,辅以三弦、板胡、二胡、笛子等,敲拉演唱。曲目按唱词结构的不同,分为“正扎戏”和“乱扎戏”两大类。长安道情的演唱语言以关中语系中西安市长安区的地方语音为基础。
长安道情以坐班清唱和皮影戏等形式流行于长安城乡,尤其是杨庄魏家岭、扯袍峪和长安剧团等地方。长安道情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唐《续仙传》载:“蓝采和手持拍板唱踏歌行乞于市”。宋代长安道情产生了“民间以竹,径二寸、长五尺,冒皮为鼓为节奏”等新的伴奏乐器。元代,长安道情走向戏剧化,被选用到元杂剧中。清代,西安周边除长安子午、杨庄、引镇、杜曲等地外,今鄠邑、周至、蓝田、高陵和西安市区还涌现出了专门的长安道情班社,并与皮影戏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表演形式。
“关中红拳”以“小红拳”“大红拳”“二路红拳”“太祖红拳”“粉红拳”“六趟”“六架势”“炮锤”“四八锤”为中心,习练者最为广泛。清代,红拳在关中盛行,民间广为流传着“东枪西棍关中拳”的说法。红拳先辈们在原红拳技法的基础上,吸收南北多家拳法之长,形成了“撑补为母,勾挂为能,化身为奇,刁打为法”的特色流派。各种生动流畅的红拳套路得到了完善,形成“盘”“法”“势”“理”俱全的红拳文化理论体系。
关中红拳传承的基本内容包括红拳精神、红拳修练和红拳技法。红拳精神包括敢作敢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质朴、重义守信的道德品质;坚韧不拔的意识和毅力;开放与包容的人文情怀;自信爱国的天下意识。红拳修炼包括內修和外修两部分。內修包括红拳的德修与礼修。
关中是中国建筑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便是华夏营造技艺与兴土木的重要反映,是关中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古老营造技艺之一。
受环境气候以及传统耕织观念的影响,关中民居建筑的营造布局紧凑,土木结构,卯榫框架,科学合理,具备了防风沙、防火、防盗以及抵御地震灾害等综合功能。加之文化中又渗透着“礼”的规范、“儒”的传承,所以关中传统民居表现出独有的“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特点,也就是俗称的“房子半边盖”。而民居的形式多以四合院式的民居为主,建筑的房屋又以纵轴布置的方式组织院落。这种布局最常见的形式就是独院式平面,由院前向后依次是门房、厦房、庭院、正房和后院,庭院两侧两栋单坡顶厢房组成的:三合院、四合院,可以用空间逻辑清晰来形容。关中传统民居营造内涵丰富,石雕、木雕、砖雕、影壁、檐廊、花窗等,手法多样,造型灵动,具有特别的艺术创造。
关中传统民居建筑建造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鞍间房和厦房。鞍间房是一种一脊两坡、两面流水、前后檐墙相等的小型正房。鞍间房比厦房正式,却也不是真正意义的正房。鞍间房形如马鞍,有高屋脊,多为富裕人家建造,会使用一砖到顶或土墙外包砖砌结构。厦房多是一坡流水,像把鞍间房从屋脊分开只盖了一半一样,这就是“关中八大怪”中的“房子半边盖”。厦房是单檐房,前檐墙低,后檐墙高,屋顶的水是单面向前流的。厦房多为两个开间,门和窗都开在前檐墙上,后檐墙不开门窗,也有把厦房盖成三间或一间的。
方言
关中方言分为西府方言(宝鸡、咸阳西部)和东府方言(西安、咸阳大部、渭南、铜川),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西周时期,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诗谱》记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关中方言曾经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的官方语言。汉代的大一统格局和民族大融合更促使了西安话影响全国各地的方言,唐代达到鼎盛。关中方言和普通话比较,语法结构和大部分字音基本相同,腔调多有变异,发音较普通话咬字重、声短促,调低沉。
风景名胜
“关中八景”是人们把陕西关中平原上的一些自然呈现的奇异景象、民间传说或文人学士们的赋诗记胜进行了长时间的对比而挑选出来的。据说,“关中八景”流传于周秦汉唐,逐渐形成于宋元明清。
关中八景:华岳仙掌首一景,骊山晚照光明现,灞柳风雪扑满面,草堂烟雾紧相连,雁塔晨钟在城南,曲江流饮团团转,咸阳古渡几千年,太白积雪六月天。
华山,又称“西岳”,坐落在华阴县境内,前临渭河,后接秦岭。山上五峰耸立,高入云霄,远远望去,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所以亦有“莲花山”之名。古时,“花”“华”相通,故名叫“华山”。华山的奇观,要数东峰一侧断崖上的“仙掌”。华山像一只巨掌,五指分明,纹理清晰,在阳光照射下如“仙掌”一样瑰丽壮观。
相传,陕西的华山和山西的中条山是一座山,黄河水流到这里以后,便被山挡住。河水无处流,就泛滥了。后来有一个名叫巨灵的河神,他手推华山,足蹬中条山,大吼一声,将山劈为两半,滔滔黄河水才付之东流。从此,在华山上留下了巨掌的痕迹。实际上,“华岳仙掌”是褚色石与苍岩在绝壁上交错而成的自然现象。古时的人们对这一自然现象不解,于是就凭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将其称为“华岳仙掌”。
骊山,位于临潼县境内,属于秦岭支脉,海拔1250米,是关中最古老的一座名山。据说,在商朝时,这里曾是骊戎国的所在地,所以名叫“骊山”;又说,古人将青色的骏马称之为“骊”,而此山的形状,像一匹青色的骏马,故名“骊山”。
骊山,自古以来以苍翠之色取悦于世。尤其是每当夕阳西下时,云霞满天、山色绮丽,落日的余晖给远近的山恋涂上一片金色,景色艳丽,人们便把这一绮丽的自然景色誉为“骊山晚照”。
灞河是发源于秦岭蓝谷(今蓝田县境内)的一条河流,横贯长安东部,向北注入渭河。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并架了座“灞桥”。到了隋唐之际,灞桥两岸已成为“杨柳含烟、灞岸春色”的风光名胜之地。尤其是每到暮春垂柳扬花吐絮之际,只见纷纷扬扬的柳絮,宛如雪花,漫天飞舞,别有趣致,被人们誉为“灞柳风雪”。
曲江池,位于西安南郊,是古代长安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早在汉武帝时期,曲江池就已开凿。到了唐朝开元年间,重加疏浚,并引终南山义谷口的黄渠水注入池内,全池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因地势开凿,池形曲折,自然秀丽。当时的曲江池两岸,楼台起伏、宫殿林立,绿树环绕、水色明媚。
当年,每当新科进士及第,皇帝都要在曲江赐宴,新科进士在这里乘兴作乐,放杯至盘上,放盘于曲流上,盘随水势,轻飘漫泛,转至谁前,谁就执杯畅饮,遂成一时盛事。“曲江流饮”由此得名。
这里的雁塔,指的是西安城南荐福寺里的小雁塔。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元年(707年),高45米,为15级正方形塔,挺拔而又秀丽。塔旁保存着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年)铸的重1万多千克的大铁钟。
旧时,每天清晨都要按律敲击大铁钟,向人们“报晓”。清脆而宏亮的钟声,远震古城内外,人们称之为“雁塔晨钟”。
草堂寺,位于户县境内的圭峰山北麓,相传始建于晋代。据说该寺最初是茅茨筑屋,草苫盖顶,山为宅兮草为堂,故名叫“草堂”。
后秦姚兴弘始二年(401年),印度僧人鸠摩罗什来到草堂寺,和姚兴等3000余人校译梵文经典97部、427卷,这是中国第一次用中国文字大量翻译外国佛经。同时,什氏又在这里创立了“三论宗”和“成实宗”两个佛教新宗派。加之,这里自然风光秀丽,环境幽雅清新,被称为“草堂烟雾”。
横贯关中的渭河,从古秦都咸阳旁边流过。咸阳古渡指的就是咸阳的渭河渡口。
自古以来,人们东来西往,往往要在咸阳渡渭河。由于渭河季节性水位落差较大,所以人们常常舟桥并用。冬春两季多从便桥通行;夏秋两季则靠船摆渡。从历史上看,咸阳渡口经历了从秦代的“横桥”到西汉的“渭桥”,又从唐代的“便桥”到明、清两朝的“古渡口”,已有2000多年的变迁。因而,便有了“咸阳古渡几千年”之说。
太白山,位于眉县境内,海拔3767米,为秦岭的主峰,亦称太乙山。太白山历来以它的高峻雄伟,奇异皓然而闻名于世。
关于“太白积雪”一景,历来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太白山由于海拔较高,所以山顶空气稀薄,气候寒冷,终年积雪不化,即是三伏盛夏,山上也依然是皑皑白雪,冰凌世界。人们远在百里之外,遥望太白山,只见山下苍翠,山顶雪白,故有“太白积雪六月天”之说。
特产美食
关中地有以牛羊肉泡馍腊汁肉夹馍凉皮臊子面锅盔等为代表的陕西风味小吃,也有新意迭出的宴席,如仿唐宴、饺子宴、宫廷宴、蝎子宴、泡馍宴、长安八景宴等。
西安市具有浓郁的西北风情,有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岐山面、饺子宴等陕西名吃。
宝鸡市饮食特色延续陕西关中地区陕菜的风格,同时也拥有独特的西府美食和地方小吃,如岐山臊子面、擀面皮、面皮、搅团等。
咸阳市美食的主要内容是面食,用精细手法烹制出的简朴而又大气、精细而又美妙的诸多面食,味道令人折服,包含从陕西遍地都是的凉皮、肉夹馍、牛羊肉泡馍等著名小吃,到具有当地特色的biangbiang面、千层油饼、锅盔等。
铜川市美食具有介于陕西南北之间的特色,尤以耀州的咸汤面窝窝面最具特色。
渭南市美食多为家常食品,以各种普通面食为多,凉皮、凉粉、椽头蒸馍、大刀面、豆腐脑、踅面、黄河鲇鱼等地方特色小吃有着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独特风味;渭南时辰包子、水盆羊肉等为三秦大地特色美味。
杨凌街巷多面馆,杨凌蘸水面是“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
腊汁肉夹馍即白剂馍夹腊汁肉,中国国加工腊汁肉的历史悠久。在《周礼》一书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渍”就是腊汁肉。战国时代有“寒肉”,当时位于秦、晋、豫三角地带的韩国已能制作;秦统一后,制作技艺传到长安(今西安),并世代流传下来。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膪肉”制法,与今天腊汁肉基本相同,只是现有的用料制法更为讲究。
牛羊肉泡馍,西安小吃代表品种,号称“陕西一绝”,俗称羊肉泡,由古代的羊羹演变而来。其渊源可上溯至前11世纪。《诗经》中就有“朋酒斯飨,日杀羔羊”之语。西周时曾将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宋书》记载,南北朝时的毛修之因献出羊羹这一绝味,武帝封其为太令官,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隋朝谢讽《食经》即有一款美馔叫“细供没忽羊羹”。北宋诗人苏轼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有羊羹”的名句。据文献记载,唐代宫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长制羹汤。羊羹就是用羊肉烹制的羹汤,即当今羊肉泡馍的雏形。
牛羊肉泡馍以牛羊肉汤与掰碎的饦饦馍烙饼用急火合煮而成。其制作分煮肉与烙饦饦馍两大工序。肉是将带骨牛羊肉块加多种调料炖至汤浓肉烂;饦饦馍是以面粉加少许酵面制圆形饼坯,入铁制平底锅,经六翻后烙制成。烹制前,食客自己将馍掰成碎块(讲究大小如黄豆),厨师看馍定汤,逐碗煮制。煮法分“干泡”(煮好碗内无汤)、口汤(食完余一口汤)、“水围城”(煮好后馍周围有一圈汤)、“单走”(即馍不掰,与肉汤分开上)。食时忌用筷子上下翻搅,讲究从一侧蚕食,以保鲜味不散。食时佐糖蒜、辣子酱。牛羊肉泡馍以肉烂汤浓,馍筋光滑,耐饥,暖胃驱寒等特点成为西安最著名的美馔。
水盆羊肉是关中清真传统风味食品。以鲜肥羊肉、羊骨头为主料,加各种调料放入铁锅里煮制成。食时配以饦饦馍同食,佐以辣子酱、鲜蒜瓣、糖蒜,别有风味。食法一般为两种,一是馍掰碎,用滚沸的肉汤浇之;二是熟羊肉夹入饦饦馍里,边吃馍边喝汤。其特点是:汤鲜味醇、肉香扑鼻,暖胃益气。
秦镇米皮是户县秦渡镇特产。用大米面制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秦镇凉皮最早是用小麦粉制作,约在19世纪末演变为大米面,清末时该镇著名的凉皮铺就有“皮子铺赵家”等。以大米为主料,泡、磨成米浆蒸制成。食时切细条,加辣子油、醋等调料。其特点是:酸、辣、筋、软、爽、凉、香。
秦镇米面凉皮经营店家较多,在关中一带影响很大,群众中流传有“乾州锅盔岐山面,秦镇皮子绕长安”的说法。
关中地区吃面食的居多,比较常见的有剪面、扯面、干面、喜面等,其中陕西八大怪里有一条是“扯面宽得像裤带”,一根面条宽达二三寸,一碗面就两根面条。
1、团面:在家里人如丈夫或儿子出远门时,全家人一齐吃这种面,表示给出门在外的人祝福。团面的做法:将煮好的长面条,盛入碗内。再加入调料、蔬菜之类,香气四溢,热浪滚滚。
2、红面:表示吉祥如意,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红火兴旺。一般都会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吃这种面食。红面的做法:把面擀好切成粗均匀的长面,煮熟盛进碗里后,调进葱花、蛋花、香油、红辣子油,其味香,面呈红色。
3、寿面:在家中为老辈过生日祝寿时吃的面食。因为中国食品中面条最为绵长,寿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寿。作寿一定要吃寿面,寿面要求三尺,每束须百根以上,盘成塔形,用红绿镂纸拉花罩上面作为寿礼,敬献寿星,必备双份。祝寿时置于寿案之上。吃寿面是过生时最要紧的饮食。寿面的做法:面条要做得细长,煮好盛入碗中,撒上香菜叶,加入调好的鲜汤进食。
4、蛋面:一般为丈母娘对新婚女婿煮这种面,表示喜欢女婿。蛋面的做法:把面条煮熟后,再往锅里打若干个鸡蛋,调好一起出来吃。
5、凉面:表示不动烟火,用于纪念不求荣华富贵、不谋职的晋国著名人物介子推,一般在清明前后吃,人称“寒食”。但在炎热的夏季,吃这种面也很普遍。凉面的做法:将面擀好切细,煮熟后放在冷水中冷却,然后捞出控干冷水,盛碗加调料进食。
6、粥面:一般为每年腊八吃,俗称“腊八粥”,表示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一定会丰衣足食。粥面的做法:首先把绿豆、黄豆、萝卜、花生、杂豆煮成八成熟,再把面擀好切细,放入锅里一起煮,熟后加入佐料。
参考资料
2023陕西省行政区划详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中之关”概览.潼关县人民政府.
“关中”地名由来探究.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6 16:3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