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机制
指农民在合法的产权关系下,利用这种权利关系来配置,获取资源
农民增收机制是指农民在合法的产权关系下,利用这种权利关系来配置资源、获取资源,并且组织生产活动,从而使得自己的收入获得最大化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活动机制。其内涵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词语解释
从资源分配方式上来分,可以分为市场型农民增收机制、计划型农民增收机制和混合型农民增收机制。从收入分配方式上分,可以分为生产型农民增收机制和再分配型农民增收机制。从发展阶段上来分,可以分为增长型农民增收机制、可持续型农民增收机制和自由发展型农民增收机制。农民增收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农民增收机制是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共同研究内容。
发展状况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农民增收机制,从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到当代学者提出的“公司+农户”理论、城乡分治理论以及非农增收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但仍存在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的问题,应积极探索,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健全的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农民增收机制。
2018年9月报道,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目的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立优质优价的粮食收储机制,促进粮食生产从“重产量”向“重质量”转型,种粮农民增收从“靠产量”向“靠质量”转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15 17:13
目录
概述
词语解释
发展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