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汉语常用字,形声字,最早出自《
说文》:“冷,寒也。”拼音是lěng,冷清,冷落,寒冷。其本义是寒冷,天气深寒,使水结冰。引申为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
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促使、让。冷,篆文“图A形”=“图B形”(仌,结冰)+“图C形”(令,促使),表示促使结冰的天气。造字本义:形容词,天气深寒,使水结冰。隶书“图D形”将篆文字形中“图B形”的写成“两点水”“图E形”,将篆文字形中的“图C形”写成令。
冷,形声字。从冫,令声。“冫”是冰凌的象形字,故冫有寒的意思。《说文》:“冷,寒也。”《庄子·则阳》:“夫冻者假衣于春,暍者反冬乎冷风。”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引申为闲散、冷落。南唐李中《赠永真杜翱少府》:“爱静不嫌官况冷。”还引申为冷淡,对人不热情。宋黄庭坚《徐孺子祠堂》:“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假借为姓。《通志·氏族略四》:“冷氏,即伶氏,又有作上音者。”
《唐韵》、《集韵》:鲁朾切,《韵会》、《正韵》:鲁杏切,并令上声。《说文》:寒也。从仌,令声。《六书正譌》:别作泠,非。泠乃水名。《南史·齐乐预传》:人笑褚公,至今齿冷。《增韵》:淸甚也。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ang1 lang3 [客英字典] lang1 lang3 len1 [陆丰腔] lang1 [梅县腔] lang1 [东莞腔] lang3 [客语拼音字汇] lang1 lang3 [海陆腔] lang1 lang3 [沙头角腔] lang1 [宝安腔] la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