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甲,拼音为bīng jiǎ,汉语词汇,意思是泛指武器﹑军备的意思。出自《
出师表》。
解释
(1) [weapons]∶兵器和甲胄,泛指武器装备
(2) [war]∶指战争
出处
《国语·吴语》:“唯是车马、兵甲、卒伍既具,无以行之。”
《孟子·离娄上》:“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
明·方孝孺 《舣航轩记》:“斧钺兵甲恃之以为威。”
《左传·哀公十五年》:“ 公孙宿 以其兵甲入于 嬴 。”
《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大兴西苑,两至 辽东 ……兵甲常役百万,士民穷乎山谷。”
《战国策·秦策一》:“明言章理,兵甲愈起。”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蠡 ( 范蠡 )对曰:‘兵甲之事, 种不如蠡 。’”
明·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迩来此地有兵甲,风景颇似当年愁。”
意义
始见于《国语・吴语》载:“唯是车马、兵甲、卒伍既具,无以行之。”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兵甲的地位与作用,如《韩非子・初见秦》强调,“兵甲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_仓虚,四邻诸侯不服,霸王之名不成”;把兵甲充足看成是进行战争的基本条件,如《三国志・蜀书》中,诸葛亮认为,“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要求士兵必须熟练掌握和使用武器装备,如《史记・乐毅列传》提出,“练于兵甲,习于战攻”。在一些古代典籍中,兵甲有时也指战争、军队或士兵,如《周礼・夏官・诸子》提出,“若有兵甲之事,则授之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法治之”;《后汉书・公孙述列传》记载,“会聚兵甲数十万人,积粮汉中,筑宫南郑”等。这些都反映了兵甲与战争、军队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