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团位于阿克苏市南郊28公里处,阿克苏至塔里木公路和10多公里长的防渗灌渠纵穿全团。始建于1958年,是一个以农主,农、林、牧、加工、副业全面发展的中小型农牧团场。
地理位置
六团双城镇地处天山南麓台兰河冲积三角洲中下部“一市两乡两镇”之中。北与阿克苏市相连;南与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相邻;西与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接壤;东与温宿县古勒瓦提乡、克孜勒镇毗邻。现辖11个连队、2个社区,辖域总面积141.02平方千米。
经济发展
2022年,六团双城镇实现生产总值10.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年末总人口14212人。
建制沿革
1956年8月,农一师勘测队进驻“荒地”踏勘规划设点。
1957年1月9日,农一师从工程支队和原胜利七场(现五团)等地抽调2400余名
河南支边青年,从兵团机运处、师直机关下放人员、来自尾亚的自愿来疆人员,从甘肃
张掖、
武威等地招收的农民,汇集到“荒地”拓荒建场(架桥、修路、开渠、造田)。成为农场第一批屯垦拓荒者。
1958年1月1日,在“荒地”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胜利第五场(简称胜利五场)。1月3日,农一师党委决定由梁焕清、肖自法、张乐则、高化、陈洪升、刘满堂6人组成胜利五场临时党委。1959年1月4日,胜利五场更名为胜利十场。
1969年4月26日,胜利十场按序列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六团(简称六团)。1975年6月,兵团和农一师建制撤销,六团改称新疆
阿克苏地区农垦六团。
1982年6月,兵团体制恢复,农垦六团改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农一师六团。
2012年12月24日,根据中央规定,兵团农业师团更名,六团改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六团。
2016年1月9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阿拉尔市双城镇人民政府,镇政府驻第一师六团团部办公楼(迎宾路87号)。
获得荣誉
2021年4月,经国家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评审、公示,批准创建2021年度农业产业强镇,同年10月,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发展
六团工农业发展潜力很大,尚有5万亩可开垦荒地待开发200年可形成13万担棉花生产规模,其中约50%,长绒棉。到2005年棉花将增至15万担,大米100万公斤全部实现优质化。西部大开发思路:一是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紧紧抓信农业生产不放松,重点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实现优质品种的本地化和系列化,以低成本、高品质、高效益参与市场竞争,推进农业产品化进程;二是压缩一切
非生产性支出,集中财力、物力改造
农业基础设施;三是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中长期发展计划,以市场为导向,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四是在深化管理上苦练内功,通过抓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广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从严治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快两个文明建设发展步伐。
政策
六团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洽谈购销业务,带资开发荒地给予8年免收利费的优惠政策,允许客商租赁承包成片耕地,参照改造经营工副业单位可租赁距阿克苏5公里的成片土地,供客户造厂、造库、办农场。对外承接棉花、稻米、清油、优质苹果、香梨、条砖等产品的现贷和期贷合同。团建筑安装公司具有四级资质证书,可承包各类楼房和水利工程。
城镇建设
六团位于阿克苏市南郊28公里处,阿克苏至塔里木公路和10多公里长的防渗灌渠纵穿全团。该团充分利用穿团而过的“一路一渠”的地理优势,在团部建设滨河路、建设路、晨光路3条纵向道路和健康路、迎宾路、友谊路3条横向道路。同时建设一条滨河景观带、一条商业街、一条环城公路,彻底改变荒地镇的旧格局。
参考资料
团镇概况.第一师阿拉尔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