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字一号”是一个工程项目名称。
开发背景
《军惠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
系统是在全军各级医院对医院信息系统需求普遍高涨的背景条件下,由总后卫生部组织全军从事医院信息系统研制工作的优秀开发人员以解放军总医院为开发基地进行开发的,并列为国家金卫工程一部分,该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第三代产品。从1995年9月开始,系统先后在200多所军队医院和100多家地方医院成功运行,是迄今为止国内拥有最多用户群体的医院信息系统。
由全军各个医疗单位选拔的优秀软件开发人员,组成了国内医院信息系统水平最高的开发队伍。作为本工程项目主要参加者之一的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就是中国惠普公司的主要应用软件合作伙伴之一(八八年与中国惠普签订软件供应商协议),九五年开始与中国惠普公司合作开发医院信息系统,是该系统的主要设计者。
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设计开发大型医院信息系统,从主机-多终端方式到集中-分布方式,再到今天的多媒体信息系统,已开发过三代产品,目前国内已有七十多家医院使用该室研制的系统。近十年来,该室先后获得国家发明金奖一项,卫生部优秀软件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项。国内广泛使用的疾病/手术编码字典由该室编制,现已列为国家军队标准;与中国惠普公司合作,由解放军总后卫生部总体负责,由该室主要设计开发的《军惠医院信息系统》已获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优秀软件”称号,并于九八年底正式通过国家卫生部评审,成为国内第一批通过卫生部评审的软件。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九五年正式挂牌为电子工业部和总后卫生部“医院计算机应用研究与开发中心”;目前它又被国家卫生部信息化办公室指定为电子病历规范主要设计承担单位,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电子病历分会挂靠单位。自九六年开始,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又以“多媒体辅助会诊系统”、“多媒体医院信息示范系统”为题承担了国家“八六三”高科技计划任务。
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具有一批既精通计算机应用技术,又熟悉医院运作规律的稳定而精干的技术队伍,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开发医院信息系统的单位(1991年开始,建立第二代系统时即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式)。他们不仅研制出了多项已被推广应用的科研成果,而且还为军内外培养了一批本行业的高中级专业人才。
基本情况
InforMed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完整的面向大中型医院的通用应用系统。它覆盖了医院主要管理职能和病人在医院就诊的各主要环节。InforMed系统不单纯地是一个软件,它是一个将医院的管理思想、医院各部门的业务经验以及当今最新计算机技术完美统一起来的体现。
在功能方面,InforMed面向医院三类用户的需求,即医院的领导和管理人员、直接用户的各类业务人员和保障系统运行的系统管理人员。
在集成策略方面,InforMed系统依据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病人信息主线和以经济核算为中心的经济信息主线,确定各部分之间的接口,实现各部分的集成。
在通用性设计方面,通过信息流程和管理过程的合理模型化、灵活多样的信息切入点、管理对象的模型化,使得系统能适应不同规模医院的应用。
在系统结构方面,采用了客户/服务器模式,并通过部分数据客户端化的技术,防止网络瓶颈的出现,避免管理上的复杂性。
在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方面,系统采用了数据库级用户权限和应用程序级运行权限的双重控制机制,提供了统一的基于角色的用户管理手段,通过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安全机制,具有完善的系统和数据安全的保障体系。
客户化特性
《系统定义字典与用户定义字典》
字典是系统为了帮助完成数据的输入和对进入系统的数据进行规范控制、数据转换等工作而设置的系统性的数据表文件。在军卫HIS系统中,有系统定义字典和用户定义字典两类字典。
系统定义字典是系统内部固定的项目,用于对输入项目进行正确性检查,是系统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不需要也不允许用户修改。如:性别字典、诊疗项目分类字典、病情状态字典。
用户定义字典是为了保证系统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而设置的由用户自行定义和修改的字典表。如:医院基本情况字典、费别字典、科室字典、价表等。在使用军卫HIS系统时,首先要对这些表进行初始化和剪裁,使其符合本医院的情况。完善的字典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2、《模块程序的划分与组合》
军卫HIS是一组子系统的集合,每个子系统是由一个或若干个程序模块构成,程序模块是系统的最小可运行单元。
程序模块划分是基于用户角色进行的。角色是指承担某种业务的一类用户,如护士、医生、收款员等。系统中每一个程序模块都是完成某一特定角色用户所需功能的集合。比如:收费类的程序模块有价表管理程序、住院收费程序、收费管理程序、会计记帐程序等;涉及病案管理的程序模块有主索引录入程序、住院登记程序、病案编目程序、病案流通程序等,它们分别面向医院内不同岗位上的业务人员,即不同角色的用户。
基于用户角色的程序模块划分不仅使程序体最小,有利于程序运行性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根据医院需要的不同,为某些用户进行不同程序模块的组合,达到扩展角色的定义,或者实现多个角色的功能,进行流程的调整。
3、《可设置属性的运用》
军卫HIS通过充分开放对象的多种属性让用户进行自定义设置,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如:对床位设置了所属护理单元和所属科室两种属性,允许一个病区包含多个科室的床位,护理上统一管理,而统计和核算分别进行;对费别和费用种类设置收费系数属性,允许用户自行定义费别及对应的折扣系数;对收费项目定义其对应的价表分类、收据分类、会计科目、核算分类,允许用户按照不同的需要进行分类统计。
4、《应用功能的设置》
军卫HIS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各项设置使用户可以从功能上、流程上、屏幕格式上、运行环境上对程序功能进行剪裁和微调,所有设置的参数都保存在子系统的初始化文件(.INI)中。比如:护士工作站各种执行单的设置(不同的科室可以有不同的设置),病房是否管理药柜,门诊收费是否与挂号系统联合使用等等,都可以通过对系统中的相应参数进行设置,达到对功能的调整。
5、《信息切入点的设置》
一般而言,数据的录入在数据的发生地进行是合理的模式。但不同规模的医院,或处于不同的系统实施阶段的医院,还不能完全实现这一模式。该系统通过增加有关应用模块或功能,允许选择合适的中间点来录入原始数据或导入中间数据,使得系统数据完整性得到保证。
本系统在军队应用得应该算不错。由于301医院不是公司,不能进行市场化运作。以前是达因在地方推广,后来又有了军惠安、展华和天健等公司在做这项工作。听说从达因分出来的军惠安又合到达因了,目前这几个公司都在推军卫HIS。他们在地方医院推时,确实挺辛苦,因为地方医院很多都想根据自己的思路来客户化,理解好点的公司会想办法说服医院,应该按设计的流程进行。差的就按医院说的做了。
前面介绍的客户化特性,都不是改变医院流程,因为医院的流程基本是相同的,如果哪个医院要改变流程,而实施公司又不能说服的话,其结果是两败俱伤。
在本地,就有一个HIS公司实施过6个医院,但每一个医院的程序都不同,公司在当地进行修改,程序不稳定,其实医院也难受。
军惠HIS是HP的医疗系统部(安捷伦)出资,由301医院计算机室、总后卫生部信息支持中心等单位组织人员开发(现在的301医院计算机室薛万国副主任应该是功不可没),当时由达因负责市场。但后来市场上的军惠版本变得混乱起来,可能是因为军惠安从达因分出来做军惠HIS(胡总、肖总以及他们的员工原是达因的),然后展华和天健也来了。现在据说军惠又和天健合作了(天健为开发出资),这可能是与飞利蒲不够重视有关,因为李伟博士那个部门好象也没几个人。所以有了军惠安与达因的合并等来对抗天建吧。现在每家公司手里都有不同版本的军惠HIS,对此信息局袁局长和支持中心蒲助理(噢,是主任)他们也很头痛。
在加上地方医院的情况复杂,有时院领导班子的意见都不统一,想把军惠HIS上好就更不容易了。这点王主任可能就体会不到了,因为王院长、李政委他们一定会很支持您的工作的。
名字的由来
那时,466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还不错,虽然没有网络,但是计算机有20多台,还有一些小系统,如收费、报表系统等。但是,在全军系统,466毕竟只属于中心医院(上面有大军区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比较而言,466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晚的原因,一是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二是医院要建新门诊楼,设备更新、网络布线等基础工作不好做。黄伟城当时想,这没有什么,医院领导如此关心支持,这种状况很快就会改变。
此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黄伟城哭笑不得。一天,黄伟城打电话让一位同事帮忙找一份文件,同事问在哪里,他说在电脑桌面上。同事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就给黄伟城回电话,说桌面上没有,打开抽屉也没有找到。
“有了这件事,我就深刻地意识到必须要加强培训。我感觉到‘军字一号’工程的实施,工作量比较大的就是人与系统的磨合以及人员的培训。有的护士过去从来没有摸过计算机,我们就从左键、右键开始讲起,还教她们如何双击鼠标。这有个过程,很多医院在实施‘军字一号’工程之前就是这个状况。”
分系统
“军字一号”工程是迄今为止全军规模最大的管理软件系统,集中了众多各军兵种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聪明才智。在“军字一号”工程之前已经有了许多系统的单机版应用,黄伟城曾经参与开发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便是其中的一种。1992年,总后卫生部在上海召开了一个全军医疗设备应用的评审会,要求各大军区把自己做的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软件拿到会上评审,同时也为全军将来开发通用系统做一些人才、技术上的准备。
黄伟城参加评审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个系统1987年在南京军区有人做过,当时全军上报医疗设备都是以报表的形式——设备量很大,报起表来没谱;报表都是人为填的,怎么填怎么是,汇总起来的工作量相当巨大;全军设备的数字最后都要估算,其准确度可想而知。所以总后决定从各军兵种抽人,做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很大,从医院的仓库、药品到各种设备,应有尽有,技术上虽然先进,但是因为综合性、通用性太强,仓库也能用、部队也能用、医院也能用、机关也能用,从这个系统进去,一直进到业务区域比较麻烦,所以应用受到限制。“通用性的系统对于某一个专业来说确实不太合适。可是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弄了一个医疗设备的军队标准,这对于后来的开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92年评审会之后,看看时机比较成熟了,总后卫生部又要求重新做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当时,主管领导对黄伟城说,这个事情我也不找别人了,就找你,不管交给谁做,你都得参加。黄伟城一寻思,既然领导如此信任,那就做吧。
做这件事的时候,大家的压力都很大,很多人都提醒过在这件事上要慎重——因为难度太大,人们的期望值太高。可是既然做了,压力再大也要顶住,当务之急是赶紧动手。1993年初,项目组就开始筹办这个事情,原计划1994年全军统一上新系统,后来看看进度不错,又把时间提前了。无论如何,这个系统最后成功地在全军推广应用了,当时有一个评价:第一次相对准确地反映了全军医疗设备的水平。
这个系统一直用了6年,从1999年开始与“军字一号”发生联系,并且和其他单机版系统(如药品、医疗等)一样,作为一个分系统挂到“军字一号”工程上,由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301)原计算机室主任、全军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专家、“军字一号”项目组负责人、现已离休的任连仲高工直接领导。
创意
“军字一号”的名称不是由军队提出的。1995年,原国家电子工业部成立了一个“金字工程办公室”,开始是“金卡、金税、金关”三“金”工程,后来又发展了一个主要面向医院系统应用的“金卫”。当时,军队系统也想启动一个类似的东西,参与决策的有电子工业部的官员,其中一位处长建议说,能不能和国家哪个工程挂个钩?国家有个工程叫“金卫工程”,是经过副总理点头的,不如这个就叫“金卫工程”军字一号、二号、三号——一号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二号是远程医疗系统,三号针对机关,相当于军队卫生主管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个想法一提出,大家都觉得好,就赶紧拟文,上报“金字工程办公室”,很快就批准了,总后卫生部、国家卫生部也对这件事表示认可。这件事虽然在“金字工程办公室”挂了号,但是设计、实施、资金的筹集都由军队自己解决。1996年,“军字一号”工程正式立项。
“军字一号”工程主要以病人信息为中心,按照卫生经济、医疗物资、临床三条线展开。卫生经济包括门诊收费、住院收费以及成本核算,医疗物资包括药品、医疗仪器、医疗器械、消耗物品等。财务和人事管理系统没有做,因为军队已经各有一套通用的系统,项目组的想法是将来把这些系统连接起来,将这个庞大的系统在全军所有医院中推广。实际上,有些分系统在单机应用时就比较成熟了,比如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军字一号”工程把原来的系统升级了,和整个医院的其他系统集成到了一块——集成会带来很多单机版很难达到的新效益,比如医院算医疗成本,收入多少钱,成本究竟算多少,实际上是在算效益。成本核算里面有医疗仪器的投入,按照折旧率计算,仪器进来多少钱,预算其生命周期有多长,那么一年的折旧率是多少,一个月的又是多少,一件一件地算,最后汇总起来报给成本核算部门。现在就不用如此复杂了,系统里什么都有,给一个指令,一下子全算出来了。还有其他方面的好处,比如,医院的某个科室想申请一个呼吸机,报给院长批,院长会进入综合查询系统,看看医院一共有几台呼吸机,都分布在什么地方,这个科室提的要求合理不合理,合理就批,不合理就不批。审批仪器要有根据,过去很烦琐,现在集成到一块,价值和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军字一号”工程从立项到成功应用已经有4个年头了,这个系统在医院里也叫辅助管理系统,很多人认可是因为确实对医院行政、经济、医疗等方面的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比如,很多医院都有开例会的习惯,主要讨论一些业务问题。过去都是由各个部门或者秘书准备材料,现在改由信息科主任准备,或者直接从网上找资料。从领导的角度看,说话有材料了,不用别人收集,也不再是大而空的东西,都是靠数据说话,很有说服力。领导还有一个感觉,原来什么事情都是逐级汇报,中间会经过很多过滤、变形,下达指示也是这样,现在感到从最基层到他那里的距离缩短了,下面的情况,比如门诊、出入、收益、消耗等在网上一目了然,根本不用再看报表,方便极了。如今,很多上了“军字一号”的医院的内部文件和通知都从网上发。
正因如此,许多人要求“军字一号”继续发展,具体提出的有医学影像系统(PACS),就是把所有的医学影像数字化——将所有的片子放在服务器里,对于医生来说,是你的病人,你可以看,不是你的病人,你想学习也可以看,大家还可以在一起讨论。另一个是电子病历系统——医生给病人开一个化验单,采个血样送到化验科,然后再送给医生,这个过程可以在网上做到。病人的病历和医院中所有的医疗文件全部数字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存储和使用的方便——比方说,一个病人今天在北京看病,明天到了广州了,还想看病。现在的状况是,广州的医院需要重新给他作检查,医疗水平差一点的医生在一段时间内还得不出明确的结论。如果应用了电子病历系统,广州的医院完全可以继续病人在北京的检查和治疗。
CMM模型
对于“军字一号”的具体开发过程,项目组的人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感受,但是其他方面的感受却不少——国内的管理信息系统很多,真正应用成功的系统所占比例极低。第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领导是否真的重视;其次是这个工程有没有充分的论证,真正地把握需求;第三就是对软件在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有没有严格的控制;第四,新的软件系统用上去后肯定会有很多问题,有没有坚持维护和补充完善的劲头。4个方面中任何一个出问题,系统的应用质量和水平都要大打折扣。在4个步骤中,第四步最不容易落实,因为后面的工作甚至比开发时还要复杂、吃力,干起来没名没利,不容易坚持住,可是,这个步骤不做好就很难有好的结果。
因为这些环节常常被忽略,所以项目组的人认为现在国内软件公司虽然很多,但是软件精品却很少。其中有人曾经琢磨过CMM软件成熟度模型,觉得如果按照这个模型来划分,国内90%以上的软件都只能属于一级,只有个别会达到二级,要进入到三级、四级就异常费劲。“可是,要发展成为软件大国、强国,大家都得进入三级、四级,所以要加强软件开发及应用的管理,我们在做‘军字一号’时就在想,要参照这个模型来加强管理。”
“军字一号”完成后首先面临的是推广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医院一直处于观望状态。1999年11月上旬,“军字一号”工程以计算机专业委员会的名义召开了一个现场研讨会,实际上是几个做得成功的医院介绍经验、体会以及总后卫生部部长做报告。各大单位的主管部门都来了,报告结束后分组一讨论,许多人就说,没说的了,回去赶紧弄吧。
后来,据说有一个医院上了“军字一号”,院长从中尝到了“甜头”。有一次,他到别处做报告,中间讲了个笑话:医院上了系统之后,护士把电脑玩得很溜,素质全面提高,找对象也好找了。
301三步走
作为全军规模最大的医院,301经常成为大系统开发的基地。可是,“军字一号”工程启动时却有好几家强有力的竞争者,301得到这个项目还是动了一些脑筋。此事说来话长。
算起来,“军字一号”系统在301应该是第三代了。第一代是在小型机上做的,1985年启用,当时是和人民大学合作的。由于开发人员对医院的业务细节不是太了解,所以最后出来的系统并不适用。后来,301设法选进了一些既懂技术又懂医院业务流程的尖子人才,由他们负责设计开发。经过长时间的补充、磨合,慢慢地也用了起来,但是再深入一步,就进行不下去了,因为小型机的处理能力不够。这个小型机的型号是HP3000,个头不小,能耐却有限,实际上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的产品。那时侯想要先进的机器都没辙,因为“巴统”政策控制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出口。机器要升级,一造预算就是两三百万元,当时医院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钱。后来,301计算机室的技术人员就想了一个办法:当时,286 PC已经出来了,PC虽然干不了大事,但是做简单的业务处理是没有问题的,前提是联网。所以他们在后台选用PC服务器,将要害数据放在主机中集中管理,把PC和主机服务器连接起来,诸多业务在前面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分散服务器的负荷。这种分散处理的办法就算是301的第二代系统,花钱不多,应用面却比较广泛。当时一位副院长对计算机室主任任连仲说:“你们是发挥了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1995年,有些医院来301医院看了以后就想要这套系统或其平台,当时医院也没有专门的营销机构,军队系统在很多方面又受到限制,所以关系不错的就给它一套,勉强派人去个三五天,当然谈不上专业的服务。任连仲记得国家信息中心也向301要了一套,他们一看这个平台做得不错,就对任连仲说:“知识这个东西我们不能白要,我们要付费,但是你们也别要高了,我们的经费也很有限。”任连仲当时就犯愁了,要多少钱呢?这是个问题。后来信息中心的一个处长给任连仲打电话说:“要多少钱,你开个口,我听听行不行。”任连仲想了半天才说:“这样吧,1万~1.5万元这个范围,你看行不行?”“那好,我给你1万元支票,外加3000元现金。”一听到对方兴奋异常,任连仲就知道要少了,不过有现金也算是安慰,至少可以在计算机室内给大家一些鼓励。
上“军字一号”工程之前,在全军应用的几个单机系统应用起来并不能解决医院内部的管理问题,特别是对于大医院。单机不够用了,这些医院就给总后卫生部写报告,意思就是给点钱,要上网络系统。当时卫生部的主管人员想,拿两三百万元钱并不成问题,可是这家给点,那家给点,两年以后能看到什么结果?倒不如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使用,做一套标准软件,做好以后先弄几个样板,样板行了,再向全军推广。301很快就获知了这个信息,他们十分希望开发的基地和样板能够放在301——据说,技术实力雄厚的南京、上海的大医院也在争这个“基地和样板”。
任连仲想了一个主意,他发动计算机室的力量搞了一个研讨会,特地邀请总后卫生部主管领导参加,目的是让首长听听他们研讨的东西怎么样。一切准备好了后,任连仲就给首长打电话:“我们今天晚上有一个研讨会,希望您能够参加。”首长说:“研讨会啊?要是研讨会我就不能去了,比较麻烦,我还得和上级机关汇报。”任连仲一听不好,赶忙说,不是研讨会,是沙龙。首长说:“沙龙行,这个不用汇报了。那我就去了。”晚上,首长来了,和大家一起吃了盒饭后就一块听,听完以后又讲了半个小时,基本上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讲出来了。首长讲话时有人记录,整理出来后又交给了院长。后来有一次院长在电梯里碰到了这位首长时说:“你在我们计算机室的讲话很好啊!”不久,301得到了“军字一号”工程的开发任务。说“公关”是笑话,实际上,主管领导除了看到301医院计算机室的力量在全军乃至全国都是相当强的,关键还在于301在医院信息管理方面有思路,这才是真正“打动”首长的原因。
三查七对
“军字一号”工程得以顺利完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参加开发的人虽说都是工程技术人员,但是大部分长期在医院工作,对于医院的业务流程相当熟悉。“你要是纯工程技术人员做这件事就要命了。”
当时也有软件公司试图做类似的东西,最后没有做成,根本原因是不肯花时间去深入业务或者花了时间也没有深入到真正的业务。医院和企业不一样,企业之间的许多管理模式都差不多,医院的业务流程却千差万别,规章制度相当严格,比如护士口头常挂着一句话:三查七对。医生下了医嘱,要用什么药,一直到送给病人服用,这个过程需要“三查七对”,因为有时候医生也会有疏忽。在设计软件的时候,这些规则都需要纳入进来。所以,“军字一号”项目组的成员必须先到护士班跟班劳动两周,设计“护士站”的人抱来一厚摞医嘱反复揣摩,需要反复揣摩的还有和大辞典一样厚的医疗护理操作规则。项目组的人认为,长期在医院里摸爬滚打的技术人员做出来的东西比较接近实际。
过去,医院基本上是手工操作,现在使用了计算机系统后,手段变了,规则却不能轻易改变,但是在具体的方法上还是有一定的灵活度。比如收费,手工处理时,医生开了医嘱,护士“三查七对”后到药房抓药,一摆药就要算钱,然后还需要核对:有钱,药出去;没钱,药就出不去了。有些医院坚持这样做,但是用计算机的处理流程时这样做就不太合理:为了卡住不欠费而设计了这个门槛,但假如抢救病人时急需药品,摆药的人还是把药扣住。人命关天,这样做太不人道。“我们也有让医院不欠费或者少欠费的手段,比如在医生下医嘱的时候就可以查病人的费用,如果费用足够,需要做个大检查,能开就开了,如果费用不够,用X光能够检查,用核磁更好一些,这种情况下核磁就不开了。还有预交金报警系统,病人的钱花到80%或者90%,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病人准备费用。这些都是医院的业务特点,把握这些业务特点有时候比技术更加重要。”
新“招牌”
人才观的巨大变化是“军字一号”工程的副产品。“军字一号”工程开发成功并得到较好的应用后,全军各级领导都很重视,决心很大,466医院也不例外,院领导表示要“克服一切困难迎头赶上”。此后,466医院着手在人才、技术上做了大量准备,黄伟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466医院的。据说,466医院把黄伟城从464医院“挖”过来颇费周折。
医院的发展需要理、工、医结合,过去,“工”在医院所占的比例极少,地位也很低。这两年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少医院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空前迫切。原来,医院的“招牌”主要靠名医名专家,现在又有了新“招牌”——看这个医院有没有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任连仲现在经常在一些医院走动,院长一见到他就说:“老任,计算机专业方面的人才,你帮我们活动活动增加几个。”任连仲认为,这实际上是观念的变化,过去一说进信息技术人才,医院就推说没有编制,其实,部队医院不应该因为编制而进不来人。减掉几个其他部门的闲散人员对医院并没有影响,可是增加了几个计算机人才,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就提高了。现在,几乎所有的部队医院都能认识到这个问题。
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大环境不错,困难也不少,系统应用上不去主要由于传统势力的阻滞。有的医院总是抱着人工的一套不放,非得让计算机适应人工的操作——大多数参与过“军字一号”工程开发的人都认为,人工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用计算机、网络可以改一改,这也是个变革的机会。
军字一号,全称叫作“国家金卫工程军字一号”,是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牵头,于1997年开始组织全军60余位专家,在原来“高级版”基础上,重新设计规划,历时三年,于2000年正式下发全军使用。实际上在1999年就开始小规模的应用了,达因公司成为“军字一号”产品在地方推广使用的企业,在地方使用的时候,叫“军惠”。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又有一家叫展华的公司也在推广“军字一号”产品,与达因公司形成竞争关系。再后来,又有一家叫“军惠安”的公司也在做“军字一号”的推广,由此,军字一号产品在地方实施的版本开始混乱起来。
2002年,天健公司和总后勤部卫生部签署了独家代理3.0版本的协议,将“军字一号”产品全面升级,地方版本改名为“天健军卫HIS”,3.0版本只有天健公司一家代理推广。
除了上述的几家公司之外,市场上也有其他的一些公司在推广实施“军字一号”产品,这多半都是从上述几家公司拿到的授权,直接从总后拿到授权的,3.0以上版本只有天健公司一家,在这以下的版本,我就不清楚了。
版本的变化
1.0版本
构建了“军字一号”产品的技术框架和体系结构,一直沿用到现在。
2.0版本
全面改写药品管理系统,新增加门诊医生站,支持持卡就医
3.0版本
全面升级,oracle升到9i,客户端全部升级到PB9,统一所有程序的安装运行环境,改进用户权限管理机制,更新输入法机制,取消P盘映射,新增加感染控制、护理系统(整体护理使用)、科研管理等程序模块,全面整合PACS、LIS,改进电子病历为格式化电子病历等等。3.0版本的变化比较多,一时三刻说不完,主要的就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