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僵
疾病名称
冻僵又称意外低温,是寒冷环境引起体温过低所导致以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损伤为主的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病因
冻僵多发生于在寒冷环境中逗留和工作时间过久,而其保暖御寒措施不足,身体能量消耗增加以至耗竭,从而使体温不断下降全身新陈代谢机能受到抑制而发生冻伤。
临床表现
冻僵患者在受寒冷初期有头痛、不安、四肢肌肉和关节僵硬、皮肤苍白冰冷、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体温低于33℃时有嗜睡、记忆丧失、心跳和呼吸减慢、脉搏细弱、感觉和反应迟钝。体温低于26℃,出现昏迷、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室颤动。肝细胞缺氧,影响葡萄糖代谢,使血糖降低和血钾增高。寒冷影响肾小管水和钠的再吸收,使尿量增多,血容量减少。20℃时心跳停止。低温还可引起胃黏膜糜烂和出血以及胰腺炎症。若低温为时较短,体温回升时神经和肌肉的功能可以恢复。如果低温持续数小时,神经和肌肉发生退行性变即使体温恢复正常,其功能亦难以恢复,冻僵恢复后可出现血栓形成和组织缺血性坏死。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
治疗
1.迅速将患者移至温暖处,搬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后引起骨折。在未获得有确切的死亡证据前,必须积极抢救。
2.复温,首先脱去湿冷衣服。患者体温在32℃~33℃时,可用毛毯或被褥裹好身体。逐渐自行复温。体温<31℃时,应加用热风或用44℃热水袋温暖全身。更积极的方法是将患者浸泡于40℃~44℃或稍低温度的水浴中,使其缓慢复温。心跳停止或有心室颤动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或除颤。一般忌用盐酸肾上腺素,以避免发生心室颤动。
3.对症处理,主要是心、肺复苏。积极纠正缺氧、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和预防血栓形成、继发感染、脑水肿和肾衰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31 01:29
目录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