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浸渍法分为冷浸渍法;热浸渍法;重浸渍法三部分。适用于粘性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的浸提。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
简介
在室温下进行的
浸渍操作。操作过程通常是:将
药材置有盖容器中,加入定量的
溶剂,密闭,室温下浸渍3~5日或至规定时间,经常振摇或搅拌,滤过,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滤液合并,静置24小时后,滤过,即得浸渍液。此法可直接制得药酒和酊剂。将浸渍液浓缩、处理,可用于制备其他制剂。
释义
是指用适宜的浸提溶媒在常温下浸泡蛇与药材,使其有效成分渗出。可分为冷浸渍法与热浸渍法。冷浸渍法是常见浸泡方法,是把蛇酒在常温下加盖密闭,在阴暗之处存放,到用时倾出上层清液,静置过滤即得。能重复浸渍3~4次。热浸渍法和冷浸渍法基本相同,可是浸渍温度较高,大多在40℃~60℃进行隔水加热。因浸渍温度较高,浸出液冷却之后常有棉絮状沉淀物。
制法
用
蛇酒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现代药理学也证明蛇酒具有抗炎镇痛、镇静作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疖效。蛇酒具有很强的疏风通络之功效,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百药之长”。
酒的选择
制作蛇酒的酒剂应为白酒,可以是蒸馏酒或配制酒。酒剂除了严格遵守规定标准外,还必须注意传统的质量标准,如高梁等谷类酿制的酒类,可使制成的蛇酒香气浓郁而又持久。把握酒的浓度和用量也很重要,如果在蛇酒中另掺入滋补药材,酒的浓度可低一点。
浸泡方法
浸泡方法最常用的是鲜蛇浸泡,鲜蛇有三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活蛇浸泡。
将蛇清洗后不喂食,饥饿一周左右,浸酒前从蛇的胃部开始用拇指勒住,自上而下捋至肛门,将肠内食物排尽冲洗干净后浸泡。
第二种方法是先将鲜蛇肉蒸熟晾干,然后浸酒。
其优点是蛇酒无蛇腥味,并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口味纯正,色泽较清,但疗效往往不及第一种。
第三种方法是制成蛇干浸酒,可以整条也可以切成小段。
用蛇干浸泡具有酒色金黄、透明、无腥味的特点,但多次浸泡会发生混浊现象。浸泡后封存的时间一般至少要6个月以上,高温季节可适当缩短。从比例上讲,鲜蛇同酒的比例为1∶5,蛇干为1∶10,第一次浸泡酒可多放一些,第二次浸泡相应减少。
蛇酒制作
蛇酒的制作工艺
1、浸渍法
是指用适宜的浸提溶媒在常温下浸泡蛇和药材,使有效成分渗出。可分为冷浸渍法和热浸渍法。冷浸渍法是常见的浸泡方法,是将蛇酒在常温下加盖密闭,在阴暗处存放,到时倾出上层清液,静置过滤即得。可重复浸渍3~4次。热浸渍法与冷浸渍法基本相同,但浸渍温度较高,一般在40℃~60℃进行隔水加热。因浸渍温度较高,浸出液冷却后常有棉絮状沉淀物。
2、渗漉法
渗漉法适合蛇干制酒。方法是先将蛇干浸泡酒中,待适度膨胀后,装入渗漉筒内。渗漉筒是一种上端敞口,下有渗出口的筒状装置,酒自上流入,缓缓渗过蛇干,从下端渗出口流出。该法可造成良好的浓度差,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成分提取较全,生产时间短。也可反复漉渗,有条件的可加压、加热或逆流渗,但需一定设备。33、加药酿制法
这是我国古代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以米、曲加药,直接发酵成酒,是生产蛇酒的最好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使蛇中有效成分得到很好的提取,而且酒色清纯。
无论用哪种方法制备蛇酒,其容器、人员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容器以陶瓷、玻璃等制品为宜,不宜使用铅、铁器具。蛇酒在制备过程中,可加一定量的矫味着色剂,以缓和药性,方便服用和提高制剂质量。使用的矫味剂主要是甜味剂,如红糖、白糖、冰糖、甜叶菊糖、蜂蜜等。着色剂有竹黄、鸡血藤等。
蛇酒在成品装罐之前,必须作澄清过滤处理,去除悬浮和沉淀物。常用的方法是加入蛋清粉,用量约1%搅拌均匀。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介质过滤,生产量大的,可用
板框式压滤机。蛇酒一般允许有少量沉淀物,以自然沉淀为多。
相关内容
浸提系指采用适当的溶剂与设备将
中药材中可溶性成分浸出的过程。浸提是多数中药制剂的必须操作单元,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浸出中药材中的药效物质,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物质和有害成分的浸出,以便简化后期的分离精制工艺,降低服用量,确保制剂的安全、有效和稳定。
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
1.中药的浸出过程
(1)浸润与渗透 浸提溶剂能否润湿药材,并渗透进入药材内部,是浸也其有效成分的必要条件。药材能否被润湿取决于所用溶剂与药材的性质。通常中药浸提采用的水和不同浓度乙醇等极性溶剂能润湿多数药材。加入
表面活性剂、多脂成分的脱脂处理等,可加快润湿过程,有利于浸出。
(2)解吸与溶解 药材干燥后,可溶性成分固结吸附于
组织细胞内,浸出溶剂渗透进入药材需克服化学成分之间或化学成分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吸附力,才能将其溶解形成溶液。化学成分能否被溶剂溶解,取决于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溶剂的性质,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水能溶解极性大的生物碱盐、黄酮苷、皂苷等,也能溶出高分子胶体。由于增溶和助溶作用,还可溶出某些极性小的物质。高浓度乙醇能溶出少量极性小的苷元、香豆素和萜类等,也能溶出蜡、油脂等脂性杂质。溶剂中加入适量的酸、碱、表面活性剂,可增加有效成分的解吸与溶解。
(3)扩散 进入药材
组织细胞内的溶剂溶解大量化学成分后,药材内外出现浓度差。细胞外侧纯溶剂或稀溶液向药材内渗透,药材内高浓度溶液中的溶质不断地向周围低浓度方向扩散,直至内外浓度相等。浓度差是扩散的推动力。更新溶剂、加强搅拌或采用其他动态法浸提,均有利于浸出。
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
(1)药材粒度 药材粒度愈细,对浸出愈有利。但实际生产中药材粒度不宜太细,这是因为:①过细的粉末对药液和成分的吸附量增加,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②大量组织细胞破裂,浸出的高分子杂质增加;③药材粒度过细则提取液分离操作困难。
(2)药材成分 有效成分多为小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1000),扩散较快,在最初的浸出液中占比例高,随着扩散的进行,高分子杂质溶出逐渐增多。因此,浸提次数不宜过多,一般2~3次即可将小分子有效物质浸出完全。
(3)浸提温度 提高温度可加速成分的解吸、溶解和扩散,有利于浸出。但温度过高,热敏性成分易降解、高分子杂质浸出增加。
(4)浸提时间 浸提过程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有效成分扩散达到平衡时,该浸提过程即已完成。长时间浸提,高分子杂质浸出增加,并易导致已浸出有效成分的降解。因此,有效成分扩散达到平衡时应停止浸提,分出浸提液,更换新的溶剂。
(5)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也即浓度差,是浸提扩散的动力。不断搅拌、更换新溶剂,或强制循环浸出液,采用动态提取、连续逆流提取等均可增大浓度梯度,提高浸出效率。
(6)溶剂用量 溶剂用量大,利于有效成分扩散,但用量过大,则后续浓缩等工作量增加。
(7)溶剂pH 调节浸提溶剂的pH,利于某些成分的提取。如用酸性溶剂提取生物碱,用碱性溶剂提取酸性皂苷等。
(8)浸提压力 加压浸提可加速质地坚实药材的润湿和渗透,缩短浸提时间。加压还可使部分细胞壁破裂,亦有利于浸出成分的扩散。但浸润渗透过程完成后或对于质地疏松的药材,加压的影响不大。
(g)新技术应用 超临界流体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加热提取等新技术应用,有利于浸提。
1.常用的浸提溶剂
(1)水 极性溶剂,安全价廉,溶解范围较广。生物碱盐类、苷类、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酶等有效成分,以及鞣质、蛋白质、树胶、果胶、黏液质、色素、淀粉等,均可被水浸出。缺点是浸出选择性差,可浸出大量杂质,浸提液滤过、纯化困难,易霉变,也能引起某些有效成分的水解。
(2)乙醇 极性有机溶剂,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既可溶解极性成分,也能溶解亲脂性成分。适当浓度的乙醇可减少水溶性杂质的浸出。90%乙醇适于浸提挥发油、树脂、叶绿素等;70%~90%乙醇适于浸提香豆素、内酯、某些苷元等;50%~70%乙醇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等;50%以下的乙醇也可浸提一些极性较大的黄酮类、生物碱及其盐等;乙醇含量达40%时,能延缓酯类、苷类等成分的水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20%以上乙醇具有防腐作用。
(3)其他溶剂 ①丙酮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常用于新鲜动物药材的脱脂或脱水;②氯仿、乙醚、苯、石油醚等
非极性溶剂,可用于挥发油、亲脂性物质的浸提、分离,或用于浸提液脱脂。也可在纯化精制时应用。
2.浸提辅助剂
(1)酸 水或醇中加酸可促进生物碱的浸出,酸也可使某些以钙盐形式存在于植物中的有机酸游离,便于有机溶剂浸提。常用硫酸、盐酸、醋酸、酒石酸、
枸橼酸等。用量不宜过多,一般浓度为0.1%~1%。应注意对设备、管道的腐蚀,及时清洗。
(2)碱 加碱可增加偏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如用稀氨水浸提甘草中的甘草酸、用稀
碳酸氢钠水溶液浸提土槿皮中的土槿皮酸。同样应注意其腐蚀性,及时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