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奎勒河省部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奎勒河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里河森工公司的小奎勒河林场和奎源林场施业区内。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属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植被)保护区,总面积6963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0781.35公顷。
历史沿革
2004年7月,国家林业局以《关于同意建立内蒙古毕拉河等15个省(部)级自然保护的批复》(林护发[2004]126号)文件形式批准设立。
2004年10月成立,全称为“内蒙古奎勒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旗县团级单位,隶属于阿里河林业局。管理处下设综合股、资源管理股、技术股、后勤保卫股。
2021年6月7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将该湿地列入自治区重要湿地名录。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内蒙古奎勒河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里河森工公司的小奎勒河林场和奎源林场施业区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3°27′0″~123°52′0″;北纬50°08′0″~50°25′0″,东至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加格达奇林业局局界;南至大杨树林业局局界,西面与阿里河林业局奎源林场32、34、47、36、62、64、65、66、75、88、89、90、101、102、103、113、115林班线为界,另至大二根林场界;北至阿里河林业局阿南林场、西棱梯林场界。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31公里,总面积为6963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0781.35公顷。
气候特点
奎勒河保护区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大兴安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夏季使来自南方海洋的东南季风向北深入受到阻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多。冬季虽然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寒冷干燥,降水少,但是由于地处大兴安岭东麓之东南坡,北部有伊勒呼里山脉为屏障,因此对蒙古高气压和西伯利亚寒流南侵起到一定的阻滞作用。
内蒙古奎勒河湿地因受内陆及海上高低气压和季风交替的影响,一年四季气温差异较大,变化显著。春季干旱多风,日照充足;夏季短暂,温凉多雨;秋季气温骤变,霜冻早;冬季漫长、严寒。气候特点是热量资源较少,水分资源较多,无霜期一般只有110天左右,年降雨量440~510mm,年平均温度在-2℃左右,年日照时数在2500~2800h左右。
地质地貌
地质
奎勒河保护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处于伊勒呼里山纬向构造带的次级托扎敏断裂带与加格达奇隆起带的交汇部位,东接大杨树拗陷带与嫩江大断裂带的西侧。地质构造属大兴安岭古生代—中生代复式背斜构造。褶皱轴向多为北东向。
地貌
奎勒河保护区地貌在中生末期以前为大兴安岭山地上升隆起的构造活动期。中生代末期,大兴安岭山地遭受剥蚀、夷平作用,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第三纪晚期。第四纪,大兴安岭山地又倾斜式大面积隆起,地壳缓慢上升。由于气候条件曾发生较复杂的变化,在地壳的内、外营力综合作用下,低山和丘陵的顶部变得圆滑,形成较宽阔的河谷平原。地貌单元可分为山地、丘陵、河谷平原三种类型。
地形地貌
奎勒河保护区地质地貌属海西早期褶皱带和新华夏构造体系,由浑圆低缓绵延的群山所环抱,冰缘宽谷广阔发育,河谷漫滩宽阔平坦,永冻层与季节性冻层分布广泛。据考查认定,奎勒河自然保护区内有大奎勒河、小奎勒河、麦那河、乌利奇河、阿格东那河及30余条无名河大小泡沼200多个,其河曲明显,纵横交错,贯穿全保护区。许多无尾河形成的牛轭湖和大、小泡沼星罗棋布,它不仅是嫩江流域甘河上游的发源地,而且包括了嫩江支流——甘河流域的大部分。
土壤
奎勒河保护区主要有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暗棕壤性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土、暗色草甸土和泥炭土等土壤。
棕色针叶林土是该保护区的地带性土壤,大部分分布在海拔600~900m之间。
暗棕壤是保护区的主要土类,大部分分布在山地的顶部和中上部,是针阔混交林下发育的土壤,一般分布于不同坡向的山坡上或不同高度的河流阶地上,排水一般都比较良好,海拔接近700米左右的地带。
沼泽土分布于长期或短期积水和低洼地区,是内蒙古奎勒河湿地分布面积较大的土壤之一。
暗色草甸土是非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山麓地带,冲击平原、泛滥地、湖泊沿岸、山间低地及平地低洼处。直接受地下水、季节性浸润影响,常于沼泽土复区存在。
泥炭土主要分布在大、小奎勒河低河漫滩及坡麓地势低洼积水处,呈碟形或簸萁形低洼地。
水文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河流均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麓,自西北向南汇入嫩江干流,属嫩江水系。
流域内为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同时,受到东南海洋性湿润暖气流影响,降水量大,水蚀作用强,河网最为发达。河川径流量丰沛。流域内树木繁茂,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轻微,河流含沙量甚小,水质优良。但所有河流均不通航。
主要河流有大奎勒河、小奎勒河,由北向南注入甘河。河流的水量来源主要是流域内的积雪融化和夏季降雨。积雪融化的水量占全年水量的1/3左右。夏季降雨一般在7、8月份,其次是山泉和地下水补给,夏季降雨及山泉和地下水补给水量占全年的2/3。12月至次年3月为稳定封冻期,因地表径流补给河流的水量基本停止,河流会出现断流或连底冻现象,土壤冻结深度都在2.5~3m左右,而且有呈岛状的永冻层。
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埋藏浅,易成井,水质好。
地表水
河流的水量来源主要是流域内的积雪融化和夏季降雨。积雪融化的水量占全年水量的1/3左右。夏季降雨一般在7、8月份,其次是山泉和地下水补给,夏季降雨山泉和地下水补给水量占全年的2/3。12月至次年3月为稳定封冻期,因地表径流补给河流的水量基本停止,河流会出现断流或连底冻现象,土壤冻结深度都在2.5~3m左右,而且有呈岛状的永冻层。
保护区的河川在11月上旬开始封冻,在发源地还要早些。4月下旬开始开化,背阴坡的雪和林内小溪中的冰在5月中旬才能全部化完。
年际变差大连续枯水和丰水交替出现。丰水年,河流常出槽,泛滥成灾,而枯水年时,有的河流经常断流。多年来水量连续丰枯的现象十分明显,水量的严重悬殊变化是年际间旱涝不均的重要原因。
年内水量分配不均一年之内,各月份降水量比例悬殊,降水量及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平衡,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6、7、8三个月内,而径流量的差异则更大,地表径流的补给来源一是融雪、二是雨水。由于受降水量和融雪的影响,所以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雨雪型特征。
泥沙输量小保护区地形丘陵起伏,坡度大,森林复盖率在74%以上,植被良好,具有滞缓径流和固结地壤的作用。水土流失现象轻微,各河道含沙量甚小。甘河河水多年来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2公斤,最大每立方米0.4公斤,最小每立方米0.1公斤,年平均输沙量18.4万吨。
各河天然水质优良,无污染。矿化度较低,一般都小于每升0.5g,大多数在0.1g~0.2g/L之间。水化学类型大多数为HCO3~Ca型水或HCO3~Na型水。
地下水
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地貌和气候等条件是控制地下水的主要因素。本保护区处于新华夏系大兴安岭隆起带,缺乏形成大型自流盆地的条件,境内地下水大部分为潜水,局部存在构成裂隙及破碎带承压水。
按含水层特点,可分为基岩裂隙潜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两大类型。前者多分布于保护区山地及丘陵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河谷地带和波状平原区。
地下水来源以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为主。
保护目标
植被类型
奎勒河保护区处于我国东北东部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和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区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属于南部蒙古栎、兴安落叶松林区,其水平地带性植被为混有阔叶林的兴安落叶松林,属“东西伯利亚泰力林区的南缘部分。植物区系成分主要以东西伯利亚植物区系为主,同时还有毗邻东北植物区系的大量侵入和有蒙古植物区系成分的极少量的环北极——高山区系。
奎勒河保护区因其特殊的水热条件和多样的地貌,加之受多种植物区系成分的影响,生长着特定而丰富的植物种类,组成多种多样的隐域性湿地植被类型,从外貌上明显可见有森林沼泽、灌木沼泽、河流湿地8个湿地植被类型有41个群丛或群丛组。其植被类型按水分、冻层、土壤梯形分布,以草塘、湖泊为中心向四周岸边往上或以河漫滩、宽阔谷地、山麓向山坡上升。随着海拔的缓慢升高湿地逐渐递减或消失,成为明显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和混有东北山区阔叶树的兴安落叶松林。特别指出的是,组成沼泽草甸、草甸沼泽和苔藓沼泽的湿地植被小叶樟、黑三棱草、山岩黄芪、修氏苔草、灰脉苔草在该保护区内分布极广,且集中连片。山地阻隔较小,其乔木沼泽多分布在沼泽的边缘地带,这在大兴安岭及其它林区十分少见。
植物资源
奎勒河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930种,其中维管束植物798种,隶属于95科332属,被子植物755种,占维管束植物的81.3%。如与大兴安岭900种维管束植物(周以良,1991)相比较,本保护区798种维管束植物占大兴安岭900种维管束植物的88.66%,占内蒙古自治区2271种(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1985)的35.1%;属数占46.9%,科数占75%,占大兴安岭科数的98.9%,属数占78.8%,说明本保护区种数与内蒙自治区相比不算丰富,但科、属数量却相当多,而种数与大兴安岭其他地区相比还是丰富的。
有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据初步统计在798种维管束植物中,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为615种。包括药用植物423种,饲用植物142种,绿化观赏植物285种,维管植物59种,油料植物40种,野菜植物61种,饮料植物25种,芳香植物36种,色素植物14种等16类植物资源。其中有许多植物资源种群密度大,分布集中,贮量高,有开发价值。如药用植物金莲花、龙胆、柴胡、黄芩等药用植物;越桔、笃斯越桔、蓝靛果忍冬、东方草莓、悬钩子,茶藨子等饮料植物及杜香等油料植物等。
在众多的植物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兴安杜鹃、浮叶慈姑、貉藻、乌苏里狐尾藻4种,别外还有内蒙古自治区省级保护植物10种,如黄芪、鼻花、大花杓兰、樟子松等。
动物资源
通过调查和以往文献记载,奎勒河保护区共分布脊椎动物303种,包括兽类6目15科45种,鸟类15目43科210种,爬行类2目3科6种,两栖类2目4科6种,鱼类7目11科35、种,圆口类1目1科1种。
依全国动物地理区划,奎勒河湿地动物区系隶属于古北界、东北区、大兴安岭亚区。
由于本区属于东西伯利亚明亮针叶林南缘部分,水平地带性景观属于混有阔叶树的兴安落叶松林。因此,动物区系明显地表现出寒温带针叶林的特征:北方型兽类与东北型兽类相混杂。北方型兽类包括驼鹿(Alces alces )、貂熊(Gulo gulo)、普通田鼠(Microtus arvalis mongolicus)、雪兔(Lepus timidus)和普通蝙蝠(Vespertilio murinus murinus)等。它们都曾广泛分布于针叶林带以及森林苔原带,是耐寒动物群的典型代表,该地区仅是其分布的南缘。貂熊作为环北极动物,国内也仅分布于新疆阿尔泰林区和该区。东北型兽类有食肉目的狼(Carnis lupus )、赤狐(Vulpes vulpes )等犬科动物,熊科的棕熊(Ursus arctos),鼬科的紫貂(Martes zibllina)、水獭(Lutra lutra)和香鼬(Mustela altaica)等。此外,普通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和草原鼢鼠(Myospalax aspalax)本区为其国内分布的南缘。本区兽类区系中东洋界的种类不多,与东洋界共有的有大耳蝠(Plecotus auritus)、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水貂(Mustela vison)、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与小家鼠(Mus musculus) 6种,占本区种数的13.33%;其余种类均属古北种,占本区种数的86.67%。
由于奎勒河湿地的典型植被为寒温带针叶林,与西伯利亚明亮针叶林(泰加林)的区系相似,动物的分布型明显具有北方型的特点。许多北方型鸟类的分布区(繁殖区)或作为冬候鸟的分布区,主要集中于大兴安岭。而奎勒河湿地正处于此区域内,鸡形目松鸡科的黑嘴松鸡(Tetrao urogalloides)、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雁形目鸭科的秋沙鸭属Mergus spp.鸟类;形目啄木鸟科的三趾啄木鸟(Picoide tridactylus);鸮形目鸱鸮科的雪鸮(Bubo scandiaca)、猛鸮(Surnis ulula)、乌林鸮(Strix nebulosa)、鬼鸮(Aegolius funereus);雀形目中的极北柳莺(Phylloscopus borealis)、白翅交嘴雀(Loxia leucoptera)、苇鹀(Emberiza pallasi)、栗鹀(Emberiza rutila)、白头鹀(Emberiza leucocephala)等均在此处有一定的分布,而它们均属于古北区寒温带的典型鸟类。本区域内没有东洋种鸟类。
由于该区是泰加林带的南缘,某些典型的耐寒动物种群也仅在该区一线或其以北有分布或繁殖分布。由于本区湿地沼泽所占比例较大,因而水鸟的种类也十分丰富,每年春秋两季本区成为很多候鸟尤其是水禽的重要迁徙通道。奎勒河湿地具有许多珍稀的野生动物,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即:紫貂(Martes zibellina)、貂熊(Gulo gulo)、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白枕鹤(Grus vipio)、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白鹤(Grus leucogeranus)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猞猁(Lynx lynx)、棕熊(Ursus arctos)、水獭(Lutra lutra)、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大天鹅(Cygnus cygnu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等47种。
本区属于寒温带植物区系,从鸟类的组成上看具有典型的北方区系特征。由于夏日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量大,食物丰富,适宜于鸟类栖息繁殖,所以这里的繁殖鸟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比较多,同时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鸟类保护的重要基地,是开展鸟类保护、科研,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加强对本区鸟类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价值
建立奎勒河自然保护区,能满足珍稀濒危物种繁衍后代,保护湿地生态类型不受破坏,保存种质基因的正常发育,提高甘河及至嫩江水系的蓄水、防洪、水体净化,以及保护大兴安岭林区的自然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5 15:3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