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头凤鹛(学名:Yuhina brunneiceps)小型鸟类,体长12~13厘米。头顶有可竖立的红褐色
羽冠,头侧、枕、颊、喉和
下体白色,羽冠两侧黑色,头的两侧各有一条黑线,其下端与黑色颧纹末端相接,上端与从眼后伸出的一条黑线相连,在白色的头部极为醒目,其余上体灰橄榄褐色。尾褐白色。下体白色。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和
头顶羽冠红褐色,后部羽冠、枕、后颈、
眼先、眼上、眼下、头侧、颈侧、
耳羽、颊白色,头的两侧紧接红褐色冠羽之下有一宽的黑带并能随羽冠竖起,颈侧有一黑褐色横带,颚纹黑褐色,自嘴基至颈侧末端与颈侧黑褐色横带相连, 眼后有一黑褐色线伸至后颈,与颈侧黑褐色横带相连。背、肩、腰、尾上覆羽和翅上覆羽橄榄灰褐色或淡灰褐色,上背和肩以及两翅
覆羽羽干末端有的微缀白色,
飞羽灰褐色,末端黑褐色,外翈羽缘橄榄绿色或草绿色,尾羽浅黑褐色或橄榄褐色,
外翈羽缘灰白色。颏、喉、 胸白色微具不明显的黑色细纹,其余
下体亦主要为白色,胸侧微沾黄色,后胁缀有栗褐色。
大小量度:体长♂115~130毫米;嘴峰♂9~14毫米,♀12~13毫米;翅♂57~65毫米,♀61~62毫米;尾♂42~49毫米,♀47~49毫米;
跗蹠♂18~19毫米,♀17~19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中、高山海拔1,200至2,800米的阔叶树林和针阔叶树混合林的上层。冬季有时也下到10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
生活习性
繁殖期间多成对或单独活动,其他季节多成小群。小群一般约3至7只频繁地活动在乔木枝叶间,时而在枝间跳来跳去,时而悬挂于枝头,有时也下到林下地上灌丛中活动和觅食。也会与其它同等大小的鸟类如绿背山雀、绣眼、雀鹛、红头长尾山雀等混群活动。但混群的时间颇为短暂,不久又离群他往。其栖所的喜好依序为树林、空旷疏林、
果园、建筑物和池塘。多对亲鸟共同组成一个群体,共用1巢,合作生殖,并共同防御领域。亲鸟群的组成从3只到8只不等,而以4只1群最为普遍。
鸟群的结构既固定又紧密,在繁殖季的日常生活皆以鸟群为活动单位,然而在同群内的活动中,仍有两两成对在一起的现象,且在闲暇时会相互为对方梳理羽毛。繁殖季鸟群活动的路线和夜宿地点十分固定,在一起觅食或树间移动时,彼此皆以“吱、吱”的鸣叫声作为联系的讯号,然而在雄鸟个体间存在著位阶关系,通常由一特定的雄性个体,以高声鸣唱来宣示领域,另1只次阶的雄鸟,只有等到高阶的雄鸟不在附近时,才会以较小的音调鸣唱。如遇到别群的褐头凤鹛会发出警戒声,并有驱赶的动作。休息时同群个体间有相互理羽和夜间共眠一处的现象。
食性:
杂食性。多在树冠层的枝叶间啄食花蕊、花蜜、果实、种子和
昆虫,有时也会于清晨到路灯下啄食前一夜聚集的夜蛾。
迁徙:褐头凤鹛在台湾为普遍的留鸟。冬季严寒时,有向低海拔作垂直迁移的现象。
鸣叫声:鸣唱声为宏亮、婉啭、圆润而悦耳的“吐米酒”或“吐米-米-酒”。在小群活动时多以音节快速的“吱、吱”相呼应。
分布范围
仅分布于台湾山区。
繁殖方式
繁殖期自3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3至4月的繁殖前期,亲鸟群数较大而不稳定,但也有些形成2只的成对活动,直到进入繁殖中期后,成对者才合并成为一个稳定的繁殖群。巢多设在
林缘处。筑巢于离地约4米的细枝上,位置甚为隐密,由
蜘蛛丝、
五节芒花穗、
蕨类、苔藓和草细根编织成碗状,巢内衬以蕨类。有合作繁殖的习性,即鸟群内各个成员都参与衔草、编织和窝巢的工作,筑巢约3至4天完成。巢宽90至100毫米、高45至60毫米、口径50至60毫米、深35至40毫米。
在鸟巢构筑即将完成时,便进入追逐交配阶段,一直到孵卵前期,仍有交配行为。一窝产卵4至8枚不等,可能由2至3只雌鸟产卵于同一窝中。繁殖群只数越多,孵化时间越持续。卵淡绿蓝色,有淡黄褐色带灰的污点,污点集中在钝端,形成辐射状或环状,其大小平均(n=12)为 14.0×17.9毫米,重量(n=12)1.8克。雏鸟晚熟性,口腔粉红色,无斑点,喙边缘黄色。鸟群内各个成员都参与
孵卵的工作,但分工极不平均,一般雌鸟担当较多的孵卵工作。喂养雏鸟的工作,亲鸟群负担的工作较为平均。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未量化。在台湾的中部高地属常见或丰富物种(del Hoyoet al. 2007)。褐头凤鹛在台湾约有100,000~1,000,000繁殖对(Brazil 2009)。
即使台湾中海拔山区的森林曾遭受严重的破坏,但褐头凤鶥仍然能在残存的保安林中生存。当前褐头凤鹛的种群数量仍甚为普遍,没有重大的生存危机。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
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
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注:第521项 褐头凤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