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自杀研究》是
刘燕舞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14年8月。
内容简介
《农民自杀研究》探讨了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民生问题——农民自杀问题及其治理。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该研究的经典理论、研究进路、理论框架。第二至四章分别从田野与概况、自杀的性别与年龄别、自杀的类型等方面分析了团结型社会、分裂型社会、分散型社会的农民自杀情况。第五章从区域比较作为研究方法、农民自杀空间化的表征、数据说明等方面讨论了农民自杀问题的时空分布。第六章为余论。
作品目录
作品鉴赏
该书主要有如下发现:一是从经验层面来看,该书发现了农民自杀现象的类型化与空间化的特征;二是从理论层面来看,该书发现了自杀并非是单一的结构决定或行动决定的,而是社会结构与自杀行动两者互构的产物;三是从实践层面来看,该书发现了二十一世纪农村将主要面临老年人自杀潮的出现、持续乃至加剧的问题。该书还探讨了如何干预农村老年人自杀危机的问题。
该书的主要创新点:第一,从方法论上,该书结合了实证主义社会学与人文主义社会学两套研究路径的长处,既收集较大样本量的质性数据,以便于做一定的量化分析,又强调实地调查,从而收集扎实的一手田野材料,因此,该书既借助自杀率这一整体单位把握各种自杀特征的分布状态,又借助对自杀行动的大量案例的理解来把握自杀特征分布的理论逻辑。第二,从理论上,该书结合了社会结构与自杀行动两个方面同时对自杀行为的形塑作用的机制,构建了“结构一行动论”这一理论框架,用以理解中国农民自杀的差异性分布状况,克服既有研究要么侧重结构分析,要么侧重行动分析的单一性缺陷。第三,该书对农民自杀率在不通过群体中的分布状况的把握具有创新,特别是该书发现,青年妇女自杀率持续下降与老年人自杀率持续上升这一重要的经验现象并对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第四,该书强调考察农民自杀的空间差异,认为中国农民自杀并非一个整体意义上的自杀,而是在社会结构不同的区域和村庄中存在着巨大差异。
该书的学术价值表现:从理论的角度来说,自杀问题历来是个体与整体、行动与结构等社会学史上二元对立的传统题域,该研究认为自杀是个体与整体、行动与结构共同互构的产物,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农民自杀的差异性特征分布的理解,建构合适的理论框架,以弥合自杀研究领域长期以来的结构与行动二元对立论的分裂性困境。
作品影响
获奖记录
该书已获2014年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十大好书奖”、2015年度中国社会学会“十大好书”奖、2016年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2016年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A等奖。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刘燕舞,男,湖南平江人,社会学博士,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社会学系访问学者(2016.2-2017.2)。主要从事家庭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与乡村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