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关节运动的一种形式。关节沿额状轴运动,出现相关关节两
骨之间的角度减小和两骨互相接近时,叫做屈;相反,叫做伸。但某些关节的屈伸运动,其运动轴不呈额状位,而呈矢状位(第1指间关节的屈伸运动属于此类)。
第一步是指出完成动作时的关节运动情况。如单杠正握引体向上动作过程中,肩带是向下回旋、肩关节后伸、肘关节屈、桡尺关节是旋前、腕关节和指关节是屈。考察关节的运动,一般靠肉眼观察,也可以用电影机、录相机等仪器,有时也用专门方法,如关节运动光电摄影法等。
第二步是分析环节运动的受力矛盾。环节受的力分内力和外力两种:内力主要是肌力(肌肉力量),外力是重力、摩擦力、器械弹力、介质阻力(空气、水等)和他人的肌力等。肌力与外力一起作用于环节,才能引起环节运动。肌力与外力(主要是重力)受力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1.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表明肌力大于外力,肌力的拉力方向与环节运动方向一致。完成动作的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一侧。如环节是做屈的运动,则屈肌群为原动肌。又如要举起重物时身体要站起来,身体和重物重力的方向是向下,使身体站起来时臀大肌伸髋关节,股四头肌伸膝关节,小腿三头肌则伸踝关节。
(1)环节运动速度快,这时原动肌在环节运动方向同侧。例如扣球时,要求挥臂的动量大,所以环节运动速度要快,臂的下落速度要超过重力使它下落的速度。扣球时肩胛骨下回旋,肩关节后伸和内收,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因此,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一侧,使肩胛骨下回旋的为菱形肌、肩胛提肌和胸小肌以及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的背阔肌、胸大肌和三角肌后部。
(2)环节运动速度慢,这时原动肌在环节运动方向反侧。例如在双杠上作双臂屈伸运动时,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和防止肩关节受损伤,身体下落速度要小于重力使身体下落的速度。身体重力使肩关节外展和伸,因此原动肌为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反侧的使躯干上提的胸大肌和背阔肌。
指间关节过伸是指由于蚓状肌、骨间肌等手内在肌挛缩,在出现掌指关节屈曲的同时,指间关节呈现过伸状态,在手内在诸肌中,蚓状肌起于腕横韧带以远的指深屈肌腱,大部分止于伸肌腱帽(即指背筋膜),并向前连于指总伸肌腱的侧束,小部分止于第一节指骨底;骨间肌起于相应掌骨,经掌指关节止于第一节指骨底,亦有部分加入伸肌腱帽和指总伸肌腱的侧束。二肌的主要作用为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故当手内在肌挛缩时,特别是当蚓状肌挛缩时,一方面掌指关节出现屈曲,另一方面必然通过伸肌腱帽和指总肌腱的侧束牵拉,使指间关节呈过伸状态。当然,指间关节的过伸亦与掌指关节屈曲时,屈指肌腱相应松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