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智戴,字天锡,号辅元,生卒年月不详,唐高州良德人。
冯盎之长子,冼夫人、
冯宝之曾孙。
智戴勇而有谋,能抚循部众,得士死力,酋帅皆乐于服从。青少年时常随父至洛阳,统领本部精锐之师。大业十四年(618),
隋炀帝为
宇文化及所缢,天下大乱,智戴率部众逃归,但到处都是起义军,所有关隘都已被占领,智戴只好且战且进。及至
高凉,与其父会师,俚僚各酋帅共拥智戴父子为首领。统部众5万,
岭南安定。唐武德四年(621)年,其父盎,以所辖之地归降唐朝,高祖授盎上柱国、高州总管,拜智戴为春州(今阳春县)刺史。
贞观元年(627)十一月,为其父所派,入朝侍帝,帝劳赐加等,授卫尉少卿。七年(633)二月,太宗奉
太上皇,置酒未央宫。时智戴与
突厥颉利可汗同侍宴。高祖命智戴咏诗,又命
颉利起舞。因而大笑说:“
胡越一家,古未有也”。后闻智戴善用兵,又会占卜,遂指着云问智戴:“下有贼,今可击乎?”智戴答曰:“云状如树,方辰在金,金利木柔,击之胜!”帝非常欣赏智戴的才能,迁任其为左武卫将军。卒,赠
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