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定(1902年9月25日—1983年10月15日),笔名贝叶、宋彻,浙江慈溪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前是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人物经历
1902年9月25日,冯定出生于浙江慈溪。
1916年,入读于宁波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1925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文学编辑。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深造。
1930年,返回中国后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
1955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7年1月,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后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1979年—198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1983年10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冯定以“新哲学”来指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认为:“现代的新哲学,同从前的旧哲学有很大的不同。”与旧哲学不同,新哲学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社会以及自然等各个领域,因为新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以来知识的总汇。冯定以“丹”“明镜”和“货币”来说明新哲学的实用性,认为新哲学是近代各种科学经过“千锤百炼”而制造出来的“丹”,同时又是领导科学继续前进的“明镜”。新哲学不是保险箱里的珠宝,而是“货币”,不但可以应用,而且应用得极其广泛。
强调哲学的应用性,是冯定一贯的理论主张。在他看来,研究哲学不仅在于了解一些宇宙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还应该将这些规律用于分析现实。他认为,“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上活生生地去应用,这才可以说是对这些规律已有了真正的了解”。活生生地应用哲学,绝不是一条一条规律地去套用,因为“宇宙和社会间的事事物物,错综复杂,各种法则也是交织着在进行,必须整个的去观察”。“整个的观察,为的就是要在整个中来找出最主要的一点来。”认清了主要的矛盾,并解决这种主要矛盾。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送到人民手中”是冯定开展研究的目标,他的哲学研究工作,都是和党在各个阶段的政策和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提出要“善于联系我们党的当前政策和任务,联系群众的思想动态,把基本原理赋予和时代相关的生命力,使得群众乐于接受,有所共鸣,得到启迪”。
冯定提出了“把握中心环节”的反省方法,即挑选“自己觉得印象最深,对自己的发展影响最大,内心里思想斗争最为激烈的关节”进行反省。1952年,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特点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他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既从本质追求、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向三个方面分析了资产阶级的特征,又详细阐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殊性格”,提出在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完全可能用解决内部矛盾的方法甚至采用非对抗方法来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冯定主要论文有“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走历史必由之”“哲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汲取人类思想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怎样学哲学”等;其主要著作有《青年应当怎样修养》《人生漫谈》《平凡的真理》《共产主义人生观》《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中国革命》等。
人才培养
冯定在北京大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组织排级以上干部“业余学习班”,学习班的主要教材有冯定编写的《平凡的真理》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冯定出生于一个工匠之家,他的父亲冯慎余既做厨子又做漆匠,冯定年幼时,邻居家的孩子和学童们都叫他“漆匠阿慎的儿子”。靠着族人的帮助,冯定先后在慈城冯氏家族开办的小学(政婉小学)、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接受教育。冯定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从而成为有文化的人,他刻苦学习,在这期间打下了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
冯定的妻子的名字是袁方,两人育有三个子女,老大
冯贝叶,老二
冯宋彻,老三冯方回。
人物评价
“冯定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传播和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习时报》评)
“冯定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要创建者、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的主要推动者,与艾思奇、胡绳一道,被誉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三位重要代表人物。冯定的著作思想性强、通俗易懂,受到青年读者的广泛好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普及、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创建、苏联哲学教科书变革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报》评)
人物纪念
冯定纪念馆位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布政房建筑群内,是冯定的十一世祖、明代万历年间湖广布政使
冯叔吉的故居,也是冯定小时候居住过的地方。纪念馆于2020年4月建成,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分慈城人、革命家、教育家、理论家四个展区和一个影音室。纪念馆收集了冯定生前使用的物品、手稿、珍贵照片30余件,老一辈领导人陈毅、陈云、陆定一的珍贵历史资料,多种版本的《平凡的真理》《人生漫谈》书籍50余册,中央电视台《冯定1957》视频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