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雀(学名:Melanochlora sultanea):共有4个亚种。体长20-21厘米,体重34-49克。具蓬松的黄色长型冠羽。雌鸟似雄鸟,但喉及胸深橄榄黄色,上体沾橄榄色。不会被误认的体大的黄色及黑色
山雀。混群栖于原始林及次生林的林冠层,以大型昆虫为食。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南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
形态特征
冕雀在秋冬长出新羽毛,成年雄鸟从头顶到背面是黄色的羽毛,形成一个细长的山脊。上层部分,包括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有绿蓝色光泽,特别是翕可见黑色间隔。尾部尾羽和飞羽黑色,有一对绿色的外螺纹蓝色光泽。眼先,脸颊和耳朵是黑色,腮处有蓝绿色光泽。喉咙和胸部为黑色光泽,下部有美丽的黄色,与黑褐色大腿形成对比。夏季羽毛光泽略减。
雌鸟额、头顶和羽冠亦为黄色,但羽色较暗淡而少光泽;头侧、枕后颈、颈侧、背、肩和尾上覆羽橄榄绿色。颏、喉、胸暗黄橄榄色,下余下体黄色,两翅和尾黑色微沾绿色。幼鸟和雌鸟相似,但羽冠不及成鸟长而显著。
虹膜褐色功红褐色,黑色鸟喙的尖端上有一对上颌角。腿和脚是灰蓝色。
大小量度:体重♂36-49克,♀34-36克;体长♂181-200毫米,♀181-192毫米;嘴峰♂15-16毫米,♀14-15毫米;翅♂102-107毫米,♀94-103毫米;尾♂93-99毫米,♀80-96毫米;跗蹠♂23-26毫米,♀23-2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一般不常见于低地的常绿林。混群栖于
原始林及
次生林的
林冠层,频繁出现于森林,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常绿森林和稀疏的边缘,也发现于竹林,灌木,再生林地区和农田附近的大树上。普遍在低于海拔1200米的范围活动。
生活习性
冕雀一般成对或集3至12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也与雀鹛、噪鹛等其他鸟类混合成群觅食。常在树顶枝叶间跳跃穿梭或在树冠间飞来飞去,也在林下竹丛产灌丛中活动和觅食。食物主要以甲虫等鞘翅目、鳞翅目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但也吃果实和种子。
叫声:重复响而尖的哨音tcheery-tcheery-tcheery,告警时发出吱吱尖叫。鸣声为一连串约五个清晰的哨音chiu,间隔重复。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4-6月。筑巢和繁殖因地区不同有差别。在印度季节为4-7月,在南中国4月开始,在缅甸从4月到5月,在泰国只有在4月。鸟巢营于天然树洞或树的裂缝中,也在墙壁缝隙中营巢,巢呈杯状,内衬苔藓、草叶、草茎、毛发和其他植物纤维。每巢产5-7枚卵,卵白色,被有薰衣草或粉红灰棕色斑点。卵的大小19毫米×15毫米。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