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通信
通信种类
军事通信是指军队中进行的通信手段。军事通信包含内容多,且一直在不断发展中,是军事行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军事通信贯穿于军事与战争活动的一切方面,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军事通信的基本问题包括:军事通信分类、军事通信特点、军事通信组织实施原则、军事通信组织实施方法、军事通信基本要求等。军事通信构成复杂,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可进行多种分类,主要包括:可分为无线电通信、有线电通信、光通信、运动通信、简易信号通信等。无线电通信,是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按波长划分为极长波通信、超长波通信、甚长波通信、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等。流星余迹通信、散射通信、卫星通信等也属于无线电通信。具有机动灵活、有利于实现动中通,但易被敌方截获、干扰和受地形、气候影响大等特点,是保障作战指挥和战场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有线电通信,是利用金属导线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包括架空明线通信、地下(海底)电缆通信、被覆线通信等。具有传输性能稳定、通信质量高,但机动性差、易遭受破坏等特点,是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光通信,是以光波作为载体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包括光_纤(光缆)通信、大气激光通信、空间激光通信和水下激光通信等,具有信道容量大、传输质量高、保密性好等特点,是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运动通信,是人员徒步或乘坐交通工具传递文书、口头信息的通信方式。具有保密可靠,但易受天候、地形及敌情影响等特点。简易信号通信,是利用简易视听信号工具、就便器材和简便方法,按照预定的信号或记号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具有易于组织、可直接传递,但易受距离、气候和敌情影响等特点。可分为话音通信、电报通信、数据通信、图像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等。话音通信,是利用通信信道传递语音的通信。具有实时直接沟通信息等特点,广泛用于各级指挥机关与部队、分队。电报通信,是用模拟或者数字信号传递报文的通信。包括编码电报通信和传真电报通信,用以传输文字、图表等信息。数据通信,是按一定规约协议、编码传输数据信息的通信方式。具有迅速、准确、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图像通信,主要是用模拟或数字信号传递图像信息的通信。包括静态图像通信和动态图像通信等。多媒体通信,是综合传输声音、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通信方式。具有信息量大、实时性与综合性强等特点。可分为指挥通信、协同通信、报知通信、后勤通信、装备保障通信等。指挥通信,是依据指挥关系建立的、用于保障军队指挥控制的通信。协同通信,是根据协同关系建立的、用于保障军队协同动作的通信。报知通信,是保障迅速传递各种情报,以及敌方突然袭击,特别是核化生武器袭击的警报信号建立的通信。后勤通信,是为保障军队后勤指挥和供应建立的通信。装备保障通信,是按照装备技术保障关系组织建立的通信。武器控制通信,是为指挥所对信息化作战武器平台、精确制导武器、信息化单兵武器装备等实施控制建立的通信。可分为战略通信、战役通信和战术通信。战略通信是为统帅部及其派出的指挥机构实施战略指挥建立的通信。战役通信是为战区、战役军团实施战役指挥建立的通信。战术通信是为部队、分队实施战斗指挥建立的通信。可分为陆军通信、海军通信、空军通信、战略导弹部队通信、航天部队通信、科研试验部队通信、武警部队通信等。陆军通信,是为保障陆军作战建立的通信。包括步兵通信、装甲兵通信、炮兵通信、防空兵通信、陆军航空兵通信、电子对抗兵通信、工程兵通信、防化兵通信等。海军通信,是为保障海军作战建立的通信。包括海军水面舰艇部队通信、潜艇部队通信、海军航空兵通信、海军岸防兵通信、海军陆战队通信、海军观通部队通信等。空军通信,是为保障空军作战建立的通信。包括空军航空兵通信、空军地空导弹兵通信、空军高射炮兵通信、空降兵通信、空军雷达兵通信等。战略导弹部队通信,是为保障战略导弹部队作战建立的通信。航天部队通信,是为保障航天部队作战建立的通信。科研试验部队通信,是为保障国防科研试验建立的通信。武警部队通信,是为保障武警部队执行任务建立的通信。军事通信同民用通信和军队其他专业相比,主要特点有:现代战争战场广阔,部队机动范围广、速度快,指挥控制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指挥部与装甲车、直升机、飞机、舰艇等高速机动武器平台必须保持畅通的联络,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进程快,战场情况变化快,战机稍纵即逝,对军事信息传输的时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需要快速建立、快速沟通、快速传递信息。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通信是敌方实施“硬”摧毁和“软”杀伤的重点,通常会受到强烈的电磁攻击与干扰;战场环境恶劣复杂,如高山、荒漠、雨林、海洋风暴和高温、严寒、潮湿、高噪音、强震动等,对通信的影响很大。军事通信必须具有很强的抗摧毁、抗干扰能力和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能力。军事通信涉及军事活动的各种信息,包括指挥信息、协同信息、报知信息、后勤信息、装备保障信息和武器控制信息等各个方面,应用于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等各军种、各兵种、各部队和各分队,覆盖陆地、海洋、空中、太空、电磁领域等多维战场,联系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领域众多、部队配置分散,军事通信涉及的空间广阔、领域广泛。军事通信涉及的技术种类多、科技含量高,不仅包括传输技术、交换技术、终端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通信网络技术、通信安全保密技术、通信抗干扰技术等,还与计算机技术、电子对抗技术、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技术和定位及识别技术等密切相关,技术性很强。军事通信肩负平时通信和战时通信的双重职能。平时保障国家和军队最高指挥机构对全军、各级指挥员对其部队的指挥控制,以及其他信息的传递,确保军队工作正常运转和现代化建设的正常进行。战时保障国家和军队最高指挥机构对全军、各级指挥员对其部队的指挥控制,以及其他作战信息的传递,确保战争取得胜利。军事斗争对通信保密的要求极高,敌对双方无不利用对方信息传递过程窃取军事秘密,无论平时、战时,信息传递必须严格保密,包括通信人员保密、通信设施保密、通信资料保密、信息密化处理、传输过程加密等,保密性很强。组织军事通信,应根据作战任务和指挥的需要,遵循一般组织原则,灵活运用通信战法,区分不同通信任务,具体组织实施。军事通信的组织实施原则主要有:对军事通信网络与系统的规划、建设、使用与管理,通信联络组织方案,通信装备体制规划,通信装备保障方案,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协同通信规定等全局性问题,实行统一计划,按级负责。下级在上级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按照职权范围,统一计划与组织本部队的通信联络。遇到上级没有规定的全局性问题时,应当及时请示报告。从作战全局出发,通盘考虑,统一指挥协调各种通信力量的行动,正确运用各种通信手段,组成纵横贯通、迂回多路的通信网络,确保通信顺畅。同时,应针对作战特点和通信兵遂行任务的需要,统筹兼顾通信兵后勤和通信装备保障。在全面组织的基础上,集中主要通信力量,保障作战指挥。对主要方向、重要时节和执行主要任务的部队,以及单独执行特殊任务部队的通信,必须从人员、装备和组织上采取措施,予以重点保障。充分利用和统一协调作战范围内机动和固定、军队和民用通信系统及设施,统一组织与建立适应统一指挥和诸军种、兵种联合作战及独立作战需要的通信网络配系,形成机固结合和军民结合的整体通信,增强通信联络的稳定性、灵活性和保密性,确保指挥和协同的需要。根据部队作战编成、作战部署和指挥机构配置等情况,科学编组、正确使用通信力量,合理部署通信枢纽和台站,使作战地域内的各级指挥机构和作战单位都有可靠的通信保障。在满足当前作战指挥需要的前提下,必须控制使用通信兵力,掌握一定数量的通信预备队,隐蔽地配置在适当地域,使用在关键时机和重要方向。利用无线电通信能够迅速建立与机动中的方位不明的、被自然地理环境阻隔的或被敌军包围的部队达成远距离、多方式有效通信联络的特点,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高度机动作战的需要,通常应坚持以无线电通信为主,综合运用有线电通信、光通信、运动通信、简易信号通信等各种手段,综合组网,形成优势互补的综合通信网系。特殊情况下,可以有线为主,综合组网。根据作战情况的发展变化及对通信联络的要求,采用最适用的通信手段或装备,周密组织通信装备器材的储备和供应,及时调整补充通信装备器材,组织技术力量抢修战损通信装备,灵活调整通信力量、通信联络组织和通信战法,确保通信顺畅。军事通信的组织实施,一般根据上级司令部的指示和本级指挥员的决心,按通信兵战斗条令规定,区分通信联络任务,在各级参谋长领导下,由通信部门组织并指导通信部队、分队具体实施。一般由各级司令部自上而下统一计划,按级组织。必要时,组织越级指挥通信,通常越一级,需要和可能时可以越数级,由实施越级指挥的司令部负责组织。通常建立无线电台指挥网和专向,无线电接力、卫星、散射通信网,有线电通信网和光缆通信网,有条件时建立野战地域通信网和无线电移动通信网,并同作战地区民用通信网相衔接。建立指挥通信所需的人员、器材,一般各自负责,特殊情况下按上级规定执行。通常由组织协同作战的司令部组织,或者由上级指定协同的某一方负责组织。各军种之间的协同通信,一般组织到师或有直接协同关系的团、营。军种内各兵种之间的协同通信,原则上组织到营,特殊情况下可以组织到连。实施协同通信时,可以建立无线电台协同网和其他协同网,也可在有关军种、兵种指挥网内实施,或由协同一方向另一方派出作战小组、火力校正组、目标引导小组,利用电台实施。作战部队与武警、民兵、地方部队之间的协同通信,通常由组织协同作战的部队司令部统一建立协同网实施,或通过上级指挥网(专向)转信。建立协同通信使用的人员、器材,一般由协同各方自行负责,特殊情况按上级规定执行。战略警报报知通信,一般由联合参谋部组织。战役警报报知通信,分别由战区、海军、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等大单位司令部分别组织。海情空情报知通信,分别由海军舰队(基地)和战区空军(空军军)司令部组织。气象、水文报知通信,由军种、兵种司令部统一计划,担负报知任务的部队、分队组织实施。侦察、情报报知通信,按战略、战役情报报知的要求,分别由总部、战区、军种、兵种组织实施。实施警报报知通信时,通常运用大功率电台组织通播网,也可建立有线电(光缆)警报网,还可利用各种值勤通信网,或建立多种手段结合的自动化警报网。实施报知通信时使用的人员、器材,一般由组织发放和接收报知信号的部队自行负责。总后勤部对直属部队、分队的通信联络,由总后勤部统一计划并组织实施。战区、军区联勤部对直属部队、分队的通信联络,由战区、军区联勤部统一计划并组织实施。集团军以下各级后勤通信,由各级司令部统一计划并组织实施。实施后勤通信,通常建立后勤无线电台通信网(专向)和有线电(光缆)通信网。上下级后勤机关之间及对重点后勤单位的通信可以利用司令部统一建立的通信网。建立后勤通信使用的人员、器材,由各级后勤司令部所属通信部队、分队负责,没有编制通信分队的,可由各级司令部指派通信分队保障。通常由各级司令部统一计划,各级装备保障机关组织实施,一般建立装备保障无线电台通信网(专向),也可利用司令部统一建立的通信网。建立装备保障通信使用的人员、器材,由各级装备保障机关所属通信分队负责,没有编制通信分队的,可由各级司令部指派通信分队保障。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对通信联络总的要求是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基本要求是:适应平战一致的特点,要求军事通信平时也要全面展开,常备不懈,确保军队建设和重大任务、反恐维稳、处置突发事件及抢险救灾等通信联络畅通。军事通信建设必须立足作战需求,兼顾平时需要,坚持平战结合、以战为主,既完成平时通信任务,又确保战时作战指挥、部队协同的通信联络顺畅。组织建立军事通信联络时,要分秒必争,迅速准备,迅速机动,迅速沟通,迅速传递,迅速恢复中断的联络,以科学、灵活、快捷的方法,确保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在实施通信联络过程中,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正确运用各类通信装备设施,将差错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信息传输的准确性。根据信息化战争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依托现有各类通信设施,科学整合网络、技术、人才及装备,通过结构重组、网络扩展、功能升级、业务调整和新系统研制,将各种通信手段、系统、网络综合集成,形成优势互补、综合一体的信息网络,实现各网系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组织军事通信时,必须牢固树立信息保密和通信防护观念。要严格遵守通信纪律和通信保密规则,在通信组织、管理和技术上采取有效措施,隐蔽保密地传递军事信息;对通信保密设备严加防护,合理配置通信台站,严密组织通信伪装,注重通信设施的工程防护和警戒防卫,在反侦察、反无线电干扰,以及防电磁脉冲、计算机病毒和反辐射武器摧毁等方面采取相应防御措施,确保信息传递安全可靠,即使遭受摧毁性打击和严重干扰,也要确保最低限度通信畅通。军事通信的环节多,涉及面广,技术手段多,网络构成复杂,军事通信各方面与各环节要具备全程全网的整体观念,主动配合,密切协作,互相支援;军队各级通信部门主动与军内外有关部门保持联系,协调通信联络的有关问题;各军种、兵种部队之间,按协同通信的规定及时沟通联络,协调动作,及时解决协同通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组织军事通信要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充分利用一切通信力量。平时,军队各级要主动了解和掌握民用通信资源情况,制定利用预案,适时组织军民结合的通信演练,做好军民结合的通信准备。战时,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利用或征用国家公共通信网,以及铁路、公安、交通、民航、广播、电视等专用通信系统,形成整体合力,提高战时整体保障效能。军事通信是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军事通信是军队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指挥员、指挥机关同指挥对象之间连接起来的纽带和桥梁,是指挥员的耳目,是指挥、控制、协调战场各要素的关键环节,对取得作战胜利具有决定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军事通信贯穿于各种作战力量之中,是军队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实施信息作战的关键性力量、军队形成整体战斗力的黏合剂和倍增器,对提高军队的作战效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成为凝聚和释放军队战斗能量的重要因素。在诸军种、兵种协同或联合作战中,参战部队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地行动,各种作战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主战武器装备的信息控制,战场各种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利用,必须依靠通信系统实现作战态势感知、目标定位、战场评估和信息实时流动,一旦信息流被阻即通信中断,军队指挥就会瘫痪,武器就会失控,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就难以形成。军队信息化主要包含军事信息系统、信息化主战武器装备系统和支援保障系统的综合集成,以及军队其他业务工作的信息化。军事通信系统在军事信息系统中担负信息传输任务,是军事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控制系统对实时准确的通信有很强的依赖性,军事通信成为信息化主战武器装备系统的控制链路,对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控制具有基础作用。军队支援保障系统和其他业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等依赖于起信息传输作用的军事通信系统,军事通信成为军队支援保障系统和军队其他业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素。军事通信是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的重要因素,是控制信息化武器及其平台的神经系统,在信息化战争和信息作战中占据关键地位。信息化战争中,在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利用的诸环节中,通信处于牵一发动全身的地位,一旦通信失灵、中断或遭到损失,信息优势就会丧失,再好的武器也发挥不了作用。保持军事通信畅通,是实现信息化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军事通信随着战争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战争的发展和需求而不断发展。远古至中世纪的冷兵器时代,以及向热兵器战争演变时代,军队作战主要使用旗、鼓、角、金等简单通信工具实施战斗指挥,使用烽火、驿传等接力通信手段实施远程信息传递。据《史记》和《太平御览》记载,约公元前30世纪涿鹿之战中,“夔皮鼓”和名为“龙吟”的音响通信工具被用于指挥作战。前17世纪,商代军队开始使用烽火传递信息。至前9世纪周宣王时期,已建成众多烽火台接力传递军事警报。前11~前8世纪,西周军队采用传车、单骑马传、专使和接力相结合等形式传递军事信息,还创造了“阴符”和“阴书”等保密通信方法。秦汉至唐宋时期,军队广泛采用烽火和驿传手段进行远程接力通信。汉代按照“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的规制设置通信组织,设有都尉、障尉、侯官、燧长,燧长下设戍卒,每燧数人至数十人。公元589~907年,隋代和唐代的通信组织是烽、步、驿三者结合的体制。隋代沿大运河筑御道、置驿站、设驿官,由兵部驾部郎统一管理邮驿。960~1275年,宋代实行递铺、急递铺和“军卒代替民夫为递夫”的组织制度,中央邮驿归兵部驾部和枢密院直辖,地方则归路、府、县管理。13世纪,成吉思汗的部队在远征中亚和欧洲时,成功地使用信鸽远程接力传递作战命令。公元前20世纪,古代埃及军队建立了传令组织,前19世纪后出现主管烽火通信的官员。前10世纪,亚述帝国广修驿道,在境内外都建有驿传组织。前5世纪,波斯帝国设徒步(后改为骑马)驿传人员。罗马帝国将驿传组织列入军事或行政机构编成内管理。中世纪,欧洲各国广泛采用烽火和驿传通信。公元750~1258年,阿拉伯帝国设驿传机构,管理900余个驿站组织。7世纪,日本在“大化改新”时期建立驿传组织,明治四年(1871)后逐渐为现代邮政组织代替。14世纪,威尼斯建立信差勤务组织。1500年后,普鲁士组建第一支军事信差部队。古代海上通信主要采用炮声、旗语和灯光信号等视听手段。16世纪初,英国海军发明了代码通信,以信号旗和信号灯的数量、位置和炮声的数量表示不同的内容。随着战争从热兵器时代向机械化时代演变,以及有线电和无线电通信的问世,军事通信手段发生重大变化,通信兵由专职人员发展成为独立的专业分队,很快发展成为独立的专业兵种。1854年,有线电报开始用于军事通信。1860年6月,美国联邦军总部组建通信部。1861年7月,美国南部同盟军总部组建通信局,1862年4月组建第一支独立通信部队。1863年3月,美国联邦军组建陆军通信兵。1876年,A.G.贝尔发明有线电话,美军于次年将其用于军事通信。1895年无线电通信问世,4年后美军和俄军开始使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双方已将无线电通信作为战略、战役指挥的主要手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俄军相继在集团军指挥机构中增设通信处或通信兵司令部,参战各国使用电缆和被覆线传输电报与电话信号;有的参战国将无线电台配备到营级指挥所。1918年春,苏俄红军组建通信部队,1919年10月形成独立兵种,组建了红军通信兵最高领导机关――通信部,各方面军司令部及所属集团军、师、旅司令部均组建通信部、处、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军队普遍配备野战电话机、交换机、电传打字机、传真机、调幅和调频无线电台等通信装备,有线电和无线电通信成为军事通信的主要手段。中国于1873年制造出第一台国产有线电报机。1875年,福建船政学堂创办中国第一所电报学堂。1877年,建立台湾高雄至基隆的第一条军用电报线路。1883~1887年,清政府组织修建了津京、长江、广龙等多条有线电报线路,在中法战争等作战中使用有线电报,实施远程指挥。1900年,南京电报局首次开办有线电话通信业务。北洋政府时期,军队开始使用有线电话。1905年,清政府在天津开办无线电报学堂,购进马可尼电台7部,分装于南苑、保定、天津3处行营和海圻、海容、海筹、海琛4条军舰上,开始实施军事无线电报通信。1927年,国民党军的团以上部队编通信队,1928年在交通兵团中编通信队,1935年独立成为通信兵种。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南昌起义开始使用有线电话通信。1931年初,中国工农红军利用在前线缴获的电台,开始进行无线电通信。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设交通科、无线电总队、通信材料处;1932年1~4月,先后组建无线电通信学校、通信材料厂;1933年3月组建电话总队;1934年1月,组建统管红军军事通信的通信联络局。各方面军、军团(军)、师司令部编通信科、无线电队和电话队,到土地革命战争末期,普遍使用无线电台实施战略和战役指挥。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等师、旅以上指挥机关编配无线电台分队。解放战争后期,团以上指挥机关均配备无线电台,无线电通信成为人民解放军作战指挥和协同的主要手段。总部以“前轻后重”方式,即前线使用小电台、后方使用大电台的配置方法组织战略通信;各野战军和各军区采用无线电分级分类组网和专向的方法实施战役、战斗通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机械化战争向高技术局部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演变,出现了散射、微波接力、卫星、移动、光纤和计算机、数据链等高新通信手段,通信要素逐渐与指挥所分离,辐射式分级组网逐步向网格式综合组网转变,军事通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5年,美军开始使用对流层散射通信。1965年,美国的“晨鸟”及苏联的“闪电”1号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相继发射成功后,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美英联军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使用各类军事通信卫星20多颗,租用商业卫星近百颗,卫星通信成为美英联军的主要通信手段。1965年,美国开通世界第一部有线电话程控交换机。1970年,法国开通第一部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至20世纪80年代,程控数字电话通信在各国军队中逐步普及。80年代中期,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开始成熟,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广泛运用。1969年,美国国防部在西海岸建立包括4个节点的计算机综合通信网,1975年扩展成60个节点的阿帕网,1984年发展成为因特网,向全社会开放。90年代中期,Web服务技术出现,形成万维网,能综合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图像等多媒体通信业务,因特网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军事通信领域产生极大影响。70年代发展起来的光纤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容量大、抗电磁干扰、保密性能好、传输质量高等优点,90年代被各国军队广泛采用。1994年,美军推广其海军70年代开始研发的Link-16综合数据链,实现了数据链使用从单一军种向多军种的扩展。20世纪末,美国建成以光纤通信与卫星通信为主、覆盖全球、满足美军各级指挥控制、情报传输等要求的第三代国防信息系统网,可支持多级别、多业务和多军种、多兵种的通信联络。2000年,美国国防部启动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发展计划,对美军原野战战术无线电台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可提供多频段、多模式、网络化的通信业务,2004年开始装备部队,正在成为数字化战场上作战人员的重要通信手段。随着各种先进通信手段的广泛使用和与指挥信息系统的不断融合,美军通信兵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领导机关由国防通信局演变为国防信息系统局;参谋长联席会议联合参谋部编C4系统部,各作战司令部均编C4系统部;各战区设通信司令部,各集团军和军编制通信旅及若干直属通信营连。2006年3月,美军颁发新版JP6-0《联合通信系统纲要》,正式取消“C4(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系统”这一术语,将其替换为“通信系统”。新的“通信系统”指通信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程序)的总和,是全球信息栅格(GIG)的主要组成部分。1949年10月后,中国的军事通信进入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1956年4月,人民解放军通信部队改为通信兵种,成立通信兵领导机关,通信兵员额发展到总兵力的11%左右。至21世纪初,相继建成架空明线通信网、长途地下电缆通信网、光缆通信网等,相继配备短波单边带电台和微波接力、对流层散射、卫星通信等装备,建成短波通信网、卫星通信网、微波通信网,以及由卫星、电台、集群和双工移动通信等组成的军用移动通信系统和网络,基本形成平战结合、军民结合、有线与无线结合、机动与固定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军事通信系统和网络,保障了军队平时活动和历次边、海防作战的通信联络。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适应新军事革命和信息化战争作战指挥的需要,军事通信将进一步着力提升六种能力,即无缝的互联互通能力、广域的网系覆盖能力、快捷的应急机动通信能力、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实时的频谱管控能力和综合的安全防护能力。未来军事通信将广泛采用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超导电子技术、真空电子技术和通信抗干扰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并与计算机技术及其他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信息传递与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无线电通信将开发利用极高频等更高的通信频段,数据链通信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卫星移动通信将得到更大发展。光通信将向全光化、大容量的方向发展,中微子通信、量子通信等新技术手段将得到进一步研发,并向实用方向发展。通信装备体制及其系统的发展将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成果,不断提高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机动性和抗干扰、抗摧毁能力,将更加注重装备体制的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其“三化”即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水平将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一体化平台,实现各类通信与信息装备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机动通信网将从指挥所为中心的辐射式通信网发展为覆盖作战地区的网格式地域通信网;固定通信网将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立体化、由大容量信道组成、基于因特网协议(IP)的综合业务网;以人造卫星为骨干的天基信息系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类通信网络将向无缝链接、陆海空天一体、智能化、一体化的全球信息栅格(GIG)方向发展。随着通信技术手段和装备体制的不断发展,为适应信息化战争作战指挥与其他信息传输的需要,指挥通信、协同通信、报知通信、后勤通信、装备保障通信、武器控制通信和战略通信、战役通信、战术通信的组织实施,将向综合一体化方向发展。随着军事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通信联络的组织将与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其他信息支援保障分系统,以及精确打击、效能评估等各类信息系统的运行有机融合,一体化实施。随着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即C4)系统被替换为“通信系统”,新的“通信系统”(即大通信系统)成为通信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程序)的总和,军事通信的基本任务,除了要为军队作战指挥、军事训练、战备值勤和其他军事活动提供精确、高效、安全、不间断的通信保障,还将为各类信息系统提供先进、通用、广泛、一体化的基础平台与技术支持。军事通信的整体职能,将在确保作战指挥控制信息传递顺畅,确保各类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基础上,向军队信息化建设综合指导、联合作战信息综合保障、全域电磁频谱综合管理等新的领域拓展。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0-09-21 16:31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