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冰,男,1952年出生在
青藏高原,祖籍
陕北,户籍广东,现定居北京,曾任三江书画院副院长、中华两岸文化交流学会理事,中国北京鲁迅博物馆书画院院长。
人物简介
冯冰,中国画獒第一人,
中国画院特聘书画家;文化部诗酒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和平发展学会国际咨询理事;青藏高原造就的实力派
书画家,曾经在青海湖海军基地工作。中国画
藏獒第一人。法国美协会员,中华两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画院院士,中国大旗文化产业集团书画院院长,中国艺术家企业家联合会主席。
从小喜欢写字画画,在青海湖畔工作期间,与当地藏族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开始,走上了书法和绘画创作之路。他喜欢冒险活动,经历丰富而坎坷。拍过电影,经营过企业,体力过人,各类体育运动出类拔萃。
围棋业余5段,中国各大语系专家,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
《冷暖人生》专访人物。
人物事迹
三江之源,巍巍昆仑给予冯冰无限的想象空间。曾经大起大落,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经营过企业,拍过电影。
1992年广州生力啤腕力公开赛第七名: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捐助者。
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冷暖人生》专访人物。
2005年11月应邀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国工作犬藏獒专业协会成立大会,并向该协会赠送了2幅藏獒艺术水墨画。
2006年7月受青海省政府的邀请,冯冰免费向宁波海关赠送20余幅字画,受到省政府及宁波海关的高度赞誉。
2007年教育一台专访人物。
冯冰的书法注重表现强健之筋骨,挺险而具悬念,充满着精气神又不失灵秀之气。虚实相生,潇洒而不失古风,字体多样化,从有法到无法上升一种脱俗的艺术境界。书法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极佳的观赏性,这是高原那原始、苍凉、粗犷、博大,赋予他在书法上布局大胆,象围棋一样黑白有灵,集天地之大成的综合气概。
“中国画獒第一人”的著名书画家冯冰,功底深厚,用笔洒脱;他的牦牛、藏獒画动感十足, 极具观赏性。2006年1月1日,在北京举办的“世界英才杯”国际书画邀请展上,冯冰的中国画《藏獒》获得了一等奖.观冯冰的藏獒画卷,那高贵的气质禀性,熊风虎威的形态,让人不由的震撼与心动。
2017年7月著名画家冯冰先生向玉树州捐赠画作《八骏图》,并被州博物馆馆藏。
获奖记录
2006年世界英才杯绘画大展藏獒画获得一等奖。
2008年法国卢浮宫艺术沙龙展大写意藏獒画在600幅作品中获得世界铜奖。
外界评价
力与美的交响——冯冰笔下的藏獒
冯冰以书法起家走上缪斯殿堂,而他却以画藏獒而扬名画坛。冯冰说:我爱书法,亦爱绘画,自古书画同源,书法与画画相互提携,相得益彰。
冯冰与藏獒的不解之缘源于青海湖军旅生活。当年他就对草原上保护羊群、忠于主人、凶猛无比的藏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多年前,他为一位国家领导人夫人画牦牛图,这位夫人见他功力深厚,便问能否画一幅独特的代表
民族气节的画。这一句话,开启了冯冰刻入骨髓的藏獒情结,自此他养藏獒、认真观察藏獒、提笔画起了藏獒,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走进冯冰北京的居室就如同走进了一个藏獒的世界,墙壁四周悬挂着形神各异的藏獒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在广袤辽阔的青藏高原上,伴随着脚下绵延的群山,一团黑色的闪电,带着远古的狂风从远方袭来,藏獒那巨大的体型,高傲的头颅,柞立的鬃毛,金黄的四肢,犀利的目光,低沉的吼声无不彰显出这种带有神祗色彩动物的力与美。
中国有句古语:“画犬难,画鬼易。”这说明中国的审美要求特别重真、重实、重灵性,也因此在中国擅长画藏獒乃至画犬的艺术家可谓凤毛麟角。
冯冰作画简单,格局、用墨、用色等都符合他自己的大写意风格。从冯冰的画中,看不出一般犬类题材作品的和谐温情,他从自然出发,善用大块的深墨,平面创造中引进写意的因素,而表现上更多是爆炸的冲动与张力。可以说,在我们民族的艺术史上,向来不缺乏精巧细腻美不胜收的作品。然而,缺少的是力量,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生命压抑与爆发之间的张力,是桀骜不驯、反叛固有秩序、捍卫心中理想的独立艺术精神。从这种意义上说,冯冰笔下的藏獒唤醒人类对于力量与美的热爱,是一首力与美的交响诗。
在世界文学巨匠的殿堂里,美国作家海明威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硬汉”形象。更为奇特的是,身经两次世界大战、全身留下百处弹伤、却从未向命运屈服的作家本人,正是现实生活中一位愈挫愈奋的“硬汉”。物我两相忘,是冯冰艺术风格及人格魅力之主要特征,与海明威的硬汉形象不谋而合,他通过有力的线条、挺拔的造型、磅礴的气势、凝重的色彩等表现藏獒,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力。就其内在品质来看,表现是一种蓬勃向上、勇往直前的姿态和战胜厄运、从逆境中奋起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为压倒一切困难、而决不为困难所屈服的铁骨铮铮的力度之美……
绘画语言本身传递作者的感情,需要一定的技艺,但其价值又全不在技艺,而在于修养,在于悟性,而贯穿于修养、感情和悟性的,则是画家的人格力量和精神气质。无疑,浸染了西部狂野之风的冯冰不仅具有海明威笔下的这种硬汉性格,同时,丰富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他刚毅而灵活多变的性格特征。对自己认定的事情,他如凶猛的老虎,一往无前,百折不挠;而又不是匹夫之勇,在无关原则的事物上他具有猴子的灵活性……这种闪光的特质通常和他的品格融为一体,激发他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气质的藏獒作品。
书画是对生命本源的真情呼唤
当艺术家依赖艺术为生存资本的时候,便是艺术堕落的开始。对于冯冰,艺术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回报人类的方式。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浩淼的宇宙中人类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于一个几乎都死过几次的人来说,金钱和名利真的都不重要了。现在能在有生之年为人类做点有价值的事,就是最大的心愿。
冯冰除了对书画艺术不懈追求外,对围棋、拳击、音乐、舞蹈等领域也广泛涉猎。他认为书画艺术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不能以利润化和市场的利益驱动为目的来实现艺术的价值取向,只有将淡薄、恬静、心境与书画结合,不断追求艺术的真谛,才能使艺术水准不断升华,凸现艺术的真正魅力,将内在意境、神采美和外在典雅、纯真和形质的美得以充分的展现。
冯冰将藏獒作为自己的绘画主题,正是为藏獒在苍凉而严酷的环境下那种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为藏獒高大剽悍和机警勇猛的雄姿所惊奇,为藏獒始终保持着与人类友好亲善、不弃不舍、忠诚守护的精神品格所感动,“我的画是对藏獒原生态的纯真写实,我想在喧闹浮华的世界中,描绘出一幅幅自然宁静、关爱和谐的美好生活,来表达我的内心诉求和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对真相的直言,是对现实的反叛,是对原始生命力的热血召唤!
在当下自我女性化、媚俗化和妖魔化,骄躁文风盛行的年代,把最具自然品质的藏獒作为画画的主题,无疑就是对生命和尊严的一种尊重和崇拜,也是对于古朴自然的回归和召唤,是对生命本源的真情呼唤。
现在的人类不是缺乏温情而是缺乏了骨子里面的“狼性”,如何让男人活的更像男人,女人活的更像女人,是人类该拷问自身的一个命题。我们欣喜的从冯冰的作品中看到了这种回归和期待。
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采访中冯冰给记者讲起这样一件事:2008年他受
法国美术家协会邀请到巴黎参展获奖后,一群日本人围住了他,用日语祝贺他获奖,略懂日语的冯冰礼貌的用日语作答。交谈几句之后,冯冰才知道原来这些日本人把他当成了本国人。他马上改用汉语表明自己的身份并用汉语交谈。这件事给冯冰的触动很大,“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在世界都是领先的,而现在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日本、韩国这些中国文化的二传手,这是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的悲哀!”
辛亥革命一百年来,古老的中国几千年的辉煌文明已被践踏的满目苍夷,岌岌可危。著名文化学者陈丹青痛心疾首地说:两千年文脉已断!冯冰亦有同感,但他不是一个消极主义者,他呼吁政府、学者、所有中国人都该为保存、恢复、发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定要留住我们的根!
冯冰对当前书画界的浮夸有自己一定的看法:形式主义泛滥,报喜不报忧,赞扬的多批评的少。更有甚者,一些毫无艺术含量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被某些媒体大肆宣传、恶意炒作。这个世界因他们而纷纷扰扰,迷乱动荡,这些没有积淀和内涵的作品终究是一场浮华的热闹,将被历史所淘汰。
冯冰认为:在当前经济盛世之际,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反观历史,随时都要有危机感,因为我们的文化已经断层了几十年。做书画的人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一定要低调静心,认真创作出优美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品,给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人们留下欣赏不尽的优雅画卷。
度尽劫波意犹在,曾经经历过的心灵困境已化作他的坚定。在苍茫的宇宙中,人的一生太短暂了,冯冰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他推掉大部分的应酬和琐事,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书画创作上。
天地留下所有曾经的云烟,让命运演奏出艰难的人生诗篇,但他在路上从未停歇,只因为信念不曾改变!
其书法和绘画作品,被中外机构、组织和友人收藏。在台湾、香港,纽约均举办过个人画展,影响巨大。得到文化部蔡武部长、学者
余秋雨、国家画院院长
杨晓阳、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等人的高度赞扬。他喜欢冒险活动,经历丰富而坎坷。拍过电影,经营过企业,体力过人,各类体育运动出类拔萃。
中央电视台收藏天下、教育频道,旅游卫视频道等各大媒体报纸对他的事迹曾多次报道,他是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捐助者。他在汶川、玉树大地震中捐出数百万价值的字画,以表赈灾微薄之力。
作品展示
冯冰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