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诗,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出现于德语国家乃至欧洲范围的一种实验性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有瑞士诗人E.戈姆林格,奥地利作家、维也纳文学社的F.阿赫莱特纳、H.C.阿特曼、H.C.吕姆和联邦德国诗人H.海森毕特尔、F.蒙恩,以及60年代末在文坛崭露头角的维也纳诗人E.扬德尔等。
主要特点
这种诗歌的主要特点是反对传统的诗歌结构,重视语言的“物质”特性,把字母、音素、词汇等语言文字符号具体化。在诗歌创作中打破句子的句法结构,使词、句子或句组游离于习惯的句式关系之外,句子的结构没有合乎逻辑的句法和语义,把单词和句子重新排列或颠倒,改变到令人感到陌生的地步。
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巴罗克时代的图像诗,也与“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诗歌有关,而且继承了奥地利文学中语言批判的传统。法国的象征派诗歌也被视为它的先驱。“视觉诗”往往根据表达的内容把字母排列成诸如苹果、十字架、正方形、圆形等各种图案,以强调文字的外观因素和形象功能。“语音诗”(包括方言诗)则强调声音因素,把语言的音韵当作艺术表现的直接对象,全诗只由音素和音节组成,借助音乐手段,使语言、音节和词语在听觉上具体化。
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有戈姆林格的《状况》、蒙恩的理论著作《论文本的文本》、海森毕特尔的《作品集》和扬德尔的《语言和路易斯》等。这些诗人的意图是想通过这种打破传统的语言实验改变人们的语言和思维习惯,但是他们的活动只是局限在少数人小圈子里的文字游戏,得不到更多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更无法译介,因此更多是一种在语言实验室内的探索。作为一种诗歌流派,70年代以后渐渐衰落,但如扬德尔的诗歌,在貌似怪异的文字游戏中仍然表达了诗人的现实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