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零度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写作的零度》是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兰·巴尔特,译者是李幼蒸。
内容简介
《新文学批评论文集》包含了作者对若干法国文学经典作品所作的细腻分析,被视为结构主义文学篇章分析的典范。《法兰西学院就职讲演》为作者就任法兰两学院讲座教授典礼上的演讲词,相当于作者晚期文学思想的另一份宣言书。三部作品大致呈现了作者早、中、晚三个时期基本文学观点的整体面貌。
《写作的零度》由三个独立部分组成。《写作的零度》相当于一份早期结构主义文学宣言,针对萨特“什么是文学”的问题提出了摆脱激进文学倾向的中性文学观,对法国存在主义和左翼文学提出了深刻的批评,显著影响了其后西方当代文学思想的发展。《新文学批评论文集》包含了作者对若干法国文学经典作品所作的细腻分析,被视为结构主义文学篇章分析的典范。《法兰西学院就职讲演》为作者就任法兰两学院讲座教授典礼上的演讲词,相当于作者晚期文学思想的另一份宣言书。三部作品大致呈现了作者早、中、晚三个周期基本文学观点的整体面貌。
作者简介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图书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一)什么是写作?
(二)政治的写作
(三)小说的写作
(四)有没有诗的写作呢?
第二部分
(一)资产阶级写作的胜利与断裂
(二)风格的艺匠
(三)写作与革命
(四)写作与沉默
(五)写作和言语
(六)语言的乌托邦
新文学批评论文集
拉·罗什富科:“感言、警句和格言”
《百科全书》的插图
夏多布里昂:朗瑟的生平
普鲁斯特和名字
福楼拜和语句
从何处开始?
富洛敏丁:《多米尼克》
彼埃尔·绿蒂:《阿吉雅德》
法兰西学院就职讲演
讲演:法兰西学院文学符号学讲座就职讲演
精彩片段
新文学批评论文集
从何处开始?
我们来假定,一位研究者要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结构分析;假定他充分了解相关情况,不会对有时不妥地统一在结构主义标签下多种多样的方法感到惊奇。这样,最为明智的认知就会是,在结构分析中并不存在可与社会学方法或语史学方法相比拟的那类标准方法,以至于在将该方法自动应用于一个文本时,会使相关结构显现出来;最为勇敢的态度就会是,能够预见和承受错误、中断、失望、灰心(“究竟有何用?”),这些都是分析的过程中会经常体验到的;最觉自由的感受则会是,敢于探索他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结构感,体验什么样的多重意义直观;最后,最具辩证法意义的确信将是,问题并非在于获得对文本的一种“说明”,一种“肯定的结;果”(一种作为作品或其决定作用的最后的所指),正相反,问题在于,在分析中(或在类似于分析的过程中)进入能指的游戏,进入写作:简言之,在分析工作中完成多重性(le pluriel)文本。发现了某位主人公(或某位圣贤)后,他将仍然会遇到一种运作中的不适、一种简单的困难,这也就是在分析开始时会遇到的困难:从何处开始?在其实际的、姿态一类的显现中[这关系到在文本的显示中将完成的第一个姿态(geste)],我们可以说,这种困难也就是在建立现代语言学时所遇到的困难:首先,为人类语言的混杂性所困扰的索绪尔,为了结束此实际上是由不可能的开端所产生的压力,决定从中抽选一根线头,一种适切性(意义的适切性)概念,然后将其解开;这样他就建立了语言的系统。同样的,虽然是在话语的第二层次上,文本展开了多重性的和同时性的代码,后者的系统性最初看不大出来,或者更准确说:不可能对其立即命名。实际上一切都有助于使所研究的结构纯净化,使它们不在:话语的拆解,语句的自然性,能指和非能指表面上的相等性,学术的偏见(有关层次、人物、风格等的偏见),意义的同时性,某些主题线索的任意消失和复现。
书评
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到他日后一贯的敏锐目光和犀利笔调,在将整个1848年以前的文学和写作揭批为一个大的资产阶级“文学神话”之后,他不无机智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零度的写作。
——周函 南开大学文学院
罗兰·巴尔特的《写作的零度》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文学语言观。作者从现代诗歌的写作风格出发,揭示了现代派文学与传统文学截然不同的特征,对传统写作风格所要求的明晰度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在他的眼里,现代诗歌在文本意义上已彻底地告别“所指”,具有巨大的“能指”能力,而且从根本上实现了社会语言向内心语言的转换。
——刘成富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序言
《写作的零度》一书由三个独立部分组成,它们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巴尔特文学写作观立场的宣示(《写作的零度》,1953),古典文学写作分析(《新文学批评论文集》,1971),以及作者在其最后“新文学”实践阶段对文学写作的再次总结和展望(《法兰西学院就职讲演》,1977)。
三部作品中,第一部《写作的零度》,实际上是若干文学批评论文的集成,其中最早一篇发表于1947年。关于作者的文学观,译者已在附论中有所论述。此书思想形成和表达的时代背景是:战后法国左翼思想界和文学界旷日持久的文坛论战环境。巴尔特那时30出头,刚从疗养院世外桃源进入巴黎“抵抗运动”一代正活跃于其中的法国文坛。战后15年来法国和意大利文坛和影坛均由左翼文化人主导,而他们彼此一直争论不休,所涉及的问题既包含理论立场方面,也包含政治实践方面。在此由萨特、梅罗一庞蒂、加缪等主导的存在主义文学思潮中,今日看来其实充斥着理论概念及其应用方面的混乱。巴尔特作为当时这些新锐“思想大师”的早年崇拜者,却同时也发现了他们争论中的许多认识误区。
参考资料
写作的零度.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5 11:4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