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济减河
京杭大运河之南运河分洪河道
兴济减河:开挖于明武宗宋厚照在位(公元1488年-1506年)时期,距今也有500多年历史。兴济一带地势低洼,常遭水灾之患。据传说,籍贯兴济的武宗皇后张娘娘体恤民情,奏请武宗皇帝,在兴济挖了一条减河,用以减运河之涨,泄洼地沥涝,从而减少了这一带的洪涝灾害,后人称此河为娘娘河。清乾隆三十六年,乾隆顺运河下江南观兴济减河闸口后,也主张与捷地闸口一样改闸为坝。工程竣工后,乾隆皇帝一并亲书《捷地兴济坝工记事诗碑》。
干流概况
兴济减河,民间俗称。娘娘河确实是弘治年间开挖的,不过它的挖掘并不是为了贩运私盐,而是和弘治二年的一场大水有关。据《明史》卷二十八《五行志一》记载:“弘治二年五月,河决开封黄沙冈抵红船湾,凡六处,入沁河。所经州县多灾,省城尤甚。七月,顺、永、河、保四府州县大水。八月,卢沟河堤坏。”其中的顺、永、河、保四府指的是顺天府、永平府、河间府、保定府,兴济县当时隶属于河间府。当年九月,弘治皇帝委任南京兵部左侍郎白昂为户部左侍郎,修治河道。弘治三年,白昂和助手调集上万役夫,上筑长堤,下修减水闸。南自东平北至兴济,开凿了十二道小河,兴济减河就是这十二道之一。当时它从兴济东北流经北蔡家庄,进入沧州东北境地。又经乾符城南,转向东北流经桃园,又东折南转二十里,流入小西河,与南减河汇合,流向大海。这里的南减河是指沧州南面的捷地减河。当年的十二条小河,在沧州境内的只有捷地、兴济这两条,所以兴济减河又叫北减河。
  据光绪《重修天津府志》记载,“兴济减河俗名北减河,在县南兴济镇北三里大扫湾东岸,东北流至歧口,会捷地减河入海。长九十六里,其在蔡家庄以西者属青县,蔡家庄以东者属沧州。”而在嘉靖《兴济县志》的记载里,它又叫减水闸河,是因为河上有一座石闸,用来分流防淤,预防运河的壅塞泛滥。可是时间一久,减河堤岸经常崩塌,河水溢出灌到农田里,当地的百姓干脆将它填上了。
嘉靖十四年,南运河再次决口,当时任右副都御史的刘天和奉命总管河事,他命河间府知府杨旦、兴济知县王朝相督工,重修兴济减河闸坝,并且疏凿河道,直至兴济县东北四十里的丰台堡以东入海,历时一年大功告成。如果说运河给兴济带来了交通的便利和经济上的繁荣,减河则对兴济的农业发展起到了非常深远的作用。
后来,清朝几位皇帝都对减河进行修治,并疏浚了下游海口。到了嘉庆年间,兴济减河自兴济流经西马官屯,往东流至上下五旗新庄(即今天的上伍村、下伍村)、周龙庄、打虎庄、大杜家庄、丰台堡等多个村庄后进入沧州境,东汇合南减河,流入海河入海。据记载,当时河面宽九丈,底宽五丈,深六尺至八尺不等。
而到了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军占据南京、扬州,切断了大运河的航运,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由山东利津入渤海,并在东平县腰斩会通河,堤毁坝崩。由于黄河改道,河运废弛,漕粮改为海运,大运河逐渐全线断航,作为运河支流的兴济减河也失去了它的作用,年深日久,淤积屯没。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娘娘河和张娘娘确实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百姓们津津乐道于趣味性故事而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而已。
时至今日,徜徉于青县金牛镇丰台堡村南,还能看到三米来高、一二百米长的一段娘娘河的残堤,只不过,堤坝上已经种上了庄稼。岁月流逝,沧海桑田,流水的气息越来越远,留给我们的,除了望不到尽头的土地和街头巷尾传诵的历史故事,便是无尽的想象和回忆了。
相关传说
民间传说,张娘娘明代成化三年出生在现在的沧县兴济镇。她生下来就长了一脑袋秃疮,家里人都嫌她脏。谁知成化年间,宪宗要为儿子选妃,钦天监夜观天象后禀报皇上:“太子妃当出在京城以南,车上树,牛上房,骑龙抱凤是娘娘。”皇上闻报,随即派人沿京杭大运河乘船南下,选召娘娘。选妃的钦差到达兴济境内,来看热闹的百姓们水泄不通。张娘娘怎么也挤不近前,怀里抱着鸡,又舍不得撒把,于是就爬到墙头上,伸着脖子往下瞧。选妃的官员看到如此的景象联想到钦天监所言的征兆对上了碴儿,说:“娘娘在这里!”于是大家统统跪下,把张娘娘接上了轿。但一看这丫头,又秃又脏,有失体统,于是几个年老的太监领着秃丫头到河边去洗脸。这一下可了不得,待到秃丫头来到河边,捧水这么一洗,秃疮疙巴全掉了下来,露出了满头的乌发、娇艳的容颜。随后船队出发驶向北京,张娘娘就这样踏入了宫门。
  成化二十三年宪宗皇帝驾崩,朱祐樘即位称孝宗,封张娘娘为皇后,又封她父亲张峦为昌国公,封她的大哥张鹤龄为寿宁侯,二哥张延龄为建昌伯。到了弘治十八年,孝宗皇帝晏驾,太子朱厚照即位,张娘娘便已是慈寿皇太后。倚仗张娘娘的名头,她的两位哥哥横行霸道,私挖河流运输海盐来牟取暴利。久而久之,人们便称这条河为“娘娘河”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0 19:44
目录
概述
干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