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洞,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北山,海拔580米,洞深120米左右,洞口朝天,垂直而下,深奥莫测。为一倾斜而下的竖井状的落水洞,洞底坡度约为40°,斜长约140米,垂深约70米。从洞底登至洞口有石阶260余级。
基本信息
冰壶洞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北山,从双龙洞经“龙耳”洞,拾级而上200多米,便到冰壶洞。冰壶两洞已于1991年年底打通,由双龙洞内洞上行50多米,即可闻冰壶洞内瀑布的“若击鼙之声者”。再上行就能欣赏“
银河倒泻入冰壶,长有惊雷阵阵呼”的洞中悬瀑奇观了。穿越一条百米长的“地下长廊”,即到达“洞口小、肚大、洞深,内有飞瀑,形似冰壶”而得名的“冰壶洞”。冰壶洞海拔580米,洞深120米左右,洞口朝天,垂直而下,深奥莫测。为一倾斜而下的竖井状的落水洞,洞底坡度约为40°,斜长约140米,垂深约70米。从洞底登至洞口有石阶260余级。
冰壶洞口至洞底深有80多米,深奥高峻,洞中遍布石笋、钟乳石,或如“百鸟朝凤”,或如“莲花宝塔”或如“金华佛手”。冰壶洞内景色主要为悬挂瀑布,其从暗河飞泻而出,落差达20米,声若巨雷轰鸣,其势壮观无比,为国内外洞景所罕见。瀑布落下又似飞珠溅玉,冰花乱舞,而水流立即潜入洞底,不留水潭。冰壶洞最佳旅游季节还是春秋两季。夏季多雨给游客造成诸多不便,而冬季下雪的时候不能观看某些景点就有些遗憾了。
冰壶洞出双龙洞,拾级而上,即至冰壶洞。洞口朝天,口小、肚大、身长,进洞如入壶中,故名。洞口石碑上刻一代文豪郭沫若游冰壶洞后赋诗。从洞口至洞底,深达120余米,有石阶260多级。出双龙洞登上铁梯约二三十步,即可听得洞中瀑布轰隆声,如巨雷回荡,就到了冰壶洞下瀑。再走上数十级石阶,则瀑声更大,突然见一瀑布悬空倾泻而下,从洞顶右侧石隙中飞喷而出,高达20多米,其势如万马奔腾。飞瀑落地,有似飞珠溅玉,流星飞舞,俄而渗入洞底,无形无踪,令人惊叹不已。沿石阶曲折而上临近飞瀑,顿觉凉风阵阵,雾气蒙蒙。宋朝学士金履祥有诗云:“洞外烟云肤寸台,洞中冰雪互寻飞。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蒙云自归。”
冰壶洞因口小肚大形似酒壶又凉气袭人而得名,因拥有全国最大溶洞瀑布而闻名。洞体垂深70余米,洞中瀑布位于洞口向下50米处,从暗河飞泻而出,丰雨时流量达200升/秒以上,落差高近20米,其势壮观无比,其声响若惊雷。郭沫若有诗赞云“银河倒泻入冰壶,道是龙宫信是诬……”
冰壶洞的洞口朝天,深达40多米。俯首下视,寒气袭来,洞不见底,故称“冰壶”。游人可踏着石阶,盘曲通达洞底。冰壶洞内的瀑布从15米左右高的洞顶倾泻,瀑声轰隆,震耳欲聋。朝真洞的洞口向西,前临深壑,背依青峰。洞前眺望,四周群峰挺立,宛若百僧朝圣求真,洞名即由此来。洞中钟乳高悬,石笋遍地,其中一根大石笋形似“观音”,称“观音大士像”。洞的上方有一“天窗”,透进一束阳光,宛如半月,也叫做“一线天”,因为只有一缕阳光。
奇观
出双龙洞拾级而上,即至冰壶洞。该洞海拔580米,洞口朝天,口小、肚大、身长,进洞如入壶中,故名。洞口石碑上刻一代文豪郭沫若游冰壶洞后赋诗:“银河倒泻入冰壶,道是龙宫信是诬。满壁珠玑飞作雨,一天星斗化为无。瞬看新月轮轮饱,长有惊雷阵阵呼。压倒双龙何足异,嵌崎此景域中孤”。
从洞口至洞底,深达120余米,有石阶260多级。出双龙洞登上铁梯,约二三十步,即可听得洞中瀑布轰隆声,如巨雷回荡,就到了冰壶洞下瀑。再走上数十级石阶,则瀑声更大,突然见一瀑布悬空倾泻而下,从洞顶右侧石隙中飞喷而出,高达20多米,其势如万马奔腾。飞瀑落地,有似飞珠溅玉,流星飞舞,俄而渗入洞底,无形无踪,令人惊叹不已。沿石阶曲折而上临近飞瀑,顿觉凉风阵阵,雾气蒙蒙。宋朝学士金履祥有诗云:“洞外烟云肤寸台,洞中冰雪互寻飞。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蒙云自归。”
抬头仰望,只见洞顶有一巨大钟乳石,形如佛手,倒挂于飞瀑旁,为飞瀑增添气势,洞底有一色泽晶莹如玉的石笋破土而起,高达三四丈,洞底深处还有“雷峰塔”、“观音井”、“仙牛角”等奇观。
景区
双龙洞风景区由溶洞、鹿田、大盘三个景区和山桥一个景点组成。双龙洞则由三个溶洞构成,即“小舟穿岩洞,琳琅景物多”的双龙洞、“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冰壶洞和“千寻通地脉,一线透天门”的朝真洞,它们依次又称下洞、中洞和上洞。三洞各具特色,双龙洞以景物多为美,冰壶洞以洞中飞瀑为险,而朝真洞以一线天观为奇,并以洞内“卧船、观瀑、赏石”三种特殊游览方式而扬名于世,堪称旅游三绝。
外洞
双龙洞海拔520米,由内洞、外洞和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石酷似龙头,故名。外洞宽敞,面积1200平方米,像个大会堂,可容千人驻足。常年气温约为15.2℃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颇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每当盛夏酷暑,每天在外洞有近千人纳凉消暑。洞口西壁“双龙洞”三个大字,传为唐人手笔;东壁“洞天”两字,为宋代书法家吴琳的墨宝;洞顶一排字“三十六洞天”则是近代杰出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手迹。如果说双龙洞是“龙宫”,那么外洞就是“龙厅”。其西壁一挂“石瀑”,色褐黄,犹如洪峰倾泻,系为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长期滴馏而成。往前有景石“骆驼仰首”、“石蛙窥穴”、“雄狮迈步”、“金鹞展翅”等。外洞出口处东侧有“龙耳”两字,为民初文人蒋莲僧所书写。
内洞
内外洞有巨大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高不及半米,此隘口称“蛤蟆嘴”,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上船莫嫌洞口小,逆水而上别洞天。”意为欲观赏内洞,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屏石底面仅7~10厘米,稍一抬头,就有碰破鼻额之险。“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入回溪”,只要仰卧不动,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亦具有“水石奇观”之美誉。这四字崖刻于内洞入口处,不知出自何人手笔,至今无从查考。内洞面积两倍于外洞,由于钟乳石、石笋造型奇特,布局巧妙,再有因灰岩中夹有硅质岩石,产生差别溶蚀,形成种种奇特景石,使得洞内景观景物独具一格,景多变幻,令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于水晶龙宫,不愧为龙的世界。内洞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青蛙盗草”、“寿星与仙桃”等景点,其中“龙爪”、“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金华火腿”等却为溶蚀残留的石灰和硅质岩类,形象逼真,得天独厚。洞顶两条岩石,一似青龙,一似黄龙,龙鳞、龙爪闪闪发光,盘绕飞舞,十分形似。元代诗人金履祥诗曰:“石上双龙盖形似,更深须有老龙蟠。”最值得称奇的是在洞左侧有一处石罅,喷泻出一股清冽的泉水,仿佛是龙嘴汩汩地吐着水。如能喝上几口,凉爽甘甜,痛快之极。据云这是当年郁达夫游此发现的。洞内有一地下河,源于朝真洞上部,经过朝真洞,穿过冰壶洞,进入双龙洞,相对高差达300米左右。地下河的流量一般为21升/秒,年总水量为65万立方米。水清质优,水温为16.2℃左右。
冰壶洞,洞口朝天,为一崩陷洞穴,肚大腹深,从洞口至洞底垂直距离约80米,进洞“如入壶中”,故名。洞中有悬瀑,终年不竭,落差15米。水流从洞顶倒挂的钟乳石后缘倾泻而出,如蛟龙奔腾向前,瀑声轰隆,震耳欲聋。瀑水落地,水花四溅,激动人心,形成濛濛细雨,寒气袭人,构成了“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风雾奇观”。根据记载,此洞于公元300年(晋代)发现。宋《鲁斋集》曰:“下危梯、观瀑布。”方凤《游北山三洞记》中说:“束数炬,相后先若入井然。”公元1636年,徐霞客详尽纪录他的探险见闻:“洞门仰如张吻。先投杖垂炬而下,滚滚不见其底。乃攀隙倚空入其咽喉,忽闻水声轰轰。愈秉炬从之,则洞之中央,一瀑从空中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采。”冰壶洞奇观,古今游客均惊叹不已。元人黄溍写道:“坐爱春泉响翠微,玉花吹湿萍罗衣。何人为梦冰壶破,卧看青天白练飞。”表达了游人如入仙境的情态。郭沫若游冰壶洞时,即兴写下诗句:“银河倒泻入冰壶,道是龙宫信是诬;满壁珠玑飞作雨,一天星斗化为无。瞬看新月轮轮饱,长有惊雷阵阵呼;压倒双龙何足异,嵚崎此景域中孤。”最近有关部门经过探测,从瀑布口部进入的洞道有120米可行,而且还有大厅,洞厅内钟乳石等丰富,并有洞内瀑布,落差约8米。
文化产物
双龙洞与冰壶洞之间,已打通,在堆积物内发现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它们为苏门羚、巨獏、真象、大熊猫、犀等24种,与
四川盐井沟动物群相似,为距今约7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到10万年前左右的晚更新世初。同时在沙蹭中发掘出两只玉璧,是距今5200年前至4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产物。玉璧系珍贵装饰品,为部落领袖佩戴之物。《易·系词》云:“上古穴居而野处”。《礼记·礼运》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据此可知,玉璧系上古部落居于洞中的遗物。
标志景观
双龙洞属岩溶景观,位于双龙洞景区中心,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和标志景观,根据史料记载,西汉元帝年间(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刘仲卿大将遭诬贬后,隐居于金华山中,唐代的柳宗元为之撰写了《刘仲卿隐金华洞》(双龙洞古代亦称金华洞),从那时算起,双龙洞的历史已长达2000多年。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传说,古代婺州连年大旱,民不聊生,青龙和黄龙知后,偷来天池水,拯救了百姓,却因触犯天条被王母娘娘用巨石压住脖颈,困在双龙内洞,但双龙仍顽强地仰头吐水,清澈泉水至今潺潺不绝。外洞宽敞高广,面积约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集会。常年洞温保持在17℃左右,冬暖夏凉。特别是在炎热夏日,金华人和游客到洞中纳凉已成千古风俗,比起天然空调,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人形容得好:“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 外洞洞壁有众多摩崖石刻,洞口北壁“双龙洞”三字,传为唐人手迹,后由民国交通次长临摹刻撰;南壁“洞天”二字,为宋代书法家吴琳的墨宝;“三十六洞天”五个大字,则为国民党元老、近代书法家于佑任先生之手笔;最里边石壁上还有“水石奇观”石刻和清代名人探洞游记碑刻;近代合肥游人的“双龙洞”三字石刻,很有趣味,他将“龙”字反刻,寓意双龙洞的两龙头,要站在洞厅内往外反过来看,才能看到他们的真面貌。 外洞厅北有一挂黄色“石瀑”,俨然是古人衣袍,这就是传说的“吕先生藏身”景点,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隐身于此,又有传说是,有个村姑誓不嫁抢她的财主,被锁困在洞中,吕洞宾就是从这里去营救洞中的村姑的。靠厅北尽头就是“骆驼仰首”、“石蛙窥穴”、“雄狮迈步”、“金鹞展翅” 等景观,特别是洞中的岩溶景观“仙人田”层层叠叠,使人不由产生来到世外的感觉。 内外洞之间有巨大的屏石横亘相隔,仅有狭窄的地下河相通,河长15 余米,宽3米多。
游览方式
要想进入内洞,只有屏息仰卧小船中,逆水擦岩而过,不得稍做抬头,否则就有碰破鼻尖之虞,很是惊险,游览方式为世界独有。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就是描写历史上就是如此探洞的。明朝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400年前,则是向洞前的潘老太太借了澡盆,解衣游进双龙内洞的。 “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人回溪”,进入内洞就宛如置身仙境龙宫了。内洞更大于外洞,面积约3500平方米,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石钟、地下泉水众多。“神龙见首不见尾”,在洞内你就可以见到两龙的龙身、龙爪、龙尾了。其他主要景观有“晴雨石”等数十多个岩溶景观,琳琅满目,惟妙惟肖,游客至此,都会忘记尘世的喧嚣,体验“洞中方一日,人间已三载”的神奇。明代的徐霞客根据双龙洞“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的独特景观特点和价值,把她列为“金华山八洞”的第一位。
人文
道人炼丹栖居之地
从双龙洞或冰壶洞出发,向北约走1公里就到朝真洞。传说该洞是古代石真道人炼丹栖居之地,历代文人为此洞写下的诗篇有云:“桥边仙去鹤犹归”,“云暗赤松犹住鹤”,“溪头鹤树春常在”,“双鹤冲天去”等等。如今仙去鹤亦不归,但有成群结队的画眉、山雀、相思鸟等吱吱喳喳高唱不绝,窜相飞舞。该洞洞口向西,洞门显豁,前临深壑,背依青峰。洞口海拔645米,主洞道长140米,支洞长55米,面积2540平方米。洞前远望芙蓉、鹿田诸峰厅里,宛若百僧朝真。唐杜光庭《洞天福地》中所称的“第三十六洞天金华山”,即指双龙洞景区,如今在朝真洞口石壁上镌刻有“三十六洞天”手迹。洞中钟乳石高悬,石笋遍地。洞道曲折深邃。入口处的左侧有一支洞,面积约300平方米,景称“花厅”。该厅由二叠系栖霞灰岩中燧石结核,凸出在洞壁、洞顶上,一朵朵,一团团,如花似锦,故有“石花”之誉。在主洞深处有一面积约40~50平方米的清水潭,潭上方有一天窗,一束阳光透进,宛如半月,也称“一线天”,故有“千寻通地脉,一线透天门”之称。徐霞客对北山三洞奇趣作了生动而贴切的描绘,他说:“朝真以一隙天光为奇;冰壶以万斛珠帘为异;而双龙则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要奇,幽明凑异者矣!”
黄大仙出于金华北山
为海外侨胞敬为圣灵的黄大仙,据说就出于金华北山。东晋
葛洪《神仙传》、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赤松山志》和清康熙年间《金华府志》等都记载有黄大仙史料。黄大仙即黄初平(皇初平),诞生于东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八月十三日,其兄名初起。相传黄初平自幼聪慧过人,天赋极高,有异人骨相。他15岁时上山牧羊,途遇一道士,乃神农时成仙的赤松子幻化,带他至金华山一石室洞中传道修炼。黄大仙潜心修道,细读经书,“积世累功,四十稔”,已出神入化,能点石成羊。家兄初起寻找初平四十载,仍杳无音讯。后找上金华山,兄弟相逢,问及:“当年羊群现何处?”初平手指卧羊山上的累累白石道:“羊群在那。”初起笑曰:“只见白石,何见羊群?”初平用手一指,叱道:“羊儿快起!”顷刻间满山白石蠢动成羊,或行或卧,或相互嬉戏,或饮水山间,千姿百态,煞是可爱。兄见弟已成仙,拜弟为师,入山修炼,后成道。后人称兄弟俩为“二皇君”,即二仙,并在“二仙”升天之地,择胜建造赤松宫,香火极盛,曾为江南道宫之冠。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封大君(初起)为冲应真人,少君(初平)为养素真人;景定三年(1262年)加封大君为冲应净感真人,少君为养素净正真人。1990年,香港“皇大仙啬色园”团体专程到金华认宗。在重修金华观时,挖出一片石芽,香港人谓此类石芽为“龙笋”。石芽高数米,参差重叠,表层洁白,远看似一朵朵巨大的白荷花,近观酷似一群白羊,金华观址就在这些石芽中。大殿内可见四羊群,有的弯角挺立,有的伏地反刍,有的为头羊,有的是羔羊。该观正好应念了黄大仙“叱石成羊”之说。
人雅士慕名而游
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慕名而游历者,举不胜举。古代有南朝的沈约,唐代的元结、陈子昂、孟浩然、刘长卿,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吴琳等或写下游记诗篇,或留下题词墨迹,仅南北朝至清时的诗词就达200余首。爱国诗人陆游,留有游北山智者寺的碑刻;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写有北山三洞的游记。现代的郁达夫、郭沫若、叶圣陶等一大批文豪名家先后游历双龙名胜。现存清静、高雅的鹿田书院,建于宋代,复建于晚清,曾是先贤讲学、研读之场所,内祀奉自宋至清金华的“七贤”。历代名人谢翱、方风、宋濂等都曾来此读书、讲学、游憩,并留下不少题咏佳作。
郭沫若为冰壶洞题诗
1964年5月的一天,郭沫若由当时的金华地委书记李学智陪同来到我们招待所,时间已是晚上八九点钟。到后就安排吃晚饭。郭老是从丽水过来的。当时同行的有郭老的儿子和秘书、驾驶员。我们把郭老安排在404号套间房。郭老当时问有没有蚊子?我就马上叫事务长楼柏松到金华百货公司叫开门,说明情况,买来一顶蚊帐挂了起来。第二天上午8时,郭老就上北山去参观双龙洞、冰壶洞了。
当时陪同郭老一起参观的除了郭老的儿子、秘书和驾驶员,还有金华地委的李学智书记、梁长庚专员、胡晓民副专员和戴光、张学义两位副书记以及地委副秘书长马蕴生,地委办公室秘书科长、李学智的秘书张林耕。郭老当时先看了双龙洞,是由李学智书记一起陪郭老进洞的,出洞后没有到双龙招待所休息。李学智告诉郭老,冰壶洞就在前面,于是就去参观冰壶洞。那时洞内的电灯很稀,隔好长一段路才装一盏电灯。郭老由他的秘书和儿子扶着从冰壶洞口用电筒照着一步一步下洞,李学智、胡晓民一起陪同郭老进洞,郭老边走边看,一直下到底。上来时有点气喘,郭老停一段路,又往后看一下。上洞后,来到双龙招待所会议室,我们早已在桌上准备了宣纸、笔、墨,郭老见状说:“你们都准备好了?”我们敬请郭老休息喝茶,可郭老不肯,大概他在冰壶洞中边走边看,已打好诗的腹稿,很想马上抒写出来!他走到桌边,我和他的秘书帮助固定宣纸,只见郭老拿起大笔,一口气挥毫写下了后来刻在那块石碑上的诗。全诗写好后,又写了“冰壶洞”洞名三个大字。接着,郭老还分别为李学智、梁长庚、胡晓民、张学义等写了字。第二天,郭老即乘火车回北京。不久,郭老这首诗的手迹被刻在一块石碑上,竖立在冰壶洞口,并建了个碑亭。
1966年“文革”中,一天晚上10时左右,胡晓民副专员给我打来电话,说:“小王啊,郭沫若写的那块冰壶洞诗碑是珍贵的文物,不能被红卫兵破坏,要设法把它保护起来,不受损害。”那时冰壶洞旁边有一个厕所,我就请“金华观”内几个可靠的工人,在夜里于厕所旁边挖了一个深洞,把这块诗碑埋在下面,搞得严严实实,上面还盖上了一层草和树叶。直到10多年后(即“四人帮”粉碎后)才把这块诗碑挖出来,成了出土文物,仍让它屹立在冰壶洞口的亭中。不少学者、名人、旅游者游完冰壶洞都要到这个亭里浏览诗碑,有的还高声朗诵,并在诗碑前合影留念,这里已成了学者、名人、旅游者的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为金华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增添了光彩。
特色
冰壶洞以“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洞中瀑布闻名于世。位于双龙洞上方约百米处,洞口海拔约580米,掩隐在郁郁森林中,因洞口朝天,口小、肚大、身长,形似冰壶而得名。
冰壶洞底裂隙中还发育有“仙牛角”、“观音弄”等支洞,不可深入。洞中不仅银瀑飞泻,而且钟乳石千姿百态。飞瀑旁有一巨大钟乳石状如佛手倒挂。洞底有一石笋突兀而起,高达三四丈,色泽晶莹如玉。洞底还有多处钟乳石,形状奇特,令人惊叹。在冰壶洞洞口,立有郭沫若手书的“冰壶洞”洞名碑,碑阴镌刻郭沫若手书的七律诗一首。
海拔580米,洞深120米左右,洞口朝天,肚大身长,内有飞瀑,从洞口至洞底垂距约80米,进洞“如人壶”,故名。从洞底登至洞口有石阶260余级。洞中悬瀑,终年不竭,落差20多米,从洞顶石隙中挤喷而出,如银河倒泻,与其前后左右琳琅满目的石笋、石钟乳相互烘托,形成别具一格的胜景。立于瀑布前,其声轰轰滚如雷,雄姿独特,气势壮观。因瀑布直涮巨岩,水石相击,形成蒙蒙烟雨,寒气袭人,构成了“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风雾奇观”,令古今游客惊叹不已。洞底深处还有“雷峰塔”、“观音井”、“仙牛角”等奇观。郭沫若游北山时,对冰壶洞大力赞赏,留有“压倒双龙何足异,嵌崎此景域中孤”之句。专家考证,冰壶飞瀑与南美洲一洞中大瀑布同为世界已开发的溶洞瀑布中所罕见的两大奇观。
冰壶洞口至洞底深有80多米,深奥高峻,洞中遍布石笋、钟乳石,或如“百鸟朝凤”,或如“莲花宝塔”或如“金华佛手”。虽然冰壶洞在高山上,令人称奇的是,在洞中却有一挂飞瀑,银瓶乍破般从石壁中喷射而出,温度仅15°C,终年不竭。飞瀑宽达3米,高达20多米,被誉为全国最大洞中瀑布。瀑布落地后和洞中大岩石猛烈撞击,发出轰然巨响,水花像珍珠般飞溅,轰然作响,濯骨寒气逼人。
沿着飞瀑旁的石阶向上爬约140米,就出了冰壶洞,顿时就听不到“若击鼙之声”的水流声了,绿树成荫,万籁俱静,一时恍若隔世。洞口立有郭沫若手书的“冰壶洞”洞名碑,碑的背面镌刻着郭沫若手书的七律诗一首:“银河倒泻入冰壶,长有惊雷阵阵呼…”
旅游
从市区乘坐游3、游5路公交车可直达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
门票及开放时间
景区采取联票制度(包括景区交通和双龙洞、冰壶洞、桃源洞、金华观、朝真洞、仙瀑洞、黄大仙祖宫)90元。
开放时间:7:20~17:00(黄金周期间调整方案待定)。
提示
1.在自然保护区内,遵从向导的安排,不得进入向导未安排的地方。
2.洞内有水建议不要穿布鞋,为了旅游方便和舒适,不要穿高跟鞋和皮鞋最好。
诗歌
明 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中。
笔直高耸的悬崖缝隙,只能容小鸟通过,山上千奇百怪,各种造型的石板、钟乳石好像在比赛和争斗各自的奇异,如一万尺高大地流水飞奔而下,没有人敢接近,有谁能(敢)居住在庐山这个山洞中
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因无人观赏如此美的冰壶洞的惋惜之情,也流露出作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慨。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