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1940年间,中国军队对日军发起四月、七月、秋季与冬季4次攻势,尤其以冬季攻势规模最大,战果最丰。
1939年10月1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制订了《国军冬季攻势作战计划》。据此,军事委员会准备将全国总兵力的46%,80多个师投入总反攻,故冬季攻势又称“百师大战”。10月底,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决定发动冬季攻势。冬季攻势的目的是为了“消耗敌人,导国军尔后作战有利”,其作战重点划定为晋南和华中地区,尤其以华中地区为攻势重心。国民政府组织在武汉周围与日军展开大战。冬季攻势于1939年11月1日正式启动,至1940年3月结束,持续四个半月。冬季攻势采用正规战、运动战、游击战等诸种战斗模式,为抗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冬季攻势中,双方损失惨重,尤其是国军弱小的海空军,也不惜血本投入作战,以粗劣的装备和技战术与日决战,最终损失殆尽。
八路军也投入约20个团的兵力,有力配合了国军正面战场攻势。
在二战的任何阶段,中国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日本制订包括东亚、东南亚、南太平洋各岛国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与德、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积极准备“南进”。然而,当日本海军耀武扬威于印度洋时,陆军却无法抽调足够的兵力与之配合,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因此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中国军队发起的1939年冬季攻势,给日军以惨重的杀伤,使日军非但未能为“南进”抽出力量,反而被迫向中国战场增派了2个师团。日军与德军会师印度洋,击溃英、苏,控制世界的狂妄目的破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