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裂纹”,也就是
开片,又叫断纹瓷,是古代
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品种,作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以宋代哥窑产品最为著名。在哥窑的各种釉裂纹片中,“冰裂纹”排名首位,素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美誉。因其在烧制过程中的独特开裂,展示出无限的自然美。可惜的是,烧制“冰裂纹”的工艺在宋代后失传了。因为失传,并且因为实物极少。所以恢复青瓷冰裂纹成为一道千年之谜。当代,浙江龙泉人
叶小春经过整整5年的苦心研制,在2001年4
月将失传近千年的哥窑珍品“冰裂纹”重现于世,使这千年古瓷重放异彩。
哥窑“冰裂纹”的研制成功受到政府和多家
新闻媒体的关注,
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专门进行了采访报道。哥窑“冰裂纹”的发明成为
龙泉青瓷史以来获得创造
发明专利第一人。
现代,冰裂纹的应用更为广泛,在一些餐桌的桌面、茶几的下搁板处都较常见。它们通透空灵,和现代建筑较为和谐,纹理交错,逶迤远去煞是好看。毫不夸张地说,冰裂纹是极典型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残缺之美。
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因有二: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
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
收缩率大。原是瓷器烧制中的缺点,但人们有意利用开裂的规律制造
开片釉,开片釉在制作上可分两大类:一为填充型,在
烧成的釉裂纹中填充
煤烟等,纹路呈黑色;也可在裂纹中填充
硫酸铜等
着色剂,呈棕绿色纹路。另一类为覆盖型,在焙烧后的
底釉上覆盖一层
颜色釉,再次焙烧,呈现裂纹,露出底釉颜色。开片据裂纹稀密和图形不同分别称冰裂纹、
鱼子纹、
百圾碎、
蟹爪纹、
牛毛纹及鳝血纹等。数九寒冬,冰冻三尺,执棒槌或石头砸其上,冰面就会嘎然一声,出现许多炸裂开的白色纹路,这种纹路人们称之为冰裂纹。
将这种纵横交织的纹路首先运用在
传统艺术上,并蜚声全球的当属中国的瓷器。其中,
哥窑上的开片是一例。所谓“开片”,即冰裂纹,系胎釉膨胀系数不一,导致釉面出现裂纹,实际上是一种缺陷,却被制瓷工匠巧妙地用来作为装饰纹,且效果精美绝伦,有浑然天成、巧夺天工之感。古人曰:“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到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为上,梅花片墨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可见它的独特
美早就博得古人的厚爱,并将其视为稀世珍品。
“家具中使用冰裂纹,在瓷器之后,而且它也是受瓷器的影响,才得以推崇。古时,冰裂纹常以透雕和榫接的形式饰于床的围栏、椅背、透空的橱门以及
画案的下搁板处,它们既满足了特定家具部件需要“透空”的功能,又极大地丰富了家具的形体和装饰效果:看上去似透明的冰,又如梅花片片,层层叠叠,具有较强的
立体感。
这是对于通透形的水晶来说的,就是其内部视觉上像是有裂痕,有花花的感觉(有时还会有
变彩效应);天然水晶的结晶过程是不会产生冰裂纹的,据推测,应该是水晶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是遇到地震或是地层的挤压(地球
内应力)而产生在其内部的一些“痕迹”而已(原子排列发生错位),并不是裂痕。比如
粉晶、
紫水晶、
白水晶球、柱等都很常见。
她静静地端坐在那儿,米黄色的皮肤,如玉般圆润温厚,再细看,其纹如
冰裂,倒也别致。
揉泥、
拉坯、
修坯……在
南靖县
龙山镇,70亩的漳窑烧制基地,直径3米的古老水车,30米长的池子,两米高的窑炉,一派明清时代漳州古老窑址的原貌,再现了漫野窑烟的
盛景。
古时,漳窑精品多为地方贡品进献朝廷,并与“
德化窑”和广东“
潮州窑”同享盛誉。
林俊推测,过去,“潮漳一家人”,两地相互往来,窑工多为亲戚,在技艺上有所交流,因此,产品和工艺上有相似之处。不过,
漳窑造型古拙,线条优美,釉色呈米黄色,且普遍开冰裂纹,纵横交错,妙如天成。
明前期,漳州背山面海,森林茂盛,瓷土优良,再加上水系发达,有天然的良港,为漳窑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漳窑之所以在清末没落,使得
传统技艺失传近百年,“主要原因或是
太平天国运动,当时,清军反围剿,窑工跟着军队弃窑逃亡,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