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
学科名
农田水利学是一门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的科学。“灌溉与排水(irrigation and Drainage)”是世界上对本课程的一般命名,我国习惯称为“农田水利学”,原苏联称为“水利土壤改良”。
研究对象
1.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及其调节措施 农田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措施是灌溉与排水。
(1)研究农田水分、盐分运动规律,以及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2)研究不同地区灌溉工程形式及其规划设计方法;
(3)研究灌溉与排水工程的管理方法。
2.研究地区水情及其调节措施
地区水情是指地区水资源的数量、分布情况及其动态。调节地区水情的措施有:
(1)蓄水保水措施
(2)地区间调水、排水措施
我国状况
水资源
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课程阅读: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
灌溉与排水
夏商时期,黄河流域就出现了“沟洫”,即兼作灌溉排水的渠道。
公元前六世纪,楚国人民兴建了芍陂,利用洼地建筑了长约100里的水库。
公元前四世纪,魏国西门豹治邺时,创建了引障十二渠。
公元前三世纪,李冰在四川兴建了我国古代最大的灌溉工程——都江堰。
隋、唐、宋时期,中国农田水利进入巩固发展时期。太湖下游兴建圩田、水网,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放於;同时水利法规渐趋完备,唐有《水部式》,宋有《农田水利约束》等。
元、明、清时期,农田水利进一步发展,明天启年间,《农政全书》问世,书中记载了我国农田水利史;《泰西水法》为我国介绍西方水利技术的最早述著。
19世纪末,西方灌溉与排水技术在中国开始应用,20世纪30年代,陕西省建成泾惠、渭惠、梅惠等大型自流灌区。
建设成就
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基础设施。据2003年末统计,全国水库从解放初的20多座增加到85153座,全部水库总库容 5658亿立方米。
累计加固新修堤防27.87万公里,全部堤防保护耕地面积 65813万亩,初步形成了七大江河的防洪工程体系。
全国供水能力从10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5800多亿立方米,其中城市供水量达到470亿立方米,供水普及率为96.8%。
万亩以上灌区处数 5729处,万亩以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 37866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2.4亿亩发展到8385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 29164万亩,基本形成全国农田灌溉总体格局。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89.71万平方公里。
存在问题
1.防洪能力低,洪涝灾害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70%的固定资产、44%的人口、1/3的耕地、数百座城市,以及大量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工矿企业都位于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受洪水威胁严重。现有防洪工程体系仍然较为薄弱,江河防洪标准仍然偏低。拦蓄洪工程建设不足,且有40%的水库带病运行,非工程措施体系不健全,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严重滞后,缺乏灵活运用的基本条件,启用困难。
2.干旱缺水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我国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少,水资源分布与耕地、人口、经济布局不相匹配,北方地区干旱缺水严重。由于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等原因,供水工程建设严重滞后,部分地区水资源浪费与水污染严重,水供需矛盾不断加剧。21世纪以来,全国每年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达3.7亿亩,年均减产粮食200多亿公斤。2000年,我国发生大面积干旱,全国累计受旱耕地面积达6亿亩,粮食减产约450亿公斤。灌溉工程管理工作也比较薄弱,重建轻管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扭转,管理粗放。部分工程配套不齐全,有些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效益衰减。
3.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不断恶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湖库淤积严重,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化,工程效益衰减,加剧了洪涝干旱和风沙灾害。根据水质监测统计,全国废污水年排放量达600多亿吨,其中近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全国地下水超采严重,已形成了部分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导致部分地区地面沉降、海水入侵。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8 08:02
目录
概述
研究对象
我国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