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
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此馆是北京市第一家由农民集资建立的村级陈列馆。占用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四合院一套,全部展线48.2平方米,资料照片135幅、文字介绍16幅、图表3幅、油画4幅、连环画二组八幅、拓片二张、沙盘一个,实物108件。马栏村保留有大量抗战时期遗址,其中有“马栏事件”发生地;张秀林跳崖处;扔地雷处;多处防空洞,还有挺进军司令部政治处、机要科、通讯科、警卫班、医院、枪械所、弹药库等遗迹。
历史背景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重申全党应把党的主要工作方向放在战区和敌后,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中央军委根据六中全会决定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和华北华中的形势,决定以八路军第四纵队为基础组建冀热察挺进军,萧克任司令员兼政委,统一指挥平西、平北、冀东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萧克受党中央的委托,建立冀热察挺进军,在斋堂川的清水村正式宣布了中央的决定,并在斋堂川完成部队改编任务。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挺进军司令部移驻斋堂川马栏村,将这里作为当时冀热察抗日指挥基地。在此驻扎期间,挺进军先后粉碎了日军多次围攻“扫荡”,并且指挥发动了王家河滩歼灭战、青白口拒敌战、沿河城歼灭战等多次战役,为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平西一带峰峦叠嶂,沟谷纵横,粮食产量极低,不利部队长期驻守,即便环境条件恶劣,挺进军依然寸土必争,与日本侵略者顽强斗争。1940年冀热察挺进军十团团长白乙化,为解决根据地缺粮问题,带领部队,智劫粮库,消灭日本宪兵,这就是挺进军著名的虎口夺粮战斗。挺进军转战平西、平北、冀东等地,像一柄利剑牢牢插进日寇的心脏,民国三十年(1941年)挺进军深入妙峰山地区宣传持久战,至今在妙峰山一带仍可看到挺进军“坚持持久战”“坚持抗战到底”的摩崖石刻。
马栏村也因为挺进军而名声大振,成为北京西部敌后抗日战场最坚强的战斗堡垒。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抗战进入到最艰苦的时期,主力部队转移到外线作战,根据地只有民兵、游击队与敌人周旋。同年6月27日清晨,汉奸地主于冬华引来了斋堂据点的一百多名鬼子包围了马栏村,将村里没来得及转移的老人、妇女和儿童驱赶到戏台前,架起三挺机枪,逼问谁是抗日家属、干部家属。一连问了四五遍,人群没有一人说话。鬼子头目赖野恼羞成怒的将手一挥,枪栓声响成一片,一场血腥屠杀眼看就要发生。在这个危急关头,县大队长张崇德的父亲,63岁的张兰珠老人挺身而出,说“我是八路军家属,放了乡亲们。”鬼子连忙问张兰珠还有谁是八路军家属、干部家属,张兰珠回答说不知道,什么也不透露。气急败坏的赖野举起东洋刀向张兰珠砍去,张兰珠老人血染戏台,壮烈牺牲。赖野无计可施,临走时又放火烧了60多间房子。事件中为救乡亲英勇就义的张兰珠老人,没有被共和国忘记,1955年由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发的光荣纪念证,颁发到张兰珠后代的手中。1997年马栏村筹办冀热察挺进军旧址陈列馆时,张兰珠的孙女亲手将这张光荣证捐献给了陈列馆。
历史沿革
1996年,为纪念先辈在马栏创建的革命业绩,马栏村党支部倡议全村村民集资捐款、捐物,筹建“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
1997年7月7日,正式建成揭幕。开馆之日,当年的挺进军司令员萧克将军带领20多位原挺进军的将领参加纪念馆落成典礼,萧克将军亲自为纪念馆揭幕。
文物遗存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保留了挺进军司令部政治处、机要科、通讯科、弹药库等遗迹。陈列馆陈展面积100平方米,展出实物103件、图片175幅、沙盘1座,有4个展室,陈列主题依次为平西根据地的开辟、冀热察挺进军战斗历程、马栏村抗战斗争史及司令部原貌,再现了冀热察挺进军粉碎日寇十路“围剿”,不断发展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实现“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战略意图的光辉历程。
主要展览
萧克将军在旧址办公时的手稿和回电抄件,2021年3月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现收藏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保护措施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先后被授予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国防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等称号。
2020年9月1日,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旅游信息
地址信息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107号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7:00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
交通路线
自驾车:莲石西路(石门营环岛)右行,沿109国道,过斋堂镇,左转沿公路前行即可到达。
公交车:地铁1线苹果园站换乘929路支线到斋堂镇,打车前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0 15:34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