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婚礼
彼得·勃鲁盖尔创作的木板油画
《农民的婚礼》是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于1568年创作完成的木板油画,现收藏于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画作内容
《农民的婚礼》描绘了举办婚礼喜筵时的热闹场面:地点看上去像一个谷仓,墙垛用干草堆成,人们坐在用树干制成的简陋板凳上,围在长方形桌前就餐。
近处那个端食物的人身穿蓝衣、头戴红帽,还系着一条白围裙,在他的前方和左后方,有两位身着红色、白色服装的人与他相呼应。前一位是他的搭档,将人们的视线带到画里面;后一位是喜筵上的乐师,可他顾不上和同伴一起合奏,只是远远盯着刚端上的食物。
与远处人群的密集不同,前景中蓝衣人周围的空间却是格外开阔,在空隙之间,可以注意到两个分别戴着绿帽子和红帽子的人,他们一个举着空酒杯似乎在招呼要啤酒,另一个伸出手来接过木板上的食物,使餐桌外围与内圈的人联系起来。而在他的红帽子与蓝衣人的红帽子之间,留出了一个衬着墨绿色布景的空挡,新娘满意地坐在一个纸糊的花冠下方,头上也戴了“宝冠”。即使处在后排,也让人能够一眼辨认出她的特殊身份来。她闭着眼睛,双手交叠在一起,似乎脱离了喧闹的环境,独自陶醉在对婚姻的冥想和期待里。红扑扑的脸蛋并不漂亮,可是自有幸福的笑容挂在嘴角上。左边坐着两位神色镇定的老人,看来好像是她的父母。右边两位戴着白头巾的女子大概是伴娘。
席上的人很多,但大都庸庸碌碌,或者心事重重,他们自顾吃喝,只有角落里的教士在聊着天。餐宴看上去还算丰盛,可仔细一瞧,那些盘子里都只有薄薄一层,不知是面饼还是米粥。尽管如此,人们仍吃得津津有味,坐在地上的小孩吮吸自己的手指,享受着这顿平日里难得遇到的“美味”。
创作背景
16世纪初期,尼德兰绘画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无论是创作题材还是表现手法都变得丰富多彩。出身于艺术世家的博斯,其作品风格打破了尼德兰传统绘画中虔诚、肃穆的宗教气氛,创造出让人眼花缭乱的、充满叛逆性格的寓意性画面。画中常出现的怪诞、夸张的形象,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加入了画家本人的幻想,形成了博斯独特的艺术语言。勃鲁盖尔在继承博斯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吸收了尼德兰民间美术中的因素,将宗教画逐渐演变为风俗画,描绘出自己所熟悉的农村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从而赢得了“农民勃鲁盖尔”的称号。
《农民的婚礼》创作于1567~1568年,勃鲁盖尔经常到乡村访问,参加农民集市活动;他也跟别人一样,带上礼物参加农民婚礼。他经常在这种场合他仔细观察农民各方面的活动。作这幅画时,正是16世纪的新基督教派为了促进西欧宗教改革,打击罗马天主教会,反对西班牙的异族统治,发动“捣毁圣像”运动的前夕。作者描绘下农民特别是盛大婚礼下所表现出来的悲惨生活境遇,是对当时统治者无声的抗议和鞭挞。
艺术鉴赏
主题
《农民的婚礼》 是画家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品。作品中将农民婚礼场面中的人物和事物再现出来,反映出了农民的现实生活。这幅作品旨在反映农民生活中的点滴生活,记述底层人民安和的温暖生活。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还想表达出农民生活的简朴,与上流社会的奢华形成对比,作者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不仅仅是想展现农民的幸福生活,他更想通过农民这种简朴的生活就能带来的幸福感,来反衬当时社会的残酷,引发社会对农民阶级的同情。他画作的终极目的是能够引起社会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让农民过上真正幸福的日子。
在创作中画家有意运用着色策略来突出农民婚礼的朴素,赏画者多数是上层社会人士,这就运用绘画的方式来增加了上流社会对底层社会的认识。此外,画家的创作期是北欧的战乱时期,战争发生,生灵涂炭,农民连这样平凡的幸福生活都会被随时终止。这就反映出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农民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的期望。整个作品中,细腻的笔法和简单的用色,都反映出了作者对大众和平生活、安康喜乐生活的向往,满满地反映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情怀。
形象
对于婚礼来说,新娘和新郎是主角。在这幅画中,墙上的一席绿色帘布让人们发现了这场婚宴的主角新娘。新娘满意地坐在一个纸糊的花冠下方,头上也戴了“宝冠”。即使坐在后排,也能让人们一眼就辨认出她的特殊身份。新娘幸福地闭着眼睛,双手交叠在一起,似乎脱离了喧闹的环境,独自陶醉在对婚姻的退想和期待里。她红扑扑的脸蛋并不漂亮,可是自有幸福的笑容挂在嘴角上。
画面上的婚宴总的看起来不是很隆重热烈,就像是农民一次很平常的聚会一样,但是人物各自的动作、表情都刻画得活灵活现、生动传神,让观者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画面上那个乐师看起来憨厚老实,迷茫地看着食物,好像很饿了的样子。而画面左端,那个把自己盖在红帽子下正专注吃着食物的小孩,天真可爱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就好像人们身边活生生的人物一样,使画面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可是,本应衣着讲究、食物丰盛、热闹非凡的婚礼却在衣服简朴、食物简单和摆设简陋的场景中匆匆进行。而人物的表情也都有一种淡淡的忧郁或迷茫,缺少节日的气氛,这些似乎都向读者展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也表达了画家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设色
为了凸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在着色等方面进行了艺术处理。为使图画和农村的筒朴气氛相适应,他在作品中使用了近似色来给农民的衣服着色,明暗大为淡化,甚至将阴影省略,这就让画面的跳跃感减弱,婚礼突出朴素的幸福。简陋的谷仓在暖色调衬托下,呈现欢乐饮宴的气氛。
墙上仅用一席绿色帘布使得新娘及家主所在位置突出,也使得主题集中,令观赏者感到,虽是普通农家的宴席,却洋溢着隆重甚至圣洁的气氛。
构图
画家以从餐桌一端斜向展现纵深的形式把众人围聚就餐的情景表现得条理清晰,空间效果非常好,是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对角线构图法。近处那个端食物的人正是一个大三角形的顶点,而左边的乐师和同伴构成了一个空间上的折角,最靠墙的一排人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底边。构图紧凑且以侧面轮廓线描摹,使得画中事物看似简单、平面,却显出极为有力的效果。
作品评价
榆树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郑春兴:这幅画描绘的是村民们在婚礼上餐饮的场面,人物众多,各具情态。作品色调浑厚又不乏细致,是一幅出色的风俗画。
当代作家田中禾:老勃(勃鲁盖尔)在意大利的游学使他深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他把对下层人民的浓厚情感和深切同情寄寓在作品里,《农民的婚礼》里没有热烈的喜庆气氛,人物表情不是欢乐,而是生活本身的冷漠和麻木,画面透出的是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勃鲁盖尔留下的是思想对生活的关照。
历史传承
《农民的婚礼》画作同诸多佛兰芒地区的画作一起,于1590~1595年间被尼德兰大公弗朗西斯科・埃尔内斯收藏,1605年后,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收藏。后辗转成为尼德兰总督雷欧波特·威廉大公的个人藏品。
1656年,威廉大公辞去总督之职回到维也纳时,他把收藏陈列在宫城中的许塔堡,50年后约瑟夫二世在位期间,将许塔堡的藏品搬到了更大的望楼宫。1891年,《农民的婚礼》随着望楼宫的诸多皇室收藏移至新成立的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中,后一直保存至今。
重要展览
2018年10月2日,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为纪念2019年老彼得·勃鲁盖尔逝世450周年,举办名为“大师之手”的首次回顾特展,《农民的婚礼》作为重要展品展出。
作者简介
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约1525~1569),16世纪尼德兰地区画家。出生于布鲁日附近的布鲁格尔村,曾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习画,而后迁居布鲁塞尔,最后逝于此。他创作过一定数量的宗教画,但更喜爱创作以民间谚语、传奇故事等为题材的民俗画、风景画,其中蕴含着尖锐的讽刺和深远的寓意。代表作有《儿童游戏》《雪中猎人》《农民的婚礼》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3 08:11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