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Khanka Lake),是中俄界湖,为永久性淡水湖,也是东亚最大的淡水湖。兴凯湖为地壳造山运动形成的断陷构造湖,位于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南部和俄罗斯
滨海边疆区,略呈椭圆形,北宽南窄,面积4830平方千米。兴凯湖北部属中国,南部属俄罗斯,是亚洲最大的界湖。
位置境域
兴凯湖是中俄界湖,为永久性淡水湖,也是东亚最大的淡水湖。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南部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湖的西北部为完达山山脉,西南为
老爷岭,东部为俄罗斯的
锡霍特山脉,南部俄罗斯境内为广阔的低平原。兴凯湖湖盆平坦、湖水不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多沼泽地,芦苇丛生,西部为山地,丘陵起伏,西北岸较陡峻;以河滩、湖滩、带状沙岗为主,多古河道、牛轮湖、蝶状洼地,以及大面积的湖积湿地与平原。湖区范围(中国境内)包括白鱼湾镇、当壁镇、兴凯湖乡、承紫河乡、兴凯湖农场、八五一〇农场、八五六农场及八五七农场的相关区域。
兴凯湖为地壳造山运动形成的断陷构造湖,略呈椭圆形,北宽南窄,面积4830平方千米。兴凯湖北部属中国,南部属俄罗斯,是亚洲最大的界湖。湖水东北溢出为
松阿察河,注入
乌苏里江。环湖多沼泽及湖岗,西北岸较陡峻。湖中富产鱼类,沿湖风光优美,生态良好。其北有小兴凯湖为中国内湖,地理坐标为北纬45°16′—45°24′,东经132°20′—132°47′,面积176千米。两湖之间有宽约1千米的天然湖岗,湖岗上长满各种林木(植被以桦树、松树和灌木丛为主),涨水时两湖相通。
水文特征
兴凯湖水资源比较丰富,其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5亿立方米,占乌苏里江年径流量的3.1%。由于湖水调节,其冬季(12—3月〉径流量占乌苏里江冬季径流量的20%左右,是乌苏里江冬季径流的主要来源。由于湖泊补给系数小,所以径流量年内及年际变化都比较小。最大年径流量(龙王庙站)为19.9亿立方米(1975年),最小为9.17亿立方米(1980年),年径流极值比为2.2亿立方米。
兴凯湖水位变化,有动力的和静力的两种形式。波浪、增水、减水、涨潮、落潮等系动力因素所引起的水位变化;水量平衡要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水位变化是静力因素。阿斯特拉汉卡站1939—1989年平均水位为68.86米,年平均水位变幅为1.79米,历年最高水位70.33米,历年最低水位67.36米,历年最大水位变幅2.97米。湖水有多年周期性变化。
兴凯湖最大水深10米,平均水深3.5米,正常蓄水量153.3亿立方米,最大蓄水量可达225亿立方米。湖面海拔高度69米,最高水位70米,蓄水容积为175亿立方米,年调节库容为2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来水量为92亿立方米/秒,折合年径流量为209亿立方米。
小兴凯湖最大水深3米,平均水深1.8米,湖面海拔70—71米,平均水位70.60米,正常水位时湖面面积176平方千米,正常蓄水量3.12亿立方米,最大蓄水量5.05亿立方米,储水容积为3.3亿立方米,小兴凯湖入水量7.03亿立方米,出水量8.49亿立方米,平均来水量为30.5亿立方米/秒,折合年径流量为9.62亿立方米,小兴凯湖的四个泄洪闸,年均向兴凯湖流入水量约9.3亿立方米。
兴凯湖的泥沙主要来自入湖河流河槽中挟带悬移质泥沙和推移质泥沙。入湖河流的含沙量4月最大,8月次之,12—3月最小。春季(4—5月)入湖河流的平均含沙量为77克/立方米,夏季(6—9月)为50克/立方米。湖水含沙量不大,冬季平均含沙量为37克/立方米,春季为111克/立方米,夏季为67克/立方米,秋季为107克/立方米。湖水5,6月份含沙量大,2,3月份含沙量小。最大含沙量为500克/立方米,最小含沙量4克/立方米,湖水含沙量受风浪影响。
兴凯湖当壁镇湖区pH值为7.10—7.81,平均为7.49,属弱碱性; pH值的季节变化呈现夏季高、春秋季低的趋势。溶解氧7.30— 7.80 毫克/升,平均为7.55 毫克/升,溶解氧的季节变化呈现春季高,夏、秋季低的趋势。水域总硬度3.44—6.25德国度,平均为4.96德国度;季节变化呈现秋季高,春、夏季低水域总硬度。兴凯湖当壁镇湖水域总碱度区57.50— 73.50 毫克/升,平均为65.00 毫克/升;季节变化呈现夏季高,春、秋季低的趋势。水域耗氧量4.34—7.30 毫克/升,平均为5.39 毫克/升;季节变化呈现秋季高,春、夏季低的趋势。水域的含盐量为98.84—228.95 毫克/升,平均为162.67 毫克/升;季节变化呈现夏季高,春、秋季低的趋势。
湖区水系
按全国水系划分,兴凯湖属乌苏里江水系,共有14条河流汇入,其中直接流入兴凯湖的河流有9条,中国境内流入兴凯湖的有5条,即白棱河、洛格河、胜利河、白泡子河和齐心河;俄罗斯境内有4条,即伊里英卡河、密里古诺夫卡河、伊利斯塔亚河、斯帕索夫卡河。直接流入小兴凯湖的有5条,即金银库河、承紫河、小黑河、西地河和东地河,穆棱河流经东地河流入小兴凯湖,小兴凯湖冉经四道泄洪闸流入兴凯湖。流出兴凯湖的河流只有一条松阿察河。
流域特征
地貌
兴凯湖被地质专家誉为“世界黑土湿地之王”,地貌特征典型。兴凯湖湖滩有延绵的沙滩,因是地壳断裂凹陷形成的构造湖,沙质细腻,不含泥土,湖滩纵深至150—200米范围内水深仅为1.5米左右,堪称“蓝旗海滩”﹔兴凯湖具备黑土沼泽湿地典型的地貌特征,有大片的野生荷花生长;兴凯湖湖岗长达百千米,时宽时窄;作为完达山脉的蜂蜜山是兴凯湖旅游区范围内唯一的低山,最高峰海拔574米,山上多裸露的岩石,山顶岩石凸起。
区内地势西北高,海拔574.0米:东南低,海拔68.0米。地貌单元大部分为穆棱一兴凯冲积、湖沼积低平原区及小面积蜂蜜山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各地貌单元区又分布有多种不同成因的微地貌类型。
兴凯湖为环湖地形,东南岸多淤湿地,西岸岗丘起伏;西北岸耸峙着完达山;北岸沙岗绵亘,林木森然。湖区夏季多西南风,风波卷起的泥沙堆积于湖的东北岸边。
地形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程为68—69米,东部高程为66—67米,至高点为80米,最低点为65米,地面坡降为1/8000。在兴凯湖农场场区平原上隆起的五条南北走向长形的沙岗和土岗。从兴凯湖湖边缘起,向东依次为大湖岗、太阳岗、二道岗,荒岗以及南岗。各岗互相平行,围绕兴凯湖成弧形,中心半径指向西南。各岗相距6—8千米,将场内分割为三个几乎相同的狭长平原。岗顶高程72—80米。在各岗中以太阳岗为最高而窄,以二道岗为最低而宽阔:大湖岗与太阳岗之间南部相距为2千米,北部合而为一,两岗之间,常年积水,俗称地河。
气候
兴凯湖地区气候特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湿润半湿润地区。春季多风降水少,年平均气温3℃,一年之内1月份最冷,月均-18℃,最低达-39℃。由于受兴凯湖巨大水体的作用,本地区形成了特有的小气候,春季湖水解冻吸收大量热能,使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1—3℃。夏季温热湿润,雨量充沛,受湖水水面影响,天气凉爽,暴热天气少,昼夜温差不大。秋季少雨降温缓慢,由于湖水放热,气温比周围高1℃,多秋雨,年平均气温3.1℃。7月份最热,气温平均21.2℃,最高达36℃。秋季湖水结冰放出热量,使湖周地区的无霜期比内陆同纬度地区向后推迟15天左右。冬季多暴风雪天气,封冻期从11月到次年3月,气温最低平均-19.2℃。冰层厚度0.8—1.5米,平均活动积温2250℃,日照时数2570小时,无霜期147天,湖水封冻期160天。兴凯湖地区年平均降水654毫米,约占全年降水的70%。月降水量以8月份为最多,平均119.7毫米,1月份最少,平均仅5.4毫米。
土壤
兴凯湖地区土壤可分为8个土类,20个亚类,8个土属,19个土种。主要是湖岗上的细沙土和湖成淤泥质亚黏土。随地形由高向低变化,由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过渡到白浆土,在局部突起的岛状林上形成沙质草甸暗棕壤。
资源状况
土地资源
兴凯湖流域内总耕地面积114.17万公顷,地质公园地面积0.56万公顷,林地面积117.12万公顷,草地面积7.43万公顷,商服用地面积0.03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仓储用地面积7.06万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0.09万公顷,特殊用地面积0.06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4.0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7.14万公顷,其他土地面积9.81万公顷。其中包含湿地面积22.86万公顷,穆棱1362公顷,鸡西22.72万公顷(含保护区湿地面积19.9万公顷)。
兴凯湖农场2020年有耕地28万亩,尚有60多万亩可垦荒原。
矿产资源
兴凯湖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根据矿权设置及相关资料收集,该区域内已发现大理岩、煤、泥炭、石墨、锌、铅、铜、铝土、钛铁砂矿等多种矿产资源,至2020年只对大理岩进行了开发利用。
植物资源
兴凯湖植物资源相当丰富,众多的森林、草甸、沙地植物在这里生长。据初步统计,兴凯湖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53目106科691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种,裸子植物8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496种,单子叶植物165种。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8月7日发布的最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兴凯湖现有9种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兴凯湖地区的植物中,木本37种,藤本22种,草木263种,药用植物138种,食用菌类9种,蜜源植物22种,浆果植物13种,水生浮游植物52种。
动物资源
兴凯湖保护区内共有野生脊椎动物主要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兴凯湖地区脊椎动物分6纲36目91科176属414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尾海雕、金雕等19种,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水獭、雪兔、马鹿、大天鹅、白枕鹤等55种。兽类有6目14科40种,两栖动物有2目4科7种,爬行类3目4科8种,有记录的鸟类17目53科289种,其中:濒危鸟类48种属,留鸟类35种、候鸟112种。
旅游资源
兴凯湖区域四季景色迷人,景观各异,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员以及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成员,是一处集地质遗迹、湿地、湖泊、森林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生态旅游胜地。
兴凯湖旅游景区总面积为2224.88平方千米,有20多处景点。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及天象与气候景观四个主类,71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及人文活动四个主类,84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2010年7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于7月正式确认“中国最长的沙滩——兴凯湖沙滩”。
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早在6000多年前,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就在兴凯湖畔留下了生活的足迹,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1981年新开流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挖掘中出土了肃慎人(满族人的祖先)的图腾“猎鹰海东青”(学名白尾海雕)骨雕,极其珍贵,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出土最原始的“海东青”艺术造型的遗址,因而兴凯湖畔又被称为满族祖先肃慎人的发祥地。
主权变化
据文字记载,从西周王朝开始,兴凯湖就是属于中国版图的内陆湖,唐代称兴凯湖为“湄沱湖”,金代称为“北琴海”,清代才改称为“兴凯湖”。“兴凯”为满语,为水往低处流之意。1860年通过不平等的《
北京条约》,由中国的内陆湖改变为中俄界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