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批准的实验室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经教育部审批设立。实验室立足云南生物多样性、气候多样性、地理多样性和民族多样性优势,依靠实验室修德博学、敬业创新的团队精神,持之以恒,自主创建了实验室立足的核心理论—“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和保护”,形成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鲜明特色。
发展思路
紧扣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一条主线,立足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产方式多样性独特的研究条件,针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和保护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系统开展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形成独具特色实验平台,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总体定位
立足资源,扣准特色,自主创新,领域前沿。即立足无可替代的云南生物多样性优势,扣准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促进种质资源保护的研究特色,自主创新其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引领本领域国际研究前沿。
研究目标
阐明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品种资源保护的基本原理,发现基本规律,创建基本方法,构建综合应用技术,提供成功范例,为国家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产业化基地提供原创性研究成果、创新人才和信息咨询。建成独具特色、国内外知名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和保护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根据实验室定位和目标,长期形成了两个方向:其一,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其二,农业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持续利用。两个方向为一个有机整体,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促进品种资源的保护,品种资源合理利用增强控制病虫害能力,两者互为前提,因果互动。
研究内容
1.判识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作用、效应、规律和特点;
2.研究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分子、个体、群体水平的机理和机制;
3.构建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应用模式和方法;
4.研究农业生物多样性促进种质资源保护的效应、时空尺度及其关联;
5.农业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创新和利用;
6.构建通过利用促进保护的应用模式和方法。
研究特色
1.国际上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不可替代的对象和条件
我国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多样的生产方式以及众多的农业人口在国际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云南特殊的地理地貌、气候、民族、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均为国内外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不可替代的对象和条件。
2.农业生物多样性学科前沿特色
实验室提出了在利用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框架,在国际上创建了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理论,实现了通过利用促进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技术突破,形成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应用模式,具有明显的学科前沿特色。
3.利用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和条件,提高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地位
实验室长期以来立足不可替代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主线,聚焦利用与保护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在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种质资源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形成了通过利用促进保护的学科前沿特色,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和高度关注,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国际前沿地位。
4.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推进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学科发展
农业生物多样性虽然是当前国内外农业研究最热门的课题之一,但其发展历史仅十余年,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实验室长期的工作积累,促进了该学科的交叉融合、信息交流、人才聚集和培养,丰富和发展了学科内容,推进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学科发展。
5.为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支持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恢复和保持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实验室长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新途径,努力为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创性研究成果和技术支持。
研究队伍
实验室现有研究开发人员56人,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21名,4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占84%,留学回国人员32名,具博士学位29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6名。有国内外客座教授22人。学术队伍中有973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云南省特聘教授1人,云南省学科带头人6人。2006年实验室创新团队带头人朱有勇教授获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云南省政府颁发的首届兴滇人才奖;李成云教授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蔡红副教授获得教育部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科研成果
五年来主持实施和完成了国内外相关科研项目141项,研究经费3934万元,其中973项目1项,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4项,863计划6项,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业高技术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云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该创新团队提出了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和保护传统农家品种的构想,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潜心研究,取得了两方面的主要成就:其一,发现了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基本规律,发明了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专利技术。近三年来,该技术发明在云南、四川的累计应用面积已达2366.34万亩,且面积逐年扩大,恢复使用传统农家品种179个。其二,发现了农作物物种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基本规律,发明了玉米、马铃薯、小麦、蚕豆作物多样性控制主要病害4项专利技术,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三年来仅云南省已累计推广1200余万亩,恢复使用传统农家品种52个。在Nature、Bio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5部,其中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在《Nature》第406卷6797期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生物多样性利用和保护方面曾获国际奖2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农业部丰收二等奖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31名,硕士研究生235名,本科生470名。
科技交流
实验室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荷兰、菲律宾、越南、泰国等28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的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与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国际植物资源研究中心(IPGRI)、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CIP)、英国 Wolverhampton大学、荷兰Wageningen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长期地开展了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与11个国家和3个国际农业研究所建立了ABPM(Agriculture Biodiversity for Pest Management)研究网络。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10余个单位进行了长期科技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流动、竞争、开放、合作的局面。
仪器设备
实验室经过长期的积累,目前已拥有1500多万元先进配套的现代化仪器硬件设施,如超微结构研究系列,离心机系列,核酸分析系列,蛋白质分析系列和计算机人工智能分析系列,并有良好对内对外计算机网络系统。拥有两幢共计5140平方米的科研楼,800平方米的试验温室及七个校外研究示范基地。
为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平台和服务功能,实验室设立了专门的仪器管理岗位和严格的规章制度。设备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责任值班,值班人员根据实验室管理规则,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做好有关情况记录。运行以来,极大地方便了室内外的科研人员,晚上,节假日都能很方便地到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大型仪器测试实行有偿服务,无论本室教学科研测试或对外服务,根据药品成本及仪器开机损耗费用适当收费。主要设备的使用情况是:离心机系列年运行2183机时、人工智能系列年运行3921机时、核酸分析系列年运行3342机时、电镜系列年运行1206机时、蛋白分析系列年运行1426机时,3台PCR仪年运行平均都在6000机时以上,电泳和数据图像处理系统年运行也在6000机时以上,基本处于开机状态。
发展目标
发现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基本规律,明确基本原理,创建基本方法,构建综合应用模式,提供成功范例,具体目标为:
(1)基础理论:明确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遗传学、流行学和生态学原理。
(2)基本方法:构建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应用模式和技术方法。
(3)应用范例:提供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应用范例
(4)学术地位:在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研究方面保持国际前沿地位,对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的影响。
(5)人才培养:形成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优秀科学家群体,培养博士、硕士生100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1 22:26
目录
概述
发展思路
总体定位
研究目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