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气候学是研究气候条件为军事活动和国防建设服务的一门应用气候学。研究内容主要有:气候与军事活动的相互关系、军事气候分类与区划、军事气候分析、军事气候预测与气候灾害防范,以及军用气候标准的制定等。基本任务是研究、解决军事活动中提出的各种气候问题,为国防建设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简介
研究气候对军事活动影响的规律,以及实施军事气候保障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军事气象学的组成部分。研究目的是解决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中的各种气候问题,为拟制军事行动和国防科研试验计划,实施战场准备、作战指挥,正确使用兵力、兵器,组织部队训练、科研试验,以及抢险救灾、支援经济建设等提供气候理论依据。军事气候学是基于军事需要,在气候学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最早是从提供战场准备所需的军事气候报告开始的。如1915年秋,俄国物理观象总台编写了欧洲战场北线、西线和南线地区的气候通报。这一时期军事气候研究主要处于定性研究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气候研究开始进入统计分析阶段。如美国组建新奥尔良资料整编部队,专事空军气候研究;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为进行亚洲战场准备,动用400台机械计算机整编中国等有关国家的气候资料。鉴于气候资料对于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价值,一些国家先后开展了气候对作战行动影响的研究。1944年6月,美英盟军利用1942年秋至1944年3月美国空军气象局提供的大量气候报告,为诺曼底登陆战役时段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20世纪中期开始,军事气候研究逐渐发展到理论研究、统计气候和动力气候相结合的阶段,提出了包括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在内的全球气候系统的概念,各种气候模式大量运用于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研究,研究成果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海湾战争中,美军气象部门向国防部提供的海湾地区气候分析预测报告,为确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空袭和地面行动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为适应军队建设和战备工作的需要,各国普遍开展军事气候区划工作,并编制了不同地区、不同军种和兵种的军事气候志。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各国都把考虑气候条件作为对武器装备实行全寿命管理的一个原则。20世纪70年代初,美军在一次导弹发射试验中,发现天气侵蚀作用对再入弹头的生存能力和命中精度有严重影响,天气侵蚀研究随之成为与军事气候学有关的一个重要领域。80年代以来,大规模军事行动对气候的反馈作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1983年提出的关于核爆炸对天气、气候产生后效影响的核冬天假说,1991年海湾战争中科威特数百口油井燃烧形成的大量烟尘对局地气候造成的影响等,不仅受到科学界的重视,而且引起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研究内容包括气候与军事活动的相互关系、军事气候分类与区划、军事气候分析、军事气候资源、军事气候预测与气候灾害防范,以及军用气候标准的制定等。气候对军事活动的影响,主要是气候对战略、战役行动,以及人员、武器装备使用和保障业务等的影响。如严寒、酷暑或干旱、潮湿等气候条件会影响部队行军、作战和武器装备使用、维护。如1812年6月,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法国士兵不适应俄国夏季酷暑、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大批人员中暑或冻死、冻伤,待逃出俄国达尼门河时,仅剩下2万余残兵败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冻伤9万多人,朝鲜战争中美军也冻伤了几千人。美军《统帅纲要》明确指出,气候和地形是对部队的使用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某些大规模军事行动对气候也可造成直接的影响。如大规模的核战争可能造成核冬天现象。由其他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的森林和其他植被的严重破坏以及油井燃烧等,也可导致局地气候的某种变异或恶化。着眼于军事上的需要,将各地区不同的气候归纳成的若干类型,称为军事气候类型。依照军事气候的不同类型,按一定的原则或指标,将某一地区或战区划分为若干个气候区域,称为军事气候区划。按地面气候纬向分布的相似性划分的带状气候区,称为气候带。通常将地球划分为5个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和极地带。从军事角度考虑,重要的气候类型有大陆性气候、沙漠气候、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等。主要特征是: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空气湿度小,降水分布不均匀;沙漠气候,空气干燥,终年少雨或几乎无雨,气温日变化剧烈;海洋性气候,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小,空气湿度大,降水分布较均匀;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和多雨;季风气候,冬干夏湿,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属季风气候区;高原气候,太阳直接辐射强、光照多、气温日较差大,风力强、日变化大,多雷暴、冰雹;山地气候,无雪盖高山晴空日的气温日较差大,风速变化大,随山脉走向、坡向、坡度的不同,以及山谷、山顶、隘口等局部地形的不同,气温、风、云、雾、降水分布和其他天气现象等的差异较大。除上述大、中尺度的气候类型外,某些小范围地域(如一个山头、一个山谷等)内各处的气候也有差异,这就是所谓的小气候。小气候对组织行军、宿营、施工、物资贮存等常常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根据不同的军事需要,选择不同的气候区划指标进行划分。例如,侧重于考虑气温状况,可选择不同的热量指标分区;侧重于考虑云量状况,可选择总云量、低云量和晴、阴天日数等综合指标分区;侧重于考虑湿润状况,可选择干燥度作为水分指标分区;若需同时考虑气温和湿润状况,可综合热量指标和水分指标进行分区;侧重于考虑风的状况,可选择风能密度或合成风风速等指标分区。根据用途,可以编制综合军事气候区划,也可编制单一军种、兵种或专业的军事气候区划,如军事航海气候区划,军事航空气候区划,军事后勤气候区划,某一军种、兵种气候区划和合成军队气候区划等。军事气候区划是制定部队编成、作战、训练、后勤、武器装备研制和其他保障计划,以及武器装备使用、维护方法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气候要素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对军事活动的影响所作的客观定量分析。气候要素通常用各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统计特征量来描述,主要包括:平均值、总量、频率、方差、极值、各种天气现象的日数及其初终日期,以及某些要素的持续日数等。某地的气候要素在一定时段(日、候、旬、月、季、年)内的变化称为气候要素的时间变化。同一时段内的气候要素随纬度、经度、高度的变化,称为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气候要素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用以表示气候的基本特征,是提供军队使用的最基本的气候分析产品。军事气候分析成果通常用文字、数据和图表相结合的形式表述,包括军事气候志、军事气候报告和军事气候手册等。军事气候志是描述和总结某一地区气候状况、区划及其对军事活动影响的一种专用气候研究成果。缩简的军事气候志可作为兵要地志的组成部分。军事气候报告是针对某项专门军事任务的需要,对某地区气候状况及其对军事活动影响所作的分析和陈述。如为遂行某项作战行动、训练、科研试验、工程施工,以及建立目标区档案所提供的军事气候报告等。军事气候手册是以介绍军事气候知识和常用资料为主,供指挥人员和气象保障人员查考的工具书和图集。可供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利用的气候条件。认识、开发和充分利用军事气候资源,对提高军事、经济效益不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期的潜在作用。例如,选择能见度好,低云出现频数低,避开易形成局地大风和侧风的地点建设机场,可提高机场的使用率;利用当地的气温、气压和湿度资料,正确确定机场跑道长度,可有效避免资金浪费。行军、宿营、筑城、伪装、道路和通信线路设计、工程施工、武器装备研制和配备等,均应充分利用军事气候资源。根据军事需要,对一定地区未来1个月以上的气候状况和主要天气过程所作的预测。预测时效1个月至1年的称为短期气候预测,1年以上的称为气候预测。军事气候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月、季、年度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及未来1~2个月以内降水、冷空气和大风过程的发生概率等。预测气候灾害的出现概率,提出相应的对策与防范措施建议,也是军事气候预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军用气候标准是提供武器装备论证、设计、生产、试验、定型、使用、维修,以及军事工程设计、施工等采用的气象基准数据。包括军用设备气候极值、标准大气和参考大气等标准。制定军用气候标准对武器装备研制、使用和国防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有定量监测、统计分析、数值试验和理论研究等。定量监测是指对气候系统的观察、测量。通常包括气象台、站的气象观测,海洋站的海洋观测,卫星遥感监测,其他非常规探测,以及专门组织的气候考察和气候观测试验等。气候考察是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获取气象台站分布稀疏地区或特需地段、路线、地点的气候资料,并寻求气候及其变化特征的方法。例如,为了揭示山地不同地形和部位的气候差异,就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气候考察的方法通常有:实地观测、调查访问和观察分析自然景观现象等。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气象台站多年(例如30年)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寻求气候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的方法。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时间序列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分量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极值分布分析等。数值试验是利用已证实能够正确复制气候的数值模式,通过改变控制气候的各种因子的参数值所作的数值计算和对比试验,借以判明各种因子在气候形成、变化中所起的相对作用,展现气候形成、变化的过程。理论研究是对气候的形成、变化原因及其与军事活动、武器装备的关系等进行的探索、分析和总结,寻找和提炼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普遍规律和科学结论。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样式的变化,军事活动对气候条件的依赖关系日趋密切,军事气候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将不断拓宽。军事气候分析研究将以海量气象数据仓库和作战条件信息库为基础,向自动化、可视化和交互式方向发展;军事气候预测将以数值模式和统计预测方法为基础,向客观化、定量化方向发展。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有:气候与军事活动的相互关系、
军事气候分类与区划、军事气候分析、军事气候预测与气
候灾害防范,以及军用气候标准的制定等。基本任务是研究、解决军事活动中提出的各种气候问题,为国防建设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