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橇起源于北欧,又称北欧冰橇。19世纪兴起于瑞士、奥地利、德国、意大利以及美国等国家。1887年瑞士圣莫里茨地区的机械专家马蒂斯(Mattis)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的第一个比赛冰橇。自20世纪50年代始,随着无舵雪橇的兴起,冰橇逐渐被淘汰。冰橇滑降时,运动员头在前,俯卧在冰橇上,利用安装在专用皮靴前部的防滑钉控制冰橇的运动方向或制动。仅在1928年和1948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基本信息
冰橇与
冬奥会上
雪橇比赛有共同之处,雪橇的器材和场地的要求比冰橇的高,冰橇运动是从民间儿童玩的爬犁演生出来的,冰橇从做成的十几米高的滑道上直冲下来,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几十公里,在冰面上通常要滑行一百多米后才能停下来。冰橇运动是技巧与勇气结合的项目,大家在玩冰橇时一定要沉着,双手把稳方向舵,随时调整冰橇的行进方向;不过即使万一不幸橇翻人仰也不用担心,冰面上不会摔痛的,还可以博得同行人的一笑,千万记住试一下。 冰橇同
无舵雪橇的区别主要在于运动员身体在雪橇上的姿势。无舵雪橇滑降时,运动员仰卧在雪橇上,两脚在前,并通过身体姿势的变换,
控制雪橇行驶的方向。而冰橇运动员则是俯卧在雪橇上,且头部在前,并利用安装在专用皮靴前部的防滑钉,控制雪橇运动的方向或制动。
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穿戴保护装备,如护肘、护肩以及
头盔等。
冰橇规则对场地的要求十分严格,线路的设计必须符合北欧古代“+”字形字母。因此,当时的冰橇场地只有圣莫里茨一处符合
国际规则要求。这个场地线路长为1214米。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为157米。整个线路有10个转弯处。1928年和1948年冬奥会冰橇比赛就在这个线路上进行,冠军分别被美国运动员希顿和意大利运动员比比亚获得。
相关介绍
发展历史
俯式冰橇与无舵雪橇一样都是起源于北欧,历史上第一个的冰橇比赛是于1884年,3年後,瑞士出现了正式的冰橇。後来在1923年的法国,国际国际有舵雪橇和无橇雪橇联合会正式成立,并提意把有舵雪橇以及俯式冰橇列入第1届冬季奥运中的正式比赛项目,但最终,只有
有舵雪橇成为并中之一的比赛项目。
俯式冰橇後来于瑞士冬季奥运中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在该届冬季奥运後,俯式冰橇要于20年後才再次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之一,但因俯式冰橇的危险性高,因此俯式冰橇长时间被列出正式的比赛项目。及後,俯式冰橇在盐湖城冬季奥运中再三被加入比赛项目,2006年的冬季奥运中,俯式冰橇依然是比赛项目之一。在2002年的冬季奥运前,俯式冰橇只设男子项目,後来女子个人赛才被加入冬季奥运的小项之列中。
男子个人赛
在男子个人俯式冰橇小项中,运动员需要比赛一天。当中,冰橇的总重量不得多于115公斤,长度由80至120厘米长、高度由8至20厘米。在赛事之中,运动员需要卧于冰橇之上,头向前方,脚于後方,并于起点中以冰橇滑行1214米到达终点两次,最後把总成绩合计,以最少时间到达的运动员为胜利者。时间的计算准确至百分之一秒,若出现相同成绩,名次可以并列。在第一次的出发次序,是以抽签决定,及後的第二次出发次序要 无舵雪橇
按照第一次的成绩,首次比赛中,排名最先的20名运动员可晋级至第次的比赛中。在第二次的比赛中,成绩最差的运动员会先出发,
成绩最好的运动员最後出发,运动员在到达终点後,不可离开冰橇上。
女子个人赛
女子个人赛与男子个人赛并没有重大的分别,在冰橇上,总重量不得多于92公斤。在赛事中,与男子小项一样,运动员都需要比赛一天,于起点中以冰橇滑行1214米到达终点两次,最后把总成绩合计,以最少时间到达的
运动员为胜利者。时间的计算准确至百分之一秒,如有成绩相同的情况,名次可以并列。在第一次的滑行中的出场次序是以抽签而定,成绩最好的12位运动员可以晋身第二次的比赛,在第二次的滑行中是以首次比赛的成绩作标准,成绩最出色的运动员最後出场,而最差的则第一位出场,运动员在到达终点後,要在冰橇之上。
比赛场地
俯式冰橇的比赛场地的线路设计必须呈「十」字形,长度为1214米,起点和终点与之间的高度距离是157米。赛道中共设有10个转弯处,而它的上坡长度约占赛道总长度的12%。
服装
雪靴(最多有8支长钉,靴钉长度要在7厘米之内)
安全帽。式冰橇与无舵雪橇采用同样的赛道,赛道长度大约为1200米左右。迷宫形赛道设计为连续的短小弯道,
欧米伽形赛道设计成希腊字母欧米伽的形状。其中赛道必须有超过12%的长度为上坡。 比赛开始时,运动员见到出发的绿灯之后,抓着冰橇的两个把手推动冰橇,他们可有最多30秒钟的推橇助跑时间,大约会跑出25米至40米的距离,然后跳上雪橇开始冲刺。运动员在雪橇上采取俯卧姿势,双臂放在雪橇板两端,选手必须通过身体重心的移动来选择最佳线路,比赛用时越少越好。由于冰橇没有制动系统,选手冲过终点后需通过缓冲区逐渐减速。比赛时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35公里/小时。
俯式冰橇长度为0.8至1.2米,高度为8至20厘米。男子比赛中选手和冰橇总重量不超过115公斤,冰橇最大重量为43公斤。女子比赛中选手和冰橇总重量不超过92公斤,冰橇最大重量为35公斤。在冰橇的前后各有两个软垫,以减少冰橇与轨道侧壁碰撞后的冲击力。冰橇外壳为钢制,内侧按选手体形设计。冰橇下的两钢刃相距34至38厘米。比赛装备有头盔,由于比赛中选手与冰面仅有几厘米的距离,俯式冰橇比赛用的头盔必须轻便一体,带有面罩和护颚。比赛连体服轻便柔软,专门为取得高速而设计。鞋底前部有八个长钉,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选手更大的摩擦力。
钢架雪车项目曾于1928年瑞士圣莫里茨奥运会上进行过比赛,分为男、女各一项比赛。直到20年之后,圣莫里茨再度举办冬奥会,又把钢架雪车列入比赛。可是钢架
雪车项目因危险性较高,因此1948年冬奥会之后,又被取消,从此中断了冬奥会比赛项目的历史。直到2002年的
盐湖城冬奥会,才又再度成为冬奥会的比赛项目。
都灵冬奥会俯式冰橇比赛设男子和女子单人两枚
金牌,选手在一天之内完成两次滑行,以总成绩计算名次。第一次滑行顺序由抽签决定,第二次则根据第一次成绩决定先后。第一次成绩最好的前20名男选手和前12名女选手,可以晋级第二次滑行。
都灵冬奥会
俯式冰橇奖牌榜: 加拿大:1金 1银 1铜 瑞士:1金 0银 1铜 英国:0金 1银 0铜
俯式冰橇女子赛: 金牌 玛雅-佩特森 瑞士 1:59.83
铜牌 霍林沃斯 加拿大 2:01.41
俯式冰橇男子赛: 金牌 吉伯森 加拿大 1:55.88
项目轶事
美国是
俯式冰橇中的强者,在前后的3届冬季奥运中,美国就在4面的
金牌中夺得3面。只馀下的一面是由一位意大利运动员于瑞士冬季奥运中赢得。1928年,当时19岁的美国运动员JohnHeaton在俯式冰橇男子个人项目中取得一面银牌,及后在1948年冬季奥运中成功蝉联银牌,当时他已经是39岁的高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