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赛康,即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初名为“冲赛康宫”,又称为双忠祠,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上,是清朝中央政府派藏官员代表朝廷行使对藏主权的机构驻藏大臣衙门所在地。
历史沿革
清雍正五年(1727年),清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来到西藏,总理西藏事务,自此开启近两个世纪的驻藏大臣制度。此后138名驻藏大臣来到西藏。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任驻藏大臣傅清、帮办大臣拉布敦在冲赛康衙门成功诱杀了勾结准格尔部、意图谋反的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两人也在变乱中遇害,驻藏大臣衙门遭焚毁。为纪念两位驻藏大臣的英勇事迹,清乾隆皇帝下令将冲赛康衙门改建为双忠祠。
辛亥革命后,双忠祠先后用作邮局、警察局等机构。
西藏和平解放后,冲赛康大院分配给民众居住。
2012年~2013年,冲赛康经过修缮,开辟成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陈列馆。
建筑格局
冲赛康,即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初名为“冲赛康宫”,又称为双忠祠,位于大昭寺北侧,藏式三层楼房的建筑,门口蹲守两个石狮子。冲赛康,藏语意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冲赛康仿古重建面积为3377.65平方米,沿街古建筑修复面积为2069.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447.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为2710.28平方米。冲赛康布局比较简单,衙门被置于正中的台阶一分为二,左右各有一个小小的院落。大门上方挂有一块匾额,上书藏、汉双语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
冲赛康外衙是办公区设置“夷情房”,负责管理西藏地方官员、大活佛、达木八旗、康属汉族等相关事务,并向蒙古僧众等相关人等发放路票;“译字房”,负责奏折、公文等翻译;“印房”,负责执掌驻藏大臣印信及礼仪、人事等相关事务,下分满印房和汉印房;“折房”,负责起草奏折、公文等;还有“议事厅”和“公堂”。驻藏大臣每十天就要召集幕僚及地方官员在议事厅开会商讨西藏地方重大事务。公堂象征驻藏大臣的地位和权威,是为衙门内最为重要的建筑,迎接圣旨、节目庆典、重大案件审理、重要政务活动举办以及新官到任仪式等均在此进行。冲赛康内衙用于居住。旧址复原出傅清、拉布敦两位驻藏大臣的卧室以及傅清的会客厅等,房屋建筑是藏式风格,但场所内的布置则基本上都是汉式风格。其中,傅清的卧室就是诛杀谋叛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扎勒的场所,他的会客厅则是置留郡王属下罗布藏扎什等人的场所。
文物遗存
碑碣
18世纪中后期,当时的清政府在冲赛康宫的大门入口处建造了六处用汉语、满语、蒙古语、藏语题字的碑碣,以示民族团结之意。今镶嵌在进门的两侧。
实物资料
冲赛康藏有奏折、著述、上谕、咨文、饬令、告示、章程、条约、断牌、令牌、翎照、执照、火票、信函、照会等相关档案原件及实物照片。
保护开发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陈列馆
冲赛康(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被设计成陈列馆。展陈分为清政府驻藏大臣治藏事迹专题展、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复原陈列展、清政府驻藏大臣诗词书画生活展、民国中央政府治藏事迹专题展、中国共产党治藏新纪元展等五大部分。
文物价值
冲赛康是设立最早、且唯一完整幸存下来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作为清朝处理西藏地方事务的权威机构,曾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冲赛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冲赛康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政府冲赛康,路程约2.6千米,用时约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