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学术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军事学术
中国的军事学术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
反映殷周社会历史的
《尚书》和
《易经》等古籍中,已包含着若干军事原则。
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军事学术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当时称之为“兵家”,产生了以
《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一批
兵法专著,这是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繁荣时期。
秦、
汉以后直至
盛唐,军事学术领域的
战略战术、
军事地理、
兵制、
筑城等方面都有新的进步。
由于火药的发明及其在战场上的应用,宋代以后的军事著作还包括了火药的配制和火器的运用等内容。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军事成就,表明当时中国的战争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古代军事学术著作十分丰富,清代以前的兵法专著共有1304种,留存下来的就有288种。
中国现代军事学术,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过程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实际,不断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有选择地吸收中国历代的和外国的军事学术成果,通过集体奋斗和创造,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其基本内容集中反映在毛泽东军事著作之中,着重研究解决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道路问题。
当前,中国的军事学术是以
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战争的新特点,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研究解决具有中国特色的
国防现代化道路和在现代条件下进行
人民战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适应保卫祖国和保卫世界和平的需要。
欧洲军事学术
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亚述和波斯等国,都进行过规模较大的战争,军事组织和指挥艺术亦有相当成就。欧洲古代早期的军事学术著作,主要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有关战争历史的记述。
欧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经过
拿破仑战争,产生了以普鲁士军事理论家C.P.G.von克劳塞维茨的《
战争论》为代表的近代军事理论,揭示了战争的一些客观规律,对现代资产阶级军事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军事论著出现,其首次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战争,为现代无产阶级军事学术奠定了理论基础。经过俄国十月革命,无产阶级军事学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为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的需要,产生了以海权论、空中战争论和机械化战争论为代表的新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术革命对战争的影响,指出了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方法的某些发展趋势。但是这些著作显然过分夸大了某种新式武器装备和某个军种、兵种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军事技术飞速发展为战争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加上复杂的政治 、经济因素,促使武装斗争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广泛和多样化。这就要求在军事理论、作战方法、编制装备、指挥手段、部队训练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这对军事学术提出了新的课题,并规定了现代军事学术的发展方向。
特点及规律
军事学术研究并揭示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和作战方法发展变革的基本规律。同时,军事学术也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表现于这几方面:
拓展目录
战略学
战略学(science of strategy)是研究战争全局和全局性战争指导规律的学科。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主要任务是揭示战争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阐明战略指导的原则和方法,为建设和使用军事力量、遏制战争和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军事学术中居于主导地位。战略学来源于人类对战争指导和战略理论研究的实践,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战役学
战役学是研究战役规律、指导战役实践的学科,是军事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战略学和战术学的中间地位,从属于战略学。战役学对战略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对战术学的发展有着指导作用;战术学也不同程度地反作用于战役学,直接影响其发展。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分别在战争、战役和战斗的范围内反映武装斗争的规律。战役学一般分为合同战役学和军种战役学。
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战役的性质、类型、特点、战役原则和战役的计划组织与实施等。
战术学
战斗学是研究战斗指导规律的学科。战术学分为合同战术学和军种、兵种战术学,合同战术学在战术学领域居于指导地位。战术学以战斗的实践和理论作为研究的基本对象。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战斗的性质、特点和战斗类型的区分;战术的形成和发展;战术与技术,战术与战役法、战略的关系;各军种、兵种的兵团、部队、分队在战斗中的地位、作用和使用原则;战斗的指挥和协同;战斗保障、后勤保障和技术保障;军队的移动;敌军的编制、装备和作战特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地形、气象等条件对战术的影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术学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于所颁发的战斗条令、条例和教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