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业
饲养家蚕的生产活动
养蚕业指饲养家蚕的生产事业,起源于长江三角洲,参考资料为《齐民要术》、《士农必用》。
内容描述
桑蚕,又称家蚕、蚕,是一种以桑叶为食的泌丝昆虫,是中国古代先民将栖息在原始桑林中的原始蚕驯化家养而来,它与为害桑树的野蚕是同一祖先。桑蚕的属名蚕蛾属Bombyx,据说是古代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联想到蚕丝能发出悦耳的“嘭——,嘭——”声,用希腊语“Bombos”命名的,种名mori,是从桑的属名Morus来的。
发展历史
制备蚕种,是养蚕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远在秦汉时代,人们就知道适当的高温和饱食有利于蚕的生长和发育,可以缩短蚕龄。所以历代都很注意控制养蚕环境湿度温度的调节。据《齐民要术》记载:当时已在蚕室四周置火加温,以调节蚕室温度。元代《士农必用》指出:幼蚕的时候,蚕室要暖些,因为那时天还冷;而到大眠之后,就要凉些,因为那时天气已经热了。经过长期养蚕实践,古代蚕农还积累了丰富的防治蚕病的经验。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知道要用清水浴洗卵面,后来进一步发展到用朱砂溶液、盐水、石灰水以及其它具有消毒效果的药物来溶洗消毒卵面。这对防止蚕病发生非常重要。
在14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注意蚕种的选择。《齐民要术》提出要选取“居簇中”的茧的质量、成茧的时间和位置、蛾出茧的时间、蛾的健康状态,以及卵的健康状态等,来选取种茧、种蛾和种卵。到清代,人们更注意到了选蚕。他们深知只有“蚕无病,种方无病”。通过层层的严格选种,淘汰了大量体弱有病的蚕种,从而提高了第二代蚕的体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微粒子病原体通过胚传染给后代。
为发展蚕丝生产,古代除了饲养蚕外,还饲养夏蚕、秋蚕,甚至一年养多批蚕。《周礼》中有“原蚕”记载,“原”是“再”的意思。“原蚕”就是一年中第二次再养的蚕,即夏蚕,据刘宋郑辑之《永嘉郡记》的记载,公元4世纪时,永嘉(现在浙江温州)地方,一年可养八批蚕。大家知道蚕有一化性、二化性和多化性的区别。在热带(如广东)地区,可以利用多化性蚕,在一年中自然多次孵化来养多批蚕,也可以利用二化性蚕所产的卵,放在适当的低温中催青,这样所产的卵,在当年内就又能继续卵化。继续维持低温催青,就又能继续孵化,实现一年养多批蚕。这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发明。
明代在制备夏蚕种的生产中,还发现家蚕的杂种优势。宋应星在《天工开物》(1637)中说:“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此一异也。”所谓“早雄配晚雌”,就是一化性的雄蚕和二化性的雌雄蚕杂交,其结果产生了“嘉种”,即产生了优良的蚕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家蚕杂种优势利用的记载。
传播发展
由于蚕桑的经济利益很大,所以统治阶级对于蚕种是不准外运的。秦观《蚕书》中有一段:“唐史载,最初新疆于田国并没有桑,因为邻国不肯给他,后来于田王就来求婚,在迎娶的时候,告诉公主说国内无帛,可以自已带蚕去自已做衣服,公主就把蚕子藏在帽絮中,守关的官员不敢检验,从此于田才有了蚕”。德国人瓦格勒(1927)著《中国农书》中说,养蚕事业引入欧洲,是在公元六世纪。当551年,两个聂斯托利教派的修道士将蚕子放在他们的空心手杖中,从和田带到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朝廷,用黑桑树的叶子饲养。由此等蚕子孵化的蚕,有很好的成绩。这种蚕于是又从君士坦丁堡扩散到欧洲的其他地方。
蓖麻蚕原产于印度东北部。这种野蚕早就被当地劳动人民所利用。由于印度东北地区气候湿热,蓖麻蚕的食物蓖麻树叶,常绿不凋。蓖麻蚕长年生长在上面,连代繁殖,没有冬眠的习性,又无需照管就能直接从树上收茧。1954年,蓖麻蚕在我国开始试养成功,并逐渐推广到即使气候较冷的东北地区;也能饲养。吉林省蚕业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已研究出蚕蛹越冬的方法,解决了蚕种自给问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5 10:42
目录
概述
内容描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