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之地》是
严寄洲、杨光远执导的剧情片,由夏宗佑、胡浩等出演,于1983年上映。
剧情简介
1950年冬,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潘云、管教科长佟景阳等工作人员遵照党的政策和周恩来同志指示,对移交此地的一批在侵华战争中犯有严重罪行、曾在苏联服劳役的日本高中级军官进行艰苦细致的改造工作。但以原日军中将师团长伊藤弘一为首的深受法西斯军国主义毒害的战犯,拒绝改造、寻衅生事。管理所工作人员用说服教育和政策攻心等工作方法摧垮了战犯的精神防线。战犯们在事实面前受到很大震动,开始逐步转变思想。1956年,最后一批战犯接受了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的审判,因中方本着人道主义原则,战犯们均未判处死刑。两年后,全部在押的日本战犯释放,伊藤将亲手所书的“日中不再战”送给潘云,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严寄洲在看了抚顺话剧团排演的关于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话剧《战犯》后,产生了创作冲动,找到话剧的作者合作改编创作电影剧本《再生之地》。
剧本改编
严寄洲在抗日战争期间接触过日本战俘,也和“日军反战同盟”的日本朋友们一起工作过,对那段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进行改编,严寄洲先后走访了抚顺、沈阳、长春、大连、旅顺等地当年建立的战犯监狱,采访了曾在战犯管理所工作过的领导、管教员、翻译和工作人员;阅读了大量释放回国的战犯们写的回忆录;还抓住时机,与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的日方当事人座谈,搜集素材。话剧《战犯》中战犯管理所长潘云一角是女性,在改编过程中,严寄洲接触到的公安干部和原管理所同志都反对这一设定,因为当年所有战犯管理所都没有过女所长,因此,他决定把潘云改为男性。
演员选择
严寄洲认为战犯的精神领袖伊藤弘一不是“八格牙路”式的赳赳武夫,而是有一定“修养”,汉学底子深厚。在他心目中,这个角色的形象要瘦一些,个子比一般日本人高一些。然而,他在东北各地物色了三十个人选,均与他理想中的角色形象有较大差距。一次偶然机会,“八一”厂的演员周凤山介绍严寄洲认识了胡浩。当时在场的摄影师、副导演一致认为胡浩在形象、气质上与角色接近,特别是胡浩本人熟悉日本人的生活,会说日语,而他妻子就是日裔华人。因此,严导演当即拍板决定选他扮演伊藤弘一。
注重细节
严寄洲要求剧组注意细节,不但专门请顾问指导有关日本人生活的细节,要求扮演战犯的主要演员学会说日语台词,连每件大小道具也都要有图片为根据。例如,片中演员穿的日本军装,导演要求必须是来自日本的、昭和年代制作的,剧组动员了长影、北影、沈阳话剧团等单位去各地寻找,才凑够了数。剧情中,战犯家属来华探访时拿出的日本点心,导演要求必须由会做正宗日式点心的厨师制作,剧组找遍了抚顺市,才找到一位早年专职制作日本点心的老人;为防止假胡须限制演员的表演,导演还禁止演战犯的演员们刮胡子。
内景设计
在设计影片开头日本战犯坐闷罐车由苏联引渡到中国一场戏的场景时,美术师费兰馨为了使车厢有行驶震动感,把景搭在活动的木板上。为了加强车厢内的不安气氛,他在车厢悬挂了一盏半明半暗不断摇晃的马灯,还安置了一个火炉,周围有铁栏杆,上面坐着似开不开的水壶。
在设计战犯管理所所长潘云家的内景时,为了反映故事发生的地点、时代,又能点出人物的身份特征,剧组把潘家的房子设定为前日本居民的住所,因为那种日本建筑在东北很普遍,并带有东北地区的特点。为突出日本民族建筑的特点,费兰馨还在客厅设置了一个天然树形立柱。
色调处理
根据剧本风格,在实景加工和对环境色调的处理上,费兰馨确定影片的色调要大色块、粗线条、不强调颜色对比,全片尽量以黑、白、灰代替彩色,以反映影片严肃的主题。如:原战犯管理所的院墙有的是红色,走廊和房屋的墙围是绿色的,门窗是蓝色的,色彩比较杂乱,剧组都加工统一在灰色基调中。在人物服装上,原战犯管理所战犯们穿的囚服无论季节都是蓝色的。由于胶片对蓝色反应比较敏感,而且蓝色和整个环境的基调也极不协调,剧组便把囚服改为冬季黑色、秋季灰色、夏季白色。为保持全片色调统一,连“日本小街”和“战犯家属来访”两场戏中群众服装的色彩调配也极力避免鲜艳和跳跃的色彩。
影片评价
该片抓住交互发生影响的几个事件来表现战犯们思想政治立场的变化,并辅以管理所内日常学习、劳动、娱乐的生活画面,大致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征服灵魂的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并且都是有实际生活做依据。但从艺术处理上说,还存在某种简单化的图解弊病,过分夸大了改造战犯政策中人道主义因素的威力,同时也不免露出过于“巧合”的痕迹。该片之所以能引起观众从头至尾的兴趣和关注,主要在于它比较成功地塑造了性格、经历、面貌不同的战犯群像。整部影片冷峻、灰褐的色调和结尾处明丽的光影处理,很好地加强了人物的心理氛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原副编审
陈适存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