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诗》是法国作家
克洛德·西蒙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1年。
内容简介
《农事诗》分为五部,并有序幕。序幕由一个场景和两个主要
人物的裸体雕像的描写构成,完全像一幅画。第一部的开头颇似传统的历史小说,把主人公的面貌和经历作了简要的介绍,然后才进入对大革命时期的动荡和主人公前期的历险的描述。第二部写战争中人类的处境,其中也写了第二次大战初期法军大溃败的悲惨情景,景色是冰天雪地,寒风彻骨。第三部用倒叙的笔法,刻画了圣—米歇尔城堡在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侵蚀中破落荒凉的景象和这个贵族家庭的衰败,中间穿插叙述了这个贵族家庭的长子在大革命中对贵族阶级的背叛,在国民公会投下举足轻重的一票通过处决国王的决定,犯下君之罪,以致在家庭中造成无法弥补的决裂和两个挛生兄弟间的刻骨仇恨。这部分还叙述了主人公在炮兵部队中艰苦的征战,在意大利宫廷任大使时的斗争,以及他在大革命时期从死囚狱中救出一位美貌放荡的保皇党女子的冒险经过。第四部比较集中地描述英国青年O参加1936年西班牙内战的经历,以及他对革命与战争的迷惘与幻灭。第五部悲剧达到高潮,转入尾声。圣—米歇尔家在政治上誓不两立的一对挛生兄弟在大革命风暴中背道而驰,多年后终于在故居城堡黑夜大树下最后相见,正是哥哥在大革命后期提出的一律处死曾逃亡国外携带武器回国的人的法令,导致始终不渝忠于国王的弟弟的被处决。那位从小和两兄弟一起长大的奶妈的女儿、像大地一样忠诚质朴的女仆巴蒂只能从窗帘后窥看骨肉相残的悲剧,为之呜咽啜泣。在这位女仆的照料下,身心俱受创伤的老将军在古老的庄园中孤单寂寞地度过残年。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971年发表《
导体》后,作者不断发表小说或剧本、论文和散文。直至1981年,作者经过五年的埋头创作,写成了他的第十六部作品——《农事诗》。《农事诗》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家族旧闻写成的,可以说是《
弗兰德公路》的续篇。
人物介绍
法国将军L.S.M.
原为旧制度时期的炮兵团军官,法国革命后当选为国民公会委员,1793年投票表决处死路易十六,共和二年擢升为将军,兼任公安委员会委员,曾亲自参加过国家法令、政策的制订,指挥过许多保卫革命政权的重大战役,在恐怖时代最严重的时刻,他救出一个女保王党人,并在后来娶她为妻,在戎马倥偬的战争间隙,他定期给自己的女仆巴蒂写信,询问和安排自己领地的农事活动。20年后,他返回故里。这时,他亲手建造的城堡已经破败,他的第二个妻子和他的儿子正准备背叛他为之浴血奋战的事业,他孑然一身,只有忠心耿耿的女仆与他作伴。
英国青年O
1936年投入西班牙人民反对佛朗哥叛军的战争,在一次视察前哨时被敌人的子弹打穿了脖子,伤愈复员后又遭警察逮捕,最后终于返回英国。
法国骑兵S
1940年在比利时征战时随团溃退,被德国击伤后当了俘虏,关进德累斯顿附近的一个集中营,随后侥幸逃脱。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农事诗》是一部史诗式的长篇小说,像古典悲剧那样分为五部,主要写了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中一位背叛了贵族阶级的将军的坎坷一生,表现了作者最关切的主题:大地与战争,自然与历史,尽管世事沧桑,四季农事周而复始,历史长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滚滚向前。
小说采用古罗马诗人
维吉尔的长诗《
农事诗》为名,因为小说主人公不论是在大革命的惊涛骇浪中或南北征战的炮火震天、硝烟弥漫中,都念念不忘家园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同时也寓寄维吉尔诗中含蕴的哲理:世事纷纭,复杂多变,只有四季恒常更迭,有秩有序,人也仅能在田园耕作中享受乐趣,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获得安宁与慰藉。
艺术特色
在《农事诗》中,作者放弃了他一贯激烈的反传统的写作方式,而选择了一种类似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手法。在结构上,全书非常明晰地分为五部分,有序幕,有头有尾。在叙述方式上,也不再使用之前作品中经常使用的迂回曲折、没有标点的长句子,复杂的插入语,以及变幻莫测的意识流手法等,而是语言比较简练,句子绝大部分简短、明确、完整,标点清楚,段落分明。并且,作者还在小说中使用一些排版标志,如斜体字、罗马字体等来回转换的方式来帮助读者阅读,这使读者可以非常轻松地理出小说叙述中的序列。在每一个叙述序列中,线索是明晰的,即三个主人公各自的经历,相应地,时间和空间也是有序的。另外,在L.S.M.将军的叙述序列中,作者使用了设置悬念这一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使情节引入入胜的技巧,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式的文本面纱之下却隐藏着对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再现美学及传统写作方式的温和反拨。
一方面,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者大都如上帝一般全知全能,小说人物经历过的任何事情,心中的任何波澜,他都知晓,而叙述人称一般是第三人称。在《农事诗》中,每个人物的经历皆用第三人称来叙述,而且人物的所有外部、内部(心理)活动也都有所描绘。如小说第一部开篇,“他五十岁,现任意大利炮兵部队司令,驻守在米兰。他穿的制服上装的领子和硬胸都绣有金饰花纹。他六十岁,监管着自己的城堡里建造太阳台的收尾工程,身上抖抖瑟瑟地裹着一件军人穿的旧宽袖长外套。他眼前出现黑点,当天晚上就死去了。他三十岁时,是上尉军官。他常到歌剧院去看戏”。(第236页)似是L.S.M.将军的历史传记,但又不是。因为叙述者竟然知道L.S.M.将军死前“眼前出现黑点”这样的只有当事人本人才知道的事,而且历史传记中也很少出现“制服上装的领子和硬胸都绣有金饰花纹”“身上抖抖瑟瑟地裹着一件军人穿的旧宽袖长外套”这样的细节描绘。对于参加西班牙内战的英国青年O和二战中的法国骑兵S经历的描述也与此相似,只是少了一丝历史传记的意味,更接近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手法,“天气严寒,冷得酒都在军用水壶里冰结了”,“由于天气严寒,他们把车厢门完全拉上关紧。把眼睛紧贴着那门上还留下的一条垂直的小缝,可以看见雪中单调而荒凉的田野慢慢地移动过去”。这是法国骑兵S被俘、押在火车上的情景。行军途中,骑兵们“每天都得为马钉上防滑的铁掌,那些于活的人对着自己的手指呵气,一边咒骂,一边把大钉头的螺母拧进马蹄铁里”。让人感受到这类叙述用语准确,应该说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真实、准确描绘,似乎它与现实生活并无二致,是真实可信的。但是,与此同时,小说中不时出现的另外一些句子却令人怀疑其真实性。法国骑兵S,“他在一部小说中叙述了当时情景以及其中事情是如何发展的。如果考虑到他当时由于疲劳和缺乏睡眠对声音和险境的感觉迟钝在记忆中难以避免产生漏洞或歪曲,那么仍然可以认为这是根据事实尽可能忠实的记述……”(第260页)、“刚写完这一句,他感到对没有身经类似情况的人这句话几乎是无法体会的,这时他把手抬起”(第256页)。它们让人以为正在阅读的、认为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其实是由人物自己叙述的,小说叙述者的作用只是转录已成文本的内容。小说是为了再现被叙述者的真实经历,但是,由于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才知道,所以小说的叙述也就存在两种可能性,真实的或虚假的。由此可见,作者表面上是在进行再现描写,但又利用读者可以感觉到的转录功能,在暗中破坏了再现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作者对于L.S.M.将军传奇一生的叙述模仿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为了求得情节的起伏设置悬念的模式。小说首先向读者展示了L.S.M.将军的辉煌生涯:曾被选入国民公会、任驻那不勒斯的法国大使、意大利炮兵部队司令、拿破仑时期的炮兵部队督军等。按常理,L.S.M.将军家族应引以为荣。但是,L.S.M.将军的后代却将有关他的“旧文件、过去的信件和登记簿”藏匿在由糊墙纸遮住了门的壁橱内。这是悬念之一。其二,小说第三部一开始描述了圣—米歇尔城堡的破败萧条(第327—330页),接着就出现了“的确是有什么东西隐藏在这个地方。为这件事,古堡紧闭,这件事曾经既使它受到突然的摧毁,也让它像是一座坟墓,一个残废的看守那样仍然屹立着,对于这件事,它是见证者同时也是付出代价者”。(第330页)至于“这件事”及隐藏的东西是什么,第三部未给出答案,相反,在结尾处,还出现了另一个谜团:L.S.M.将军竟然有一个兄弟,但是,人们却从未提起过。而且,小说在讲述这一事件时的扑朔迷离的语言,又勾起了读者弄清谜底的欲望。当然,如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一样,小说在最后一部为读者解开了所有谜团。原来,L.S.M.将军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曾背叛了他的贵族家庭,曾投票赞成处死国王,曾下令逮捕保皇的亲弟弟。但是,虽然L.S.M.将军及其家族的故事读来真切感人,也富有因果性和逻辑性,但其真实性在分析之后却值得商榷。L.S.M.将军的传奇人生及其家族的恩怨是叙述者通过一些堆满了灰尘的“旧文件、过去的信件和登记簿”,以及别人的记忆来复原的。它们的可信度似乎并不高。小说中有这样的句子,“后来大概就发生了这一次见面:这两个人,两弟兄最后一次会晤(最后一次对抗)”(第543页),“或者不是这样。正好相反。”(第567页)作者在一步步揭示真相的过程中,同时又用类似“大概”“或者”等字样告诉真相的不确定性。可以说,小说复原的故事就如建筑在沙滩上的大厦,是没有根基的,潮水随时会将它夷为平地。这种叙述方式其实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看法,“尽管这类小说宣称自己‘客观地’描写它称之为‘现实’的东西,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很清楚,由于实质上不可能把‘一切’都描写出来,现实主义小说就严加束缚自己,把故事的零乱内容组成系列”,也实现了运用戏拟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书写方式,揭示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再现真实的虚假性的目的。
作品评价
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副教授宋明炜:“至于西蒙具有代表性的获奖作品,则是他一生中所写的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农事诗》。这实在是一部前卫到令人很难适应的作品,它几乎完全抛弃了叙事的既有规范,并打破传统的写实艺术模式,故事情节线索只有支离破碎的显现,它那庞大驳杂的内容——包容着古老家族的历史传奇、个人经历的模糊记忆、对古代战争的想(像)〔象〕与研究及人物亲历的现代战争的印象,全都以近似图案的方式循环穿插地出现,大量浓郁丰富的感觉(特别是视觉)描写密集地连缀排列,构造出一个色彩斑斓(lan)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空间。”
作者简介
克洛德·西蒙(Claude Simon,1913年—2005年),法国作家,1985年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他少年习画,青年时期曾站在共和党人一边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后又加入法国军队参加二战,1940年5月被德军俘虏后又成功出逃。其文学生涯始于1941年完成的小说《作假者》(Le Tricheur),1960年出版了以二战为题材的小说《弗兰德公路》(La Route des Flandres),获得了《快报》文学奖。1967年出版了小说《历史》(Histoire),获得当年梅第西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